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7篇
  18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盐胁迫下水稻苗高和分蘖数的发育动态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盐胁迫下水稻苗高和分蘖数的发育动态QTL,以粳稻品种东农425和长白10为亲本衍生的F2:3群体为试验材料,构建了包含123个SSR标记,全长为1 616.53 c M,平均图距为13.14 c M的遗传连锁图谱。以浓度为6 ds·m-1的Na Cl水溶液进行大田生育期灌溉,正常水灌溉为对照,对盐胁迫下水稻的苗高和分蘖数进行发育动态QTL分析。分别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和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方法,联合盐胁迫与正常条件下6个发育时期苗高和分蘖数的表型数据,共检测到6个控制盐胁迫下水稻苗高和3个控制分蘖数的加性QTL、4个控制正常条件下苗高和5个控制分蘖数的加性QTL、盐胁迫和正常条件联合下的6个控制苗高和4个控制分蘖数的加性QTL,以及3对控制苗高和1对控制分蘖数的上位性QTL。加性QTL q SH1在t3、t4和t2/t1时期分别用非条件和条件方法检测到,加性QTL q TN8-2在t2、t3、t4和t5时期被连续用非条件方法检测到,在t3/t2时期用条件方法被检测到。分别检测到4个控制苗高和2个控制分蘖数的加性QTL与盐胁迫环境存在互作效应,控制苗高的3对上位性QTL和控制分蘖数的1对上位性QTL均与盐胁迫环境发生互作。本研究旨在检测不同发育时期控制盐胁迫下水稻苗高和分蘖数的QTL,并分析与盐环境的互作效应,为解析苗高和分蘖数在盐胁迫下的发育遗传特点和水稻耐盐QTL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以不同品种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功能叶片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RuBP羧化酶活性、PEP羧化酶活性和光合速率有明显影响,不同品种的表现不尽相同,东甜4号和东农早粘以N100处理最为适宜,东农248和四单19则以N200处理较好。氮肥用量与RuBP羧化酶活性、PEP羧化酶活性呈现阶段性相关,不同品种相关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3.
由于近几年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辣椒栽培生产成为了彰武县双庙乡农业发展的主要产品之一。因其产值高,效益好,从而使辣椒的生产迅猛发展起来。通过实践证明,露地鲜辣椒提早育苗的栽培模式,能够使其产量提高,效益增加。彰武县双庙乡杜家村村民肖连春在自家四亩地上采用提早育苗鲜辣椒的栽培模  相似文献   
64.
施钾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甜玉米东甜3号(Dongtian3),东甜4号(Dongtian4)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钾素用量对甜玉米产量和品质及对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了甜玉米鲜穗产量,施K2O 150 kg/hm2处理比不施钾处理最高增产14.06%;各施钾处理的子粒可溶性糖、蔗糖、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均明显提高。开花后,子粒蔗糖含量与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变化规律与子粒蔗糖含量变化一致,SS和SPS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施钾明显提高了二者活性,利于甜玉米蔗糖合成与积累。经回归分析,得甜玉米最高产量钾素用量为K2O 133 ~140 kg/hm2,最优品质的钾素用量为K2O 140 kg/hm2。  相似文献   
65.
氮肥用量对芸豆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品芸2号、英国红、龙芸6号和龙芸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芸豆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芸豆品种的产量均在N30处理时最高,由回归拟合方程可知,氮肥用量与产量关系密切。四个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品芸2号39.01kg/hm2,英国红29.82kg/hm2,龙芸6号33.72kg/hm2,龙芸4号32.15kg/hm2。四个品种芸豆各处理植株的吸氮量随着干物质的积累而增加,处理间的差异则因品种的不同而异。四个品种氮肥吸收利用率均在N30处理最高;而低氮处理有利于芸豆农学利用率的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品芸2号和英国红的生理利用率N15处理最高,而龙芸6号和龙芸4号两个品种分别在N60和N30处理下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66.
综述了建国后黑龙江省在抗源搜集与鉴定、抗性基因分析、抗性鉴定方法、生理小种、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缺少品种抗性遗传基础研究是限制现阶段黑龙江省抗稻瘟病育种开展的重要因素;特异性分子标记可以在开展品种抗性遗传基础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黑龙江省水稻品种骨干亲本来源,在充分利用已开发的Pi-b、Pi-ta和Pi-t这3个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同时,还需密切关注Pi-a、Pi-z和Pi-k等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利用,进而探讨了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过程中的难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
分蘖期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水稻抗氧化系统及脯氨酸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水稻耐旱机制,试验以松粳6号(干旱敏感型)和东农425(耐旱型)为材料,采用盆栽法,于分蘖期开始干旱胁迫(土壤水势分别为0、-10、-25、-40 k Pa),处理21 d后复水,研究分蘖期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两个不同耐旱型水稻品种抗氧化系统影响。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延长,干旱胁迫下两个品种水稻超氧阴离子(O2-)、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随胁迫时间上升,且干旱胁迫越严重(水势越低),上升幅度越大;除APX外,其余各项指标复水后均快速下降。同时,与松粳6号相比,耐旱品种东农425干旱处理后O2-含量较低,而SOD、POD、APX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较高,复水后东农425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可在较高水平维持更长时间。APX对干旱胁迫响应时间早于POD。  相似文献   
68.
离子注入诱变植物乳杆菌选育CLA高产突变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6-1为出发菌株,采用N+离子注入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注入能量为50keV,注入剂量为1×1013、3×1013、5×1013、8×1013、10×1013、30×1013、50×1013、80×1013、100×1013ion/cm2,真空度为10-3Pa。结果显示,菌体的存活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呈"马鞍型"曲线,"鞍脊"出现在30×1013ions/cm2~50×1013ions/cm2之间,此时菌体的存活率在20%~35%之间。综合考虑存活率、总突变率、正突变率和突变幅度等因素,推荐30×1013ions/cm2作为离子注入植物乳杆菌的适宜诱变剂量。从所有的注入处理中挑选CLA转化能力提高了50%以上的突变株进行传代稳定性试验,发现F菌株经8次传代后产CLA的稳定性最好。该突变株各代的产量平均为162.5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9.87%,将此突变菌株命名为A6-1F。  相似文献   
69.
钾素用量对甜玉米可溶性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东甜3号、东甜4号为材料,研究不同钾素用量对甜玉米可溶性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甜玉米子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形成与积累有显著作用,不施钾肥或过量施钾均会降低子粒可溶性糖的含量。结合最终产量指标得出,保证甜玉米高产质优的最佳K2O用量为150kg/hm2。  相似文献   
70.
浅析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总面积10.89万km2.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连片,水土资源丰富,适宜农业的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的开发以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区内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目前已影响农业生产,造成粮食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