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9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7篇
  27篇
综合类   241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近年来,西安市桃树栽培面积增加非常快,截至目前已达5300hm2,挂果面积2600hm2,已形成比较完整规范的产、供、销体系.但在生产中,还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92.
本试验旨在比较研究不同牛肝组织中IL-17和HSP90的分布及表达差异。分别选取5例健康成年牦牛、犏牛及黄牛,取肝组织,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研究肝组织学结构特点、蛋白阳性定位及基因定量表达。HE染色结果显示,肝细胞呈索状排列,肝索之间的肝血窦中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和枯否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L-17和HSP90在牦牛、犏牛及黄牛肝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免疫组化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的结果一致,在犏牛肝表达量最高,牦牛次之,黄牛最低(P0.01)。IL-17和HSP90基因在牦牛、犏牛和黄牛肝中表达的差异说明具有种属特异性;IL-17和HSP90蛋白半定量阳性结果说明相对于黄牛肝,犏牛和牦牛肝对温差变化等刺激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93.
赵凯 《新农业》2012,(10):53
龙年春节,我第一次以农民工的身份赶回家过年。乡下,辽河平原上的小村庄比记忆中清静好多,若说弥漫一点年的气息,就是炸响了零星的几声鞭炮。村庄里孩子和年轻人也少了,且都说过年没啥意思。风中虽然飘袅丝丝肉香气味,但平日里想吃也买得起,吃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亲友团聚就聊起早年间,虽然贫穷,但过年那么热闹喜庆: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现如今,电视、电脑和麻将把人们恋在屋子里了。小时候,正月里,伙伴们追着高跷队,一天天呛在寒风中、颠在冰  相似文献   
494.
以速冻蓝莓果实为原料,探讨饮料配方及干燥助剂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对比不同保存状态(固体、液体)下蓝莓汁饮料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冷冻干燥法加工蓝莓汁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蓝莓原汁中加入5%蔗糖、1.5%柠檬酸、15%麦芽糊精、0.7%CMC所制得的蓝莓汁固体饮料不仅风味独特,口感酸甜,而且较好地保存了花色苷等营养成分,使其天然保健功能和果汁饮料风味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95.
1)细菌性穿孔病.危害果实、枝、叶.果实受害后,果面呈现出水渍状淡褐色圆形小斑点,稍凹陷,后期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至黑褐色病斑,边缘翘起.干燥时病斑上或其周围产生小裂纹,裂纹处易被其他病菌感染,引起果腐.枝条受害后,以芽眼和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斑点,后变成褐色或紫褐色,枝条呈水渍状干枯.叶片发病初期为多角形淡褐色水渍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病部周围具有黄绿色晕圈,后期病斑干枯,边缘产生裂纹或脱落穿孔,当穿孔多时,病叶提早脱落.症状多出现在4月中下旬,阴雨天传播迅速.  相似文献   
496.
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研究氮肥用量对济宁1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的氮肥用量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以氮肥用量240 kg/hm2的处理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穗数和穗粒数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粒重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97.
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提升宜宾市蚕桑产业比较优势,使其更好更快发展,通过对宜宾市蚕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空间较大,具有自然条件适宜、政策环境优越、产业机制良好、蚕桑科技先进的发展优势,同时存在生产方式陈旧、科技推广缓慢、风险阻碍变大、从业人员老化等问题。提出了创新省力化蚕桑生产技术、加大科技示范户培养力度、广泛开展科技培训等发展对策,以为宜宾市乃至全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经验。  相似文献   
498.
宋兆璞  刘畅  赵凯  徐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24-10425,10548
[目的]通过耕地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性研究,可以更好地调整耕地管理措施、合理施用氮肥、减少资源浪费。[方法]利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插值法对区域土壤全氮进行空间插值,同时与普通克里格法进行比较。[结果]RBF神经网络插值法在拟合能力和插值能力方面要明显优于普通克里格法。[结论]RBF神经网络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9.
农业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深入分析农业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经费、实践教学的结果评价等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农业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原则,明确构建经管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基地建设,注重多种实践教学形式结合等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500.
山东省泰安市28个桑园的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评估不同桑园的土壤肥力状况,采用比色法、原子吸收法等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8个桑园的土壤养分含量,利用模糊数学方法中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结合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8个桑园土壤的15项土壤肥力属性进行分析之后,对各桑园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调查的28个桑园的土壤pH适宜,大部分桑园土壤有机质和氮、镁、锌元素含量偏低,个别桑园缺乏其它营养元素。桑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最小数据库集(MDS)包含全氮、pH值、碱解氮、有效铁、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全磷8项指标,指标权重为各自公因子方差的百分比,据此测算28个桑园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平均值为0.25,变幅为0.18~0.34,可划分为高、较高、中等和偏低4个肥力等级,各等级桑园的比率分别为21.4%、25.0%、39.3%及14.3%。采用上述数值化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法,可提高土壤肥力评价的定量化水平和科学性,减少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今后应根据桑树生长需求规范桑园土壤肥力丰缺标准及隶属度函数阈值,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