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56篇
  59篇
综合类   317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对海南昌江、乐东、澄迈、文昌和三亚5个主要番木瓜产区的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76份番木瓜疑似病毒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海南番木瓜病毒病主要有2种:由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 spot virus,PRSV)引起的番木瓜环斑病毒病和由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 leaf-distortion mosaic virus,PLDMV)引起的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病。其中,番木瓜环斑病毒病最为常见,检出率达77.63%,是影响海南地区番木瓜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毒病;畸形花叶病毒病发生率很低,仅检出2例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病样品。以PRSV病毒基因组P1和Hc-Pro作为靶标基因进行分子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海南地区PRSV病毒可明显分为2个株系:HN-PRSV-1株系和HN-PRSV-2株系。此外,基于CP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在海南新发现的PLDMV病毒可能源于台湾和日本。本研究可为开展番木瓜花叶病的防控和创制抗花叶病毒番木瓜新种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原产地与异地保存条件下豁眼鹅的生产性能,选择健康状况和体重较均匀的1日龄豁眼鹅种鹅400只,公、母各半,分为2组,其中一组200只为原种场长期选育的豁眼鹅,另一组200只为国家水禽基因库保存的豁眼鹅,测定2组鹅0~10周龄体重,以及10周龄的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江苏基因库鹅1周龄和9周龄体重显著高于辽阳原种场鹅(P<0.05),江苏基因库鹅4周龄体重极显著高于辽阳原种场鹅(P<0.01),辽阳原种场鹅2周龄和3周龄体重显著高于江苏基因库鹅(P<0.05),其他周龄2组豁眼鹅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2组豁眼鹅公、母鹅的生长趋势一致,原种场鹅从初生到第6周龄、9~10周龄的公、母鹅之间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因库鹅的初生重、1、3、5~8周龄公、母鹅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因库鹅的体尺和屠宰性能指标略高于原种场鹅(P>0.05),公鹅的体尺指标显著高于母鹅(P<0.05)。公鹅的屠宰性能指标略高于母鹅(P>0.05)。2组豁眼鹅肌肉pH值在6.00~6.10。基因库组公鹅肌肉剪切力显著高于母鹅(P<0.05)。各组鹅肌肉的系水力为72.77%~74.67%,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3.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研究不同水平无机硒对公鸡睾丸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选取80只体重接近、健康无疾病的海兰白成年公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鸡。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硒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和2 mg/kg的亚硒酸钠。H-E染色的结果表明:0.5 mg/kg组公鸡睾丸发育最好,各级生精细胞数量最多;1 mg/kg组睾丸各级生精细胞较多,但细胞间存在明显间隙,成熟精子较少;而2 mg/kg组睾丸组织结构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各级精细胞数量都较少。试验说明,日粮添加适宜浓度的硒可促进公鸡睾丸的发育,而较高的硒添加量会使睾丸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74.
测定芝麻茎点枯病菌产生的几种细胞壁降解酶种类及活性大小,为进一步探讨其与寄主的互作机制奠定基础。从不同芝麻产区采集7株茎点枯病菌,液体培养制取粗酶液,离体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病原菌分泌的半纤维素酶、木质素降解酶种类及活力大小。结果表明,7个菌株均未检测到锰过氧化物酶,但都能检测到木聚糖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说明7个菌株均能产生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降解酶,并且同一种酶不同菌株酶活力大小不同,同一菌株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都明显高于漆酶活力,其中,菌株2010003的木聚糖酶综合活力最高,菌株2010028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力均最高。  相似文献   
75.
汞(Hg)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中的全球污染物之一,土壤微生物对汞胁迫的敏感性强于动植物,可从微生物角度为蔬菜土壤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Illumina HiSeq)技术,分析对照(CK)、低浓度汞(T1)、中浓度汞(T2)和高浓度汞(T3)胁迫处理下蔬菜土壤hgcA基因数量、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T1处理增加细菌和hgcA基因数量,分别比CK、T2和T3提高了37.48%和12.01%、57.31%和19.37%、88.85%和14.82%。汞胁迫降低了真菌数量,其中T2处理降低最显著。T3处理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多样性),T1处理降低了土壤真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多样性)。土壤细菌门水平上,共获得18个类群,其中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为优势类群,且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T2和T3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绿弯菌门相对丰度均表现随汞浓度增加逐渐递减的趋势。土壤真菌门水平上,共获得9个类群,其中子囊菌门、被孢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类群,其相对丰度共占真...  相似文献   
76.
