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利用重离子诱变结合M1TDS技术,培育出低镉型臻两优8612(国家镉低积累品种区试中的名称为“莲两优1号”,以下简称“莲两优1号”)基础上,2021—2022年进行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莲两优1号具有稳定的镉低积累特性,在轻中度镉污染大田种植,稻米镉(Cd)不超标;锰(Mn)的吸收下降对其生长和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当土壤有效磷(P)极端缺乏时,莲两优1号在黄熟期开始出现叶尖落色变化,但其产量与对照差异不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推广OsNRAMP5基因突变型镉低积累水稻品种,首先要进行测土分析,选择轻中度镉污染大田(土壤总Cd含量≤1.5 mg/kg)种植;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特别是对有效磷严重缺乏的田块,应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以促进壮籽增产;除种子公司提供高纯度种子和大田生产要注意田间除杂外,即便是镉低积累常规稻品种,也不建议农户自留种,以免因种子纯度问题造成稻谷Cd超标。  相似文献   
52.
三疣梭子蟹越冬目前主要采取2种方式:室外土池越冬和室内保温越冬。北方地区因气候原因,采用第2种方式居多.但近年来一种被普遍称为“纤毛虫病”的病害,对亲蟹越冬危害巨大,常对其造成毁灭性损害,影响育苗场家次年的育苗生产。潍坊市水产研究所和潍坊市第一海水养殖实验场在对1997~2003年的亲蟹越冬中.反复比对试验,对该病进行了技术攻关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淹水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淹水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长短中胚轴水稻幼苗期生理和生化性状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褪黑素(MT)处理,测定中胚轴长、胚芽鞘长、芽长、鲜质量、成活率等相关农艺性状,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MT浸种对淹水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可分为低浓度缓解胁迫和高浓度加剧毒害;淹水处理下相比短中胚轴品种华航31、DH4040,长中胚轴品种鄂中4号、DH4038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在对4个品种添加10,100μmol/L的MT浸种处理时,华航31中MT浸种效果表现均是最好的,其中100μmol/L MT浸种处理在每个品种中均能显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随着浓度提高到1 000μmol/L,对所有的品种均表现为抑制成活;MT浸种可降低MDA含量,提高POD、SOD、CAT活性,促进中胚轴长、胚芽鞘长、芽长、鲜质量等农艺性状,100μmol/L MT浸种处理效果最好;1 000μmol/L MT浸种也可以促进相关农艺性状提升并提高酶活性,但成活率显著下降。适当浓度的褪黑素浸种,能提高淹水胁迫下水稻幼苗活力和出苗率,显著降低淹水胁迫对水稻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4.
我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无融合生殖的基本概念及其固定杂种优势的原理,对我国已获得的、具有某些无融合生殖特征的水稻材料,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开展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5.
对我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远缘杂种优势是水稻育种、生产与人民生活发展的必然趋势;明确了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的含义;对我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策略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禾本科中无融合生殖的种类与分布;根据与水稻亲缘关系远近与转移方法的不同,把无融合生殖种属归入4个基因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稻亚科寻找、利用无融合生殖材料及转移远缘禾本科无融合生殖基因入水稻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56.
创造了一种用扩口器扩大青蛤两壳开口观察性腺颜色鉴定性别的新方法,同时改进了一种适用于青蛤性别鉴定的组织观察法。用两种方法对活体青蛤进行了性别鉴定并检验了准确性;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和催产鉴定性别的青蛤与对照组青蛤,检验了性别鉴定对存活和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准确鉴定青蛤性别,成功率达到100%;存活率为(94.33%±1.53%)和(93.33%±1.53%),与对照组(95.00%±2.00%)差异不显著(P0.05);产卵率为(87.33%±3.06%)和(84.67%±1.15%),与对照组(85.33%±3.06%)差异也不显著(P0.05),即性别鉴定对存活和性腺发育未产生明显不良影响;扩口观察法的存活率和产卵率均高于组织观察法,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扩口观察法与组织观察法比较有明显的优点:(1)操作步骤少,鉴定效率高,所用时间只有后者的1/3,利于开展大群体的性别鉴定和群体间杂交;(2)鉴定可在性腺发育的中期开展,利于实验方案的制定;(3)无伤害;(4)可对性腺整体发育状况进行活体观察。  相似文献   
57.
日本蟳(Charybdisjaponica)隶属甲壳纲(Crustacea),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亚科(Portuninae),蟳属(Charybdis),俗称海蟳、石蟹、靠山红等,是一种中型海产食用蟹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岸岛礁区及浅海水域,是我国常见蟹种类之一。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并具有清热、滋补、消肿等功效,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随着苗种培育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三疣梭子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梭子蟹苗种生产每年都有新问题出现,面对新问题,一旦措施不当,可能会造成科研生产的失败。2007年、2008年我站在梭子蟹苗种培育中都遇到了培育池内出现线状“黏涎”的问题,严重时幼体在12小时内几乎全部沉底死亡。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摸清了主要原因,从水质调控方面着手,科学地进行饵料投喂,  相似文献   
59.
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 Fabricus)因其幼虾多附着于河口海藻或海草上,体色呈绿色,台湾省渔民称之为草虾。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成为世界重要的养殖对象。最近几年,北方沿海地区利用小型池塘进行斑节对虾养殖取得成功,促进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但由于斑节对虾属于高温品种,苗种对北方低温环境适应能力差,成活率低,因此,在北方开展养殖,养殖户在选购苗种时更加青睐体长2cm以上的大规格苗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多年的对虾育苗经验,重点从水质调控和生物饵料投喂方面着手,于2007年在我站进行了大规格斑节对虾育苗技术研究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0.
青蛤(Cylina sinensis),是我国新兴的一个海水养殖优良品种,而人工育苗主要在7~9月高温季节进行,此时单胞藻培养难度大,经常由于单胞藻供应不足造成育苗失败,成为决定育苗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我站在2007年高温期单胞藻培养中,通过方法改进,取得良好效果,利用40个10000ml和5个20000ml细口玻璃瓶,每天提供单胞藻8~12m^3,成功培育出壳长2.5~5mm的青蛤幼贝1.2亿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