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4篇
  9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推进业务经营大行向经营强行转变是打造现代银行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举,其目的就是要把业务经营大行建设成为一个发展能力强,运行质量好,管理水平高,经营业绩优的现代农业政策性强行.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白灵1号为供试菌株,通过对菌丝萌发时间、颜色、密度、均匀度、平均生长速率和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不同谷物(脱壳与不脱壳)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脱壳与否,白灵1号在供试的7种谷物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最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是脱壳高粱培养基,长势评分最好,为5分,平均生长速率最大,达5.892 mm·d-1,菌丝生长指数为29.44,其次为不脱壳的小麦和高粱培养基,最不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是水稻培养基,长势评分为1分,菌丝生长指数为1.75。  相似文献   
13.
亚麻籽油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亚麻是山西省高寒山区的主要油用作物之一。亚麻籽含油率达到42%,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到主要脂肪酸组成的91%,其中,ω-3脂肪酸含量高达49%,比其他油用作物含量高7倍~50倍。ω-3脂肪酸营养油具有预防冠心病、心脑血管病,降低胆固醇,抗血栓,降血压,提高动脉系统柔性的功能,极具开发价值。ω-3脂肪酸营养油是在常规油脂加工工艺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工艺的改进,使产品中α-亚麻酸的含量较传统工艺提高了38.9%。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贵州辣椒资源利用及加工现状,同时对贵州辣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贵州辣椒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蓝果忍冬果实中主要糖酸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分析蓝果忍冬的食用价值,为高效利用优异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2个蓝果忍冬资源的果实中主要糖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2个蓝果忍冬资源果实中主要可溶性糖为葡萄糖,含量在1222~5582.6 mg/100 g,平均值为3412.5 mg/100 g,果糖含量为792.5~3324.7 mg/100g,平均值为2121.1 mg/100 g,还有少量的山梨醇,2种主要的可溶性糖,果糖和葡萄糖比为1:1.61;柠檬酸含量最高,占总酸含量的62.2%,含量每100 g在1029.8~3215.6 mg之间,平均值为1959.6 mg/100 g,苹果酸次之,含量为434.3~1616.6 mg/100 g,平均值为828 mg/100 g,苹果酸占总酸26.2%,其他有机酸含量较低。蓝果忍冬品种间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为26.11%~106%,其中柠檬酸变异系数最小,草酸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玉米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快速、非破坏性估测方法,该文运用多光谱图像技术对大田玉米苗期叶绿素含量指标进行快速无损的诊断研究。大田试验中,采用2-CCD多光谱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大田玉米苗期的冠层多光谱图像,并同步采集漫反射灰度板的多光谱图像。为消除光照对图像采集质量的影响,准确将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玉米冠层图像数据转换为其叶面反射率数据,标定试验中采用一块4个不同灰度级的满足朗伯面条件漫反射灰度板,建立了叶片光谱反射率同图像灰度值之间的线性反演公式,并与大田试验中漫反射灰度板的多光谱图像建立了玉米冠层图像灰度值的校正公式。对玉米苗期冠层多光谱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玉米冠层B、G、R、NIR(中心波长分别为470,550,620,800 nm)4个波段归一化平均灰度值。通过灰度值的校正公式得到校正后的归一化平均灰度值,由线性公式反演出R、G、B、NIR 4个波段的平均反射率值,并计算4种常见光谱植被指数(RNDVI、RNDGI、RRVI和RDVI),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建立植被指数同叶绿素含量指标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植被指数RNDVI、RRVI和RDVI和玉米冠层叶绿素含量指标拟合验证集决定系数R2为0.56,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拟合结果。证明通过漫反射灰度板对玉米冠层多光谱图像建立反射率反演校正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这一方法为快速无损检测玉米苗期叶绿素含量指标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玉米拔节期冠层叶绿素含量多光谱图像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大田玉米冠层叶片叶绿素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2-CCD多光谱图像成像系统采集了大田玉米拔节期冠层图像,并同步获取了样本叶绿素含量指标SPAD值。对多光谱图像进行了平滑滤波,并基于HSI颜色空间实现了冠层图像的分割。提取了玉米冠层可见光(blue(B),green(G),red(R);400~700 nm)和近红外(near-infrared,NIR,760~1 000 nm)4个波段平均灰度值并计算了平均灰度值计算比值植被指数(RVI,ratio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修改型二次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2,modified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等8种常见植被指数作为图像检测参数。分析了这12个检测参数与叶绿素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讨论了图像检测参数的多种组合,建立了叶绿素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LRA,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模型。研究结果表明:R、G、B波段的平均灰度值与叶绿素指标成较高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71和-0.71,植被指数中相关性较好的是NDVI、MSAVI2和RVI,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81和-0.81。基于这6个参数组合建立的叶绿素指标估算模型拟合度最好,其建模集决定系数为0.79,验证集决定系数为0.71,研究结果为无损检测玉米拔节期叶绿素含量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地处川东北大巴山南麓的宣汉县,幅员面积4271平方公里,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征,有着丰富的草山和独具地方特色的宜汉黄牛,早在80年代初,宜汉县就借助这一优势,立足县情,按照“稳增粮食攻林牧”的方针,将全县要交改良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集中在胡家云蒙山片区,采取“联合办场,分户饲养,统分结合”的办法,创办了“宜汉县云蒙山合作示范牧场”,兴建了“宜汉县云蒙乳品厂”,到90年代初,为更有效地调动广大养牛户的积极性,。促进全县奶牛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围绕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方式,不断探索和完善“工厂+基地+农户”的奶牛发展经营模式,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合作经营运行机制,形成了以场带户,以户养牛,以销促养的新格局,闯出了一条南方山区以龙头企业带动奶牛发展的新路子,其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河南省天保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根据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实现值,进行灰色聚类,求得分指标灰类,计算出三角白化权函数σhn2=57.04,说明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影响效益仍属于"一般"灰类;但σhn3=43.91与σhn2较接近,说明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影响效益已开始由"一般"向"较强"过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猪业的集约化、规模化进程推进,中国目前已然是世界第一大生猪养殖大国,值得可喜和自豪。但养猪业在环境保护、品种培育、动物福利、科学与自动化管理、疾病控制、合理用药、食品安全领域却与中国整体的养猪业规模极不匹配和协调。与国际同步的潮流下,效益化发展、绿色健康化、可持续化发展将是中国畜牧养殖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笔者将就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兽用猪药推进和运营做一初步探索和浅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