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为系统总结回顾云南干热河谷余甘子的保护和利用状况,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对策,通过对云南野生余甘子的利用价值、生境及分布特点、保护利用现状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综述,总结了云南野生余甘子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分布区域及生境概况、群落分布特点、野生群落现状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由于国家建设开发的需求及民间掠夺性的采伐,云南干热河谷野生余甘子种质资源群落在逐年减少,野生余甘子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极大威胁。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余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云南省干热河谷野生余甘子进一步保护、开发的相应技术措施和方法,为余甘子产业发展和种质资源的进创新利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2.
【目的】明确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罗望子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现状,探求其防控技术,为罗望子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面上调查、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于2009~2010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罗望子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结果】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危害罗望子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煤烟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丝跳甲、吹绵蚧、蟋蟀、土垅大白蚁、铜绿丽金龟、毒蛾等。【结论】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罗望子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流行特点,生产中应加强抚育管理提高罗望子抗病虫害能力,并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罗望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是丰产多用途的常绿高大优良果树。本文系统地对罗望子种质资源收集和整理、繁殖栽培技术、果实的化学组分分析和开发利用以及生态学价值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应加强罗望子种质资源评价及开花结实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云南罗望子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份罗望子种质资源进行了植物学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罗望子在植株、叶片、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学形态特征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冠幅、冠型、树势、复叶主轴粗度、小叶长、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冠直径、萼片长宽比、萼筒宽度、萼筒深度、果肉厚、果实曲线长度、纤维数、纤维重为罗望子的种质资源植物学多样性的主要指标,通过筛选初步将叶长、叶宽、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冠直径、单果重、果实直线长度、果实曲线长度、果肉厚度、纤维数、果肉剥离难易程度、种子数量这几个性状作为罗望子种质资源植物学描述评价的代表性状,便于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描述和评价;通过聚类分析,16份材料分为6大类群,为罗望子种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植物学性状描述规范的制定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
【目的】为防除乳浆大戟提供理论参考,也为紫茎泽兰新型仿生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化感性强的紫茎泽兰和乳浆大戟为供、受体材料,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不同部位和不同浓度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水浸提液浓度和生长部位无关;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幼苗的影响是抑制其胚根和胚芽生长,且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胚芽。【结论】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紫茎泽兰影响较大,需通过进一步对紫茎泽兰水溶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乳浆大戟的物质成分及浓度,实现“以草治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酸角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热带特色资源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可用作多种用途,具有很好的食品工业前景。与其他经济类果树相比,酸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酸角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本文首先从酸角的起源与分布、全球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繁殖生物学特性以及优良品种的常规选育等方面介绍了酸角种质资源及创新利用现状;随后通过对酸角形态学研究、生态因子对其形态变异的影响以及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了酸角遗传多样性研究取得的进展,并概括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酸角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酸角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标准及规范进行探讨,并就进一步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今后酸角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霜冻前后野生余甘子果实功能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余甘子果实经过霜冻后风味更佳的原因。【方法】以永仁县野生余甘子林同一居群7株代表性植株为研究对象,在霜冻前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余甘子果实形态和功能成分指标,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并比较了霜冻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同一居群不同余甘子样株果实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总酸含量、总糖含量、SOD活性、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硒含量均有差异,其中霜冻前变异系数最大为硒含量(31.65),其次为氨基酸含量(27.52)。果实蛋白质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糖含量、总酚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霜冻后,余甘子果实形态差异显著,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总糖、总酚含量均增加。其中,氨基酸含量极显著增加,由26.82μmol/g增大到36.97μmol/g,总糖含量显著增加,由47.82 mg/g增加到52.97 mg/g,蛋白质含量增大,总酚含量均值变化最小,但蛋白质含量和总酚含量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果实SOD活性、总酸含量、硒含量极显著降低,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霜冻有改变余甘子果实营养物质形成和积累的作用。生产中,霜冻前有利于采集维生素C、硒含量较高的余甘子果实;霜冻后余甘子果实蛋白质、氨基酸、总糖含量较高,有利于采集到的营养价值高且口感较好的果实。  相似文献   
38.
近3年云南绿汁江流域干热河谷区葡萄栽培面积由2.47公顷扩大到666.67公顷,葡萄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9.
以云南干热河谷区元江、元谋、宾川共4个不同居群余甘子种质(YJYS、YMYY、BCYS、BCJY)果实干粉为试验材料,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其中17种氨基酸含量,分析了各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根据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余甘子果实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干粉中氨基酸种类较齐全,氨基酸含量范围为2.17% ~2.8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0.56% ~0.68%;不同种质余甘子果实总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总量高低顺序为BCJY>YMYY≈BCYS>YJYS,表现为栽培种(2.70%)高于野生种(2.35%),含量较高的是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脯氨酸,其中BCJY中谷氨酸含量高达1.02%.不同种质各类组分的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比为0.20~0.31,鲜味氨基酸占比为0.26~0.44,芳香氨基酸占比为0.04~0.07;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包含9种,占比高达0.56~0.64;中性氨基酸占比较高,为0.40~0.57,酸性氨基酸占比为0.26~0.44,碱性氨基酸占比为0.16~0.22.余甘子果实干粉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为49.79~61.46,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为0.64~0.85,除甲硫氨酸+胱氨酸(Met+Cys)含量较低外,其余氨基酸与模式蛋白含量差异较小.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宾川野生余甘子(BCYS)得分及排名第1位,其次是元江野生余甘子(YJYS).因此,余甘子果实干粉中氨基酸总量较高,必需氨基酸较为均衡,接近人体氨基酸比例,可作为良好的植物性蛋白源,具有较高营养和药用价值,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0.
罗望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望子(TamarindusindicaL.)是丰产多用途的常绿高大优良果树。本文系统地对罗望子种质资源收集和整理、繁殖栽培技术、果实的化学组分分析和开发利用以及生态学价值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应加强罗望子种质资源评价及开花结实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