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四、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目标 一是要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相似文献   
32.
优质早籼中优早3号的特征特性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中水田改旱作的发展现状,对湖南省14个州市的29个县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同时重点对醴陵市进行了座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湖南省稻田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比率为8.42%,比2017年稍有增加,且2019年预计仍将增加;调整推进速度主要受政府引导、水稻生产效益和改制作物市场预期的影响。稻田种植结构调整后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其次为粮食作物,此外果蔬、中药材和园艺观赏类作物也占有一定比例;影响稻改作物选择的主要因素有种植效益、产品市场和种植技术难易度。此外,综合考虑稻改旱粮模式的种植成本、效益和机械化、产业化发展潜力可以发现,稻改大豆和红薯具有相对较高的发展潜力。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水田改旱作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4.
选育经过 2001年9月中旬,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科研试验基地,选择以本所选育的带香稻基因的“湘晚籼10号”中的优良株系和母本,以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引进的抗稻瘟病的优质稻“三合占”作父本杂交,其后代经多年的南繁北育,2005年秋在长沙基地的株系圃中出现了定型株系,2006年参加优质稻育种课题组新品种比较试验,经测产、室内米质检测,不仅繁茂性好、丰产稳产性好,而且米质优,有香味,初步定名为“农香18”。……  相似文献   
35.
集中育秧具有水稻品种统一、浸种播种同步、秧田用工集中和秧田管理便利等优势,有利于实施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机械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和粮食产量.本文从湖南省早稻集中育秧的发展现状、主要形式、具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发展着力点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全面推进早稻集中育秧模式和技术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36.
对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中普通稻调优质稻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当前湖南省优质稻种植的现状,分析了湖南省稻区普通稻调优质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早稻优质品种少,加工体系不完善,中、晚稻优质品种不高产、易倒伏;优质稻标准不统一;优质稻种价高谷价不高;重金属镉污染影响优质稻销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早稻饲用和加工优质品种及中、晚稻优质高产抗倒伏品种的选育,同时在双季稻区推广"早加晚优"生产模式,以及积极开展区域土壤污染状况普查,提前做好镉污染地区土壤普查与预警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37.
香味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性状,Badh2基因突变是水稻产生香味的主要原因,水稻香味产生主要有Badh2基因第2、4、5、7、8外显子突变类型,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第7外显子突变类型.为了提高水稻香味性状检测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效率,本研究根据水稻Badh2基因突变(第7外显子8 bp缺失、3 bp突变)的序列设计开发了3...  相似文献   
38.
杂交稻及亲本种子混杂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阐述了三系、两系杂交稻及亲本中杂株类型与产生原因,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对杂交水稻亲本的提纯、繁殖与制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2002年在湖南长沙作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以及在海南三亚冬繁共3次种植的20个优质稻品种60份样品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米饭长检测,同时对其中11个品种共33个样品的蒸煮品质化验,分析不同品种在三种环境下种植的各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并对20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按农业部颁布的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02中的籼稻品质指标等级记分标准将11个品种的9个品质性状计算质量指数.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品质稳定性不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与品种的质量指数等级有关,在长沙作双季晚稻种植的质量指数达三等的品种,其品质性状相对稳定;在长沙作双季晚稻种植的质量指数达二等的品种,在不适宜环境下质量指数可变为三等甚至四等。不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悬殊。各个品质性状的一等至三等达标百分率因品种和环境而变化。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