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8篇
  10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规模养殖要发展,粪污处理必重视。本文通过畜牧产业快速发展中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深入调研探索,提出行之有效的综合利用发展对策,以期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提供帮助,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82.
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利用里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培养的形式产纤维素酶,以两个菌种的不同接种比和延迟黑曲霉的接种时间来寻找两个菌种发挥最大协同作用的结合点.以农林废弃物之一的玉米秸秆为底物,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用作产酶碳源.以里氏木霉单一培养与黑曲霉单一培养为参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黑曲霉接种较里氏木霉延迟48h,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接种量比为5: 1时,滤纸酶活最高,达3.295IU/mL,高于里氏木霉单一培养(2.480IU/mL),β - 葡萄糖苷酶活达1.010IU/mL,也远远高于里氏木霉单一培养(0.243IU/mL).本实验充分证明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培养产酶是可行的,并优于单一菌种培养.  相似文献   
83.
桦褐孔菌诱变菌株的拮抗试验及酯酶同工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0Co-γ辐射诱变桦褐孔菌菌株,对诱变菌株进行拮抗试验,检测其与原始菌株有无拮抗现象;并采  相似文献   
84.
以东北地区广泛栽植的露地花卉作为样材,选择北京圣吉奥生物肥料公司出品的土壤磷钾激活剂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证明:土壤磷钾激活剂能够增加土壤肥力的利用率,有效激活土壤中的有效磷、有效钾,使其含量高达40%以上,使植株进行合理吸收;同时可以促使开花提前约7d、延长花期约10d;在加大花朵冠幅、增艳花卉色泽等方面也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5.
蒽酮-比色法测定灰树花多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军  黄芳  赵晨  孟玲  宋爱荣 《食用菌》2009,31(4):73-73
为了探讨蒽酮-比色法测定灰树花多糖含量的最佳条件,试验采用沸水水浴不同时间、冰水冷却后不同静置时间的前处理方法测定灰树花提取物的总糖含量。采用酒精浓度为65%、70%、75%、80%、85%、90%、95%、100%,酒精倍数为10倍、25倍、40倍、50倍的稀释浓度,以蒽酮-比色法测定灰树花提取物还原糖含量。结果:沸水水浴不同时间处理对样品总糖含量的影响较大,沸水浴6min后,冷却所测定的总糖含量最高,总糖含量为73.74%。静置时间的长短对吸光值影响不大,在静置4h内测定值稳定性好;不同酒精倍数及不同酒精浓度对样品的还原糖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加入50倍酒精、浓度为80%的处理,所测得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15.21%。因此,在灰树花提取物还原糖含量测定时,采用80%的酒精定容至50倍为宜。  相似文献   
86.
由于受行业特点、就业不畅及招生单位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农学类研究生招生长期处于种种窘境。透过现象查找原因,并通过客观分析本单位近几年来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所做的尝试及取得的成效,提出在政策支持和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粗浅建议,探索农学类研究生招生早日走出窘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87.
以麦后直播特早熟品种国新早11-1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密度(7.5、9.0、10.5万株·hm~(-2))和生长调节剂棉太金(0、1 170、2 340 mL·hm~(-2)),研究其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及与机采相关的农艺性状影响。结果表明:在密度(9.0~10.5万株·hm~(-2))和棉太金用量1 170 mL·hm~(-2)条件下,籽棉产量在3 551.25 kg·hm~(-2)以上。在此条件下,群体现蕾主要集中于7月16日—7月31日,成铃主要集中于8月16日—9月20日。在株型方面,上述处理整个生育期均保持较为适宜的株高日增量,最适株高为84.5 cm;果枝始节位为5—6节位间;果枝始节位高度均在20 cm以上;果枝长度保持在17 cm左右;果节量能保持在360~375万个·hm~(-2)之间。说明中高密度配合适宜棉太金化控能实现小麦后直播棉的集中现蕾、集中成铃与高产,并使得棉花株型达到机采要求。  相似文献   
88.
南宋时期人口的南迁为农业发展引入了先进的工具和生产经验,朝廷的一系列利农政策以及大兴水利等措施促使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不规则耕田等问题的出现促使数学发生变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在搜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杨辉所著《田亩比类乘除捷法》做出剖析,论述了这一时期农业发展对数学的影响,并总结了数学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89.
薛禄宇  赵晨  王璐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59-60,99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对2018年4月4—5日北京大兴地区一次回流降水天气过程中先后雨夹雪、冰粒、霰、雪的过程出现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高空短波槽、700 hPa切变线和急流、地面冷空气回流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700 hPa上存在逆温,对流层中上层存在不稳定能量,是造成多相态降水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我国4种主要苹果树形冠层结构和辐射三维分布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体结构和辐射分布是影响果树冠层光合生产力和果实产量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苹果生产中4种主要树形的树体结构参数以及叶面积密度(LAD)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三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开心形树冠的枝量(894×103·hm-2)和叶面积指数(LAI,2.53)最小,其他3种树形中小冠疏层形分别为2 280×103·hm-2、4.14,疏散分层形分别为2 119×103·hm-2、3.98,纺锤形分别为2 190×103·hm-2、3.88。不同树形LAD三维分布各不相同,小冠疏层形苹果树的叶片主要分布在树冠的0.5~1.5 m之间,疏散分层形和纺锤形主要分布在0.5~2.0 m之间,开心形主要分布在1.0~2.0 m之间。通过对不同树形LAD和PAR三维分布比较发现,每种树形的PAR都随树冠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树冠中部LAD最大部位辐射消减最快,PAR的三维分布主要与叶片分布有关。其中开心形树冠的平均PAR最高,分布最均匀。4种树冠内叶片得到的平均相对PAR小冠疏层形为24.85%,疏散分层形为28.84%,纺锤形为27.71%,开心形为37.28%。开心形树冠内低光区的叶片所占比例只有35%,其他树形都超过50%。研究表明,不同相对PAR范围内的叶片比例能够更好地反映果树冠层的辐射情况,开心形树冠在辐射分布上优于其他3种树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