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目前,我国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刚刚起步,对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督执法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一起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非饲料冒充饲料案件的查处入手,论述了该案的案件来源、调查过程、事件处理等执法办案过程。就办案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拓宽案件来源、准确认定案值、严格遵守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注重司法衔接、熟练掌握办案技巧等建议。  相似文献   
32.
马尾松不同种源氨基酸含量与抗松材线虫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选出和验证抗病马尾松种源的基础上,研究了马尾松不同抗病性种源的树体内氨基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抗病种源在接种松材线虫前后均比较感种源含有较少的组氨酸、苏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等9种游离氨基酸。它们与感病指数均呈正相关,这说明游离氨基酸含量低的马尾松种源抗松材线虫病。11种固态氨基酸的含量与感病指数有负相关性,说明其含量较高的种源具较强抗病性能。  相似文献   
33.
在相转移催化作用下,将7-异丙基-4-甲-1-ao甲醇(2)和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成功地合成了新的反应型ao类化合物1-(β,γ-环氧丙氧甲基)-7-异丙基-4-甲基ao(1)。  相似文献   
34.
淀粉质量与面条煮面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35.
金合欢基溴合成角鲨烯反应及异构体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制高效偶联试剂三三苯基膦氯化亚钴和自制金合欢基溴的还原偶联反应,成功地合成了角鲨烯。初步探索了主要反应条件如反应时间等对偶联反应中产物角鲨烯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偶联试剂过量10%、反应4h及充分搅拌的条件下,角鲨烯得率45.6%。用GC和GC-MS分析了合成产物角鲨烯,探讨了角鲨烯6个异构体的形成机理和可能的化学结构以及在GC图谱中的出峰顺序。另外,还探讨了合成三三苯基膦氯化亚钴中硼氢化钠滴加速度和搅拌速率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该文通过对0~3周龄骡鸭营养物质需要水平与日常管理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为科学合理设计育雏期骡鸭饲料日粮,降低饲养管理成本,提高骡鸭养殖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正己烷为带水剂,由新铃兰醛与Vc(抗坏血酸)反应合成了新铃兰醛Vc缩醛,产物含有约74%的A异构体和26%的B异构体,其主要化学结构经液相色谱-质谱(LC—MS)、FT—IR、^1 HNMR鉴定。主要反应条件为:新铃兰醛与Vc物质的量之比1:1.5,催化剂用量为新铃兰醛质量分数的5%,搅拌回流反应时间6h。用二苯代苦酰肼自由基(DPPH·)清除法测定了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新铃兰醛Vc缩醛清除DPPH·的能力(抗氧化能力)与Vc相当,都明显强于常用的抗氧化剂BHT,有望成为油溶性良好的潜香型Vc类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8.
多酚酸酯稳定剂对生物柴油室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室温条件下,测定了含不同多酚酸酯稳定剂的生物柴油过氧化值6个月内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用于研究的23种稳定剂,包括:5种没食子酸烷基酯、6种没食子酸萜醇酯(没食子酸金合欢酯、没食子酸香叶酯、没食子酸芳樟酯、没食子酸橙花叔醇酯、没食子酸薄荷酯和没食子酸氢化松香酯)、3种合成抗氧化剂、2种天然抗氧化剂、3种双组分稳定剂、2种三组分稳定剂以及2种含协同增效剂的稳定剂.结果显示没食子酸甲酯对生物柴油的室温稳定化作用明显强于其它4种没食子酸烷基酯、6种没食子酸萜醇酯、3种合成抗氧化剂和2种天然抗氧化剂;没食子酸金合欢酯对生物柴油的室温稳定化作用强于其它5种没食子酸萜醇酯;双组分稳定剂和三组分稳定剂等复合组分稳定剂没有明显改善生物柴油的室温稳定性;含协同增效剂的稳定剂能提高生物柴油的室温稳定性,协同增效剂柠檬酸的作用特别明显;杂质铁和杂质铜会降低生物柴油的室温稳定性,且杂质铁的影响大于杂质铜.  相似文献   
39.
40.
小麦秆锈病是世界小麦主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大发生将造成小麦的大幅减产。本文围绕小麦秆锈病菌新生理小种Ug99的致病特点和严重性,分析了现有抗小麦秆锈基因的抗性特点及其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并根据我国小麦抗病育种现状,提出了应对Ug99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