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7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正>1种子沙藏选择饱满的新种子,把种子放入加适量高锰酸钾的水中浸泡24 h后沥出,用过筛的细沙浸水拌匀,水要多,沙子用纯沙但不要过细。种子与沙的比例为1∶5以上,用塑料蛇皮袋装好。选择阴凉背阴处挖坑。坑深80 cm,宽6070 cm,长视种子多少而定,然后用湿细沙铺底。把用塑料袋装好的种子放入挖好的坑中,间隙用湿细沙填满,种子袋距地面35 cm左右(超过冻土层)。然后用土填满与地面持平。贮藏时间最少35 d(石家庄地区一般元旦后开始沙藏,到2月底),然后挖开看种子发芽情况,种子有60%以上露白时可种植。  相似文献   
92.
采用RAPD和ISSR 2种分子标记分别对福建省7个地区8个烟粉虱自然种群的80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4条RAPD引物和4条ISSR引物,从80份样品的DNA中分别扩增2 240和1 77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2 000和1 728条,说明福建地区烟粉虱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聚类分析表明,福建地区8个自然烟粉虱种群可分为2大类群,采自龙海变叶木种群单独聚为1类,说明与其他种群存在较远亲缘关系,推测为不同生物型;遗传距离分析说明福建不同种群在遗传相似性上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94.
本文阐明了食品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的定义,并探讨了其在中国学生饮用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证明了该体系在保证中国学生饮用奶的安全与品质方面的必要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
游客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活动,会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90年起开展生态旅游活动,2014年编制了监测计划,设置游客数量和行为、重点保护物种及群落等指标和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内景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通过对监测指标的分析,监测的地点和设置的监测指标具有指标性和代表性,监测内容和地点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96.
龙眼角颊木虱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测定杀虫剂对龙眼角颊木虱毒力,并对龙眼角颊木虱体内相关酶系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氟氯氰菊酯的毒力最高,其对福州田间种群龙眼角颊1龄、2龄、3-4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0.5044、0.8635、1.3934 mg.L-1,对仙游种群的LC50分别为0.8557、1.2956、2.1453 mg.L-1;噻嗪酮的毒力最低,对福州种群各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53.0060、103.5494、231.6822 mg.L-1,对仙游种群的LC50分别为90.8686、121.2680、243.1726 mg.L-1.同一种群的龙眼角颊木虱若虫对药剂的敏感性随虫龄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虫龄若虫对药剂敏感性差异与AChE、CarE、GSTs活性差异呈正相关;龙眼角颊木虱田间种群对药剂敏感性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理种群药剂敏感性差异与AChE、CarE活性差异呈显著相关,与GSTs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杀虫剂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室内菌丝生长的安全性,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4种杀虫剂对蘑菇迟眼蕈蚊的药效及其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安全性。室内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噻虫嗪、吡虫啉对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较低,室内安全性较高;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对菌丝具有极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室内安全性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41.67~125 mg/L和吡虫啉116.67~583.33 mg/L处理对蘑菇迟眼蕈蚊具有良好的田间控制效果,除了药后3 d具有轻度药害,对双孢蘑菇生长无其它明显的不良影响,具有显著的保产作用,对双孢蘑菇的田间安全性高,可以作为防治蘑菇迟眼蕈蚊的药剂使用;高效氯氰菊酯60~105 mg/L、阿维菌素24~42 mg/L虽然对迟眼蕈蚊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蘑菇造成了严重药害,并对蘑菇产量造成损失,因此,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双孢蘑菇的田间安全性低,不宜选择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蘑菇菌丝及子实体直接施药方式进行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98.
采用行为测定仪、电生理等法,研究分别取食3种营养源(蔗糖水、红糖水和蜂蜜水)的小菜蛾成虫的嗅觉行为、触角电位反应、产卵量和产卵节律。结果表明,补充营养显著提高小菜蛾雌蛾对寄主植物成分——异硫氰酸丙烯酯的趋性,但不同营养源处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补充营养不会显著影响雄虫对雌虫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补充营养的雌成虫产卵量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组,其中取食蜂蜜水的平均产卵量最大(106.7粒)。从产卵节律看,羽化后当天各处理组的小菜蛾均可产卵,其中取食蜂蜜水、蔗糖水和蒸馏水的3日龄雌成虫产卵量达到峰值,从4日龄起产卵量逐渐降低;取食红糖水的2日龄雌成虫产卵量达到峰值,从3日龄起逐渐降低;同时取食蜂蜜水、蔗糖水和红糖水小菜蛾产卵历期(13d、12d和11d)长于蒸馏水(7d)对照组。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小菜蛾成虫营养与其重要生命过程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100.
在东北,人参产地多处于山区和半山区,无霜期短,积温少,不利人参栽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塑膜裙围式人参棚(下称“裙围式”)进行人参栽培试验。试验表明:此种方法对改善人参棚内的小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春季的气候资源,提高人参的品质和产量均有明显效果。一、试验方法1.试验地点及试验面积地点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参场,3年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