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9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7篇
  27篇
综合类   241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41.
青海湖裸鲤是唯一一种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的鲤科鱼类。苯丙氨酸-X-酪氨酸-天冬氨酸(FXYD)家族是一类小分子单跨膜蛋白,具有调节离子通道作用,在多种生物的盐度胁迫和盐度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基于青海湖裸鲤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到16个青海湖裸鲤FXYD(gpFXYD)基因,通过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16个gpFXYD基因成员分属于5个亚型。共线性分析表明,青海湖裸鲤FXYD基因家族中12个成员起源于全基因组复制,且与斑马鱼FXYD基因存在共线性,推测全基因组复制导致了青海湖裸鲤FXYD基因的加倍。分子进化分析显示,gpFXYD1b/1c和gpFXYD5c/5d基因的进化选择压力(Ka/Ks)>1,表明其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正选择,可能发生了适应性进化。不同亚家族在青海湖裸鲤多种组织表达中,gpFXYD1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的心脏和脑组织特异性表达,而gpFXYD7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的脑组织中特异表达,分析gpFXYD基因不同亚型可能在不同组织中发挥功能。组织表达中,gpFXYD5s、gpFXYD6s、gpFXYD11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肾脏和鳃组织中出现显著...  相似文献   
542.
生物传感器是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检测试剂研究中最活跃的方向之一,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中一个重要分支,其具有特异、敏感、响应快速、便携、低成本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在多种高发性疾病病毒检测中广泛应用。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与分类进行了简介,重点综述了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在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寨卡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等多种高发性、高传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病毒检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促进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43.
为丰富贵阳地区桃品种类型,延长果品采收期,2018年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霞脆”和“霞晖8号”2个白肉桃品种,总结其在贵阳地区的植物学性状、物候期、经济性状以及抗逆性等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熟品种“霞脆”和晚熟品种“霞晖8号”综合性状良好,搭配种植能有效延长桃果采收期,可在贵阳地区及周边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544.
进出境货物中木质包装传带有害生物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分析进出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政策历史变革,收集近10余年我国主要口岸进出境货物中木质包装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报告和研究文献,分析研究其风险特征和规律,比较研究我国木质包装相关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与进出境木质包装检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结果显示,进境货物中木质包装检疫性有害生物昆虫和线虫检出率高,美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为高风险地区,IPPC标识不规范,进境未申报或不真实;出境木质包装被进境国家检出天牛侵染,出境前未加施和伪造IPPC标识突出,出境预警量明显低于进境预警量。进境、出境和国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差异较大,初步建立了进境、出境木质包装检疫性有害生物检出通报名录,为科学、有效检疫监管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45.
为探明青海湖裸鲤候选内参基因在低温环境下的表达稳定性,根据RNA-seq定量结果筛选表达稳定的候选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候选基因在0℃和17℃下,脑、肝胰脏、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并通过GeNorm、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 3种分析程序分析其表达稳定性,筛选出理想的内参基因。结果显示:根据RNA-seq定量结果,共筛选获得脱水酶(Abhd18)基因、微球蛋白(B2m)基因、延伸蛋白A(Eloa)基因、DAZ相关蛋白2(Dazap2)基因、肌动蛋白(Actb)基因、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BCL细胞死亡激动因子(Bad)基因和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等8个候选基因;对上述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表达最稳定的是B2m和Eloa基因,表达最不稳定的是Fabp3基因;利用B2m和Eloa基因作为双内参基因对4个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在0℃和17℃脑、肝胰脏、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校正,其相对表达比值与RNA-seq结果高度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高原鱼类极端环境适应的研究提供候选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546.
鉴定了264份国内谷子品种(系)的29个表型性状,并进行了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材料1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2.0078,其中以穗粒重的最高(2.0841);9个质量性状H′为0.7293;不同生长期H′为1.6620,其中开花至成熟期最高,达2.0387。相关性分析表明,数量性状中,64个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高与各生育期的相关系数均较高;质量性状中,叶鞘色和叶枕色,粒色与米色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不同生长期中,开花至成熟期与全生育期相关系数最高。20个表型性状与综合得分F值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叶长、单穗重、穗粒重和主穗长与F值的相关系数较高。聚类分析将所有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以中晚熟、高秆、大穗材料为主,类群Ⅱ以中矮秆、小穗材料为主,类群Ⅲ以早熟、矮秆材料居多,表型聚类结果未见明显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547.
采用芦苇、沙葱、洋葱提取物和蛇床子素对芜菁花叶病毒(tunip mosaic virus, Tu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进行预防作用、治疗作用、钝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提取物对TuMV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在预防试验中,洋葱提取物的预防效果较好,接种的6株植物中仅有1株发病。蛇床子、沙葱提取物接种的6株植物中有3株发病。在治疗试验中,沙葱、洋葱、芦苇提取物和蛇床子素接种的6株植物,均有3株发病。4种植物源提取物对TuMV均有一定的钝化作用。其中蛇床子素的钝化作用最强,钝化TuMV后的植株发病率仅为16.67%,低于对照宁南霉素。4种植物源提取物对PVY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发病株数均高于对照组宁南霉素处理的发病株数。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发植物源农药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48.
为了探究辣椒种质资源果色与呈色物质之间的关系,利用色差仪测定辣椒果实色彩空间(CIE L*a*b*)值,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利用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辣椒红素、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和6种花青素(飞燕草素、矢车菊素、锦葵素、芍药花素、天竺葵素、牵牛花素)的含量,并基于Python语言进行辣椒果色可视化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聚类分析和集成推进树(ABT)对辣椒果色和呈色物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3份辣椒种质被划分成A、B两个颜色群体,其中A偏向黄绿色,B偏向紫黑色;辣椒果皮的CIE L*a*b*值与呈色物质含量之间有相关关系,玉米黄质、叶绿素a、飞燕草素对果色CIE L*a*b*值贡献率较大;在相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叶绿素、飞燕草素含量较低时,果实呈黄绿色,飞燕草素含量较高时呈紫黑色。  相似文献   
549.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影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山西省作为布病一类地区,奶牛群间布病流行率长期偏高,是造成人布病感染的一项重要原因。该文主要从山西省奶牛布病的流行现状、防控策略及防控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山西省奶牛布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