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目前我国生产上种植的花生品种油酸含量较低,一般占脂肪酸含量的40%~50%,油酸/亚油酸比值为1.2:1左右,耐贮性较差。提高油酸含量是我国花生育种的目标之一,油酸/亚油酸比值为1.6曾是我国高油酸品种攻关指标。国外对油酸高低的评价是以花生品种脂肪酸的实际油酸含量为标准,普通品种(低油酸品种)的油酸含量为36%~67%、亚油酸含量为15%~43%,高油酸品种的油酸含量为80%、亚油酸含量为2%~5%。本试验的目的是利用油酸快速测定仪器对高油酸组合F2分离情况进行测定,对高油酸的遗传规律进行验证,为花生高油酸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快速测定仪…  相似文献   
102.
花生黄化症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花生黄化症的田间症状表现,分析了花生黄化症的发生原因,并根据发病原因,提出了防治花生黄化症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3.
分析并验证大粒花生品种产量构成,为高产育种和品种评价提供有效指导.以2018—2019年河南省大粒花生区域试验为基础数据,对大粒花生进行可视化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同时利用GGE(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进行丰产稳产性评价.结果表明,出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侧枝长的变异系数最大;单株生产力、百仁质量、百果质量、单株结果数与荚果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生产力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参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性综合排名为开农99>商花27号>商花34号>豫花120号>周花7号>豫花133号>豫花9326>安花8号,与单株生产力排序基本一致.综上所述,GGE双标图能有效评价花生区域试验中的参试品种,大粒花生在育种时需侧重对单株生产力和百仁质量的选择,同时适当控制旺长.  相似文献   
104.
晒种对隔年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通过不同玉米品种隔年种子晾晒前后生活力和发芽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经过晾晒的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方面都比晾晒前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有明显的提高,为作物的生产和实践提供了一些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对四川省自解放以来大豆育种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 ,并对加入WTO后的四川省大豆育种研究的重点、方向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为开展高油酸花生品种的品质评价,推动不同品质类型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对中国165份高油酸花生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品质分类。结果表明,中国高油酸花生培育单位广泛分布于10个省份,以山东、河南和河北居多,分别占总数的36.97%、32.12%和21.82%,脂肪、蛋白质和油酸平均含量分别为52.90%、24.75%、和79.28%。相关性分析显示,油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r=-0.729 9),油酸亚油酸比值与脂肪(r=0.169 7)和蛋白质(r=0.165 4)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69%,较全面反映了品质信息。以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作二维散点图,可将资源分为高脂肪-低蛋白-高油酸品种、高脂肪-低蛋白-超高油酸品种、低脂肪-高蛋白-高油酸品种、低脂肪-高蛋白-超高油酸品种4个品质类型,为不同品质类型品种的筛选与改良、育种亲本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喷水带技术参数研究与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一种新型的微灌技术喷水带的发展趋势和优缺点,对喷水带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结合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实践,提出喷水带技术参数的相关取值范围,为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参考的意见。还对喷水带的推广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分析,为这项新技术能尽快得到推广应用和能够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为探究马尾松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性特征,以马尾松针叶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马尾松叶际细菌和叶际真菌在不同季节的测序结果。结果显示:(1)从马尾松针叶共检测到1 232个叶际细菌分类单元(OTUs)和509个叶际真菌分类单元(OTUs)。(2)叶际细菌在春季时物种丰富度最高,ACE指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物种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物种占据主导地位。在属水平上,uncultured_bacterium_o_Chloroplast在春、夏、冬季保持较高的相对丰度,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秋季相对丰度最高。叶际真菌在春季时物种丰富度最高,秋季最低。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叶际真菌群落主要的优势类群。属水平上,多臂菌属(Trichomerium)在各季节中相对丰度均保持最高。(3)LEfSe分析表明,马尾松叶际细菌在冬季时显著性差异物种最多,叶际真菌则在秋季时显著性差异物种最少。(4)叶际细菌主要参与代谢、遗传信息处理和环境信息处理以...  相似文献   
109.
为明确高油花生品种开农88、开农99夏播种植的最佳密度,设置6个不同的密度水平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密度的增加,花生的荚果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密度16.5万穴/hm2水平下,不但荚果产量最高,饱果率、百仁重、出米率、单株产量等性状也最优,能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协调生长。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中,开农88农艺性状整体较为稳定,百仁重变异系数最大(9.94%);开农99的分枝数、荚果产量、百仁重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1.36%、11.30%、10.95%。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中,开农88和开农99的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饱果率、单株产量等性状均是影响荚果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最大程度发挥开农88和开农99产量潜力,建议在河南及周边地区夏播种植密度为16.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10.
以2011-2012年全国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在16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为材料,利用基于GenStat的GGE Biplot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的丰产、稳产和区域适应性.结果表明:全国北方片花生16个试验点可分为3个类型区,在3个类型区表现最好的4个品种分别为P09-2、开农172、粮花2号和青花1号.在9个花生品种中,P09-2、开农172和粮花2号在区域试验中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且适宜种植的试验点较多.开农172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居参试品种前3位,是花生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的品种,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等相似生态区开展春播和麦套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