为了提高对北方温室温湿度预测的精度,采用温室内外的气象数据作为输入,以温室的温湿度分别作为输出,提出了基于PSO-LM-RBF的温室温度和湿度预测模型,并且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其中实验的输入数据为天津某温室3月份的连续实测数据。通过仿真实验得到更高的预测精度,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此模型可以用于温室温湿度的预测控制。  相似文献   
77.
在温室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采用基于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算法进行分簇时,存在簇分布不均匀及路由能量消耗过快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双簇头异构成簇算法,优化了簇头选择算法。在分好的簇中布署1个异构节点做为第一簇头,根据能量因素选择另1个簇头,2个簇头履行不同的职责,达到均摊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其中,采用单跳与多跳结合方法将第一簇头节点信息传送到汇聚节点以达到提高传输效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平衡了静态节点能耗,延长了网络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78.
基于改进Mask RCNN的复杂环境下苹果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检测是苹果采摘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为实现复杂环境下苹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对苹果的识别和定位,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改进的Mask RCNN网络对苹果进行检测研究。该方法在原始Mask RCNN网络的基础上,增加边界加权损失函数,能够使边界检测结果更为精确。训练后的模型在验证集下的AP值为92.62%。通过比较Mask RCNN与Faster RCNN、YOLO v3和传统分割算法K-means算法在不同数目,不同光照和绿色苹果情况下的检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Mask-RCNN的F1值和分割效果均高于其他算法,证明本文方法对复杂环境下的苹果有很好的检测效果,可为苹果产业中采摘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豁眼鹅是我国著名的白鹅品种,其1日龄雏鹅往往呈现黄色或淡黄色。然而,笔者在进行豁眼鹅纯系继代选育过程中,发现自由交配群体的后代中有20%雏鹅个体绒羽呈现浅褐色,且公母比例差别明显(公母比例接近1﹕3),推测豁眼鹅群体白羽性状存在伴性遗传可能。以雏鹅期浅褐色公鹅和黄色母鹅为亲本,利用杂交试验,检验雏鹅绒羽表型的情况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从而揭示鹅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为此开展鹅的羽色性状遗传规律及机制研究,以期对鹅新品种或品系的培育以及鹅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生产提供指导。【方法】 选用40只豁眼鹅公鹅和200只豁眼鹅母鹅为亲本,组建随机交配群产生豁眼鹅纯系G1代,观察G1代中1日龄雏鹅中黄色绒羽和浅褐色绒羽表型的表现和分离比例;4只浅褐色豁眼鹅公鹅和20只黄色豁眼鹅母鹅为亲本,杂交产生F1代,观察其1日龄雏鹅中黄色绒羽和浅褐色绒羽表型的表现和分离比例。【结果】 ①在豁眼鹅随机交配G1代中,浅褐色绒羽表型个体的比例为19.5%。其中,公母雏之间浅褐色个体占比差别比较大,公雏中浅褐色的比例在10%左右,而母雏有30%左右的个体呈现浅褐色。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绒羽颜色性状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如下,母雏中浅褐色个体的比例就是豁眼鹅群体中绒羽浅褐色等位基因的频率,本试验中29.8%的母雏个体是呈现浅褐色,所以该等位基因的频率约为0.3。同时,公雏中浅褐色个体比例的开方也能计算出豁眼鹅群体中浅褐色等位基因的频率,本例中,10%的公雏是浅褐色,所以该等位基因的频率约为0.3左右,同母雏计算所得基因频率比较接近。相应的,绒羽黄色等位基因频率则为0.7左右。②杂交F1中,黄羽81只,占50%;浅褐色79只,占50%。且黄羽全为公雏,浅褐色羽全是母雏。结果表明,浅褐色性状呈伴性遗传;已研究证实,银色羽(S*S)和不完全白化(S*AL)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完全白化基因AL对银色羽基因S为隐性。因此,根据杂交试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浅褐色和黄色是由一个基因座的复等位基因所决定的结果,且浅褐色对于黄色性状呈隐性遗传。【结论】 本试验通过羽色性状选配杂交和随机交配试验,分析了豁眼鹅1日龄雏鹅绒羽颜色表型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1)浅褐色绒羽性状相对黄色绒羽性状为隐性遗传;(2)豁眼鹅雏鹅绒羽浅褐色/黄色性状呈伴性遗传;(3)豁眼鹅雏鹅绒羽颜色性状主要为Z染色体银色羽基因座控制,控制该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存在变异位点与相应表型关联。  相似文献   
80.
荷花柳是河南特有植物,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较少。针对荷花柳的现有文献资料及实物考察,对荷花柳叶近轮生及花的形态进行了考证;基于河南野生资源状况调查,探索了荷花柳繁殖技术,并对其景观利用价值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