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138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81篇
  108篇
综合类   634篇
农作物   163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308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NK815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在2012年以京B547为母本、C1120为父本杂交育成,2017年3月12日经京津冀三地专家联合审定票决,成为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合审定的唯一一个夏播玉米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害等突出特点,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应能力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2.
两种捕食性天敌对棉虫及卵的选择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阐述了我区两种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瓢虫和草蛉对棉田害虫的选择效应,通过选择效应分析表明:在棉蚜、棉铃虫幼虫、棉铃虫卵之间,瓢虫成虫、幼虫、草蛉幼虫均对棉蚜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嗜好.在三者猎物组配中,不同的试验组合模式下存在着不同的转换效应,结果为对猎物高密度下的捕食量显著高于低密度下的捕食量,其选择性指数D>1,Manly指数显著大于1,选择程度依次为棉蚜>棉铃虫卵>棉铃虫幼虫.  相似文献   
53.
抗寒苹果新品种岳华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以寒富为母本,岳帅为父本杂交育成,1996年杂交,2012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命名为岳华。2018年3月经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认定为林木良种。2015年3月,平泉市尚泽果业公司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引入岳华品种,以山定子作基砧,GM256作矮化中间砧,采用带分枝大苗栽植,在承德平泉冷凉地区进行引种试栽鉴定和早丰栽培试验。经试验观察,该品种在试验区表现果实鲜红色、风味甜浓、芳香诱人、品质佳,是优良的抗寒苹果品种。该试验实现了大苗建园、2年见花、3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5.6kg、4年生667m^2达1100kg以上。节省建园成本3500元。稳产期667m^2经济效益达1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北方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4.
为探索荒漠草原区家庭生态牧场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措施,2014—2017年开展了对3户家庭生态牧场退化草地恢复管理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补播措施和划破加补播措施明显提高了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及草群高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不显著,补播措施地上生物量增加51.6%~58.4%,划破加补播处理地上生物量增加48.3%~48.9%;第3年,补播处理、划破加补播处理植被盖度较第1年的对照增加50.2%~70.8%,草群高度增加52.1%~69.8%;补播措施和划破加补播措施使杂草类在总生物量中的比例降低至10%左右,莎草类降低至14%左右。综合评价后,补播、划破加补播措施为当地家庭生态牧场退化草地恢复的有效管理措施;可以为荒漠草原区家庭生态牧场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5.
<正>2017年上半年,辽南地区一直没有有效降水。如鞍山市的岫岩、营口市的盖州、大连市的庄河,果树生产以苹果为主,且基本都在山区,80%的苹果园没有灌溉设施。由于持续的干旱,苹果树生长不良,果实细胞分裂数量不够,果个偏小,部分果园的幼树和弱树逐渐开始死亡。7月10-11日,辽南地区普遍降雨25~42 mm,旱情逐步解除。8月2-4日,庄河的桂云花、步云山,盖州的矿洞沟,岫岩的前营、龙潭、新甸等乡镇,遭遇几十  相似文献   
56.
为给拉面质量评价、拉面用粉标准的制定提供感官评价方法,采用走访询问、现场调查和网络交流等方式,收集拉面师傅对实验室制定的拉面制作过程感官评价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以餐饮市场常用小麦粉为样品原料,在兰州市和北京市分别开展消费者对拉面产品感官评价要素重视程度的问卷调查,分析、评估和确定了拉面制作过程和产品感官评价方法。88.89%的拉面师傅认为,所制定的拉面制作过程和感官评价方法可以概括拉面制作的整个过程,其对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依次为"和面难易程度及面团软硬程度""断条扣数及均匀性""跐面力度及黏手程度""醒发后面团色泽"="拉伸力大小";制定的拉面制作工艺可使大多数小麦粉满足加工工艺要求。消费者对产品感官评价要素的重视程度由高到低为弹性色泽硬度光滑性表观黏性;消费者完全可以区分出拉面用小麦粉的质量优劣。本研究制定的方法可用于拉面制作过程和产品感官质量的评价。在百分制评价体系中,拉面制作过程感官评价赋值分别为"和面难易程度及面团软硬程度"35分、"断条扣数及均匀性"20分、"跐面力度及黏手程度"15分、"醒发后面团色泽"15分、"拉伸力大小"15分;拉面产品消费者感官评价赋值分别为"弹性"30分、"硬度"20分、"色泽"20分、"表观性状"10分、"光滑性"10分、"黏性"5分、"食味"5分。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不同绿肥轮作还田模式对沿海滩涂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黑麦草-田菁(LS)、蚕豆-田菁(VS)2种轮作模式下绿肥还田生物量、养分(碳、氮、磷、钾)累积量以及土壤pH、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水溶性盐总量的变化,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S轮作模式下的还田生物量整体高于VS轮作模式。LS轮作模式下5季绿肥的碳、氮、磷、钾养分累积总量较VS轮作模式下分别增加27.80%、9.80%、33.60%和27.10%。2种轮作模式下,1~5季绿肥翻压还田后,土壤pH值为8.02~8.26,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较种植前增加17.70%~99.60%、6.90%~100.00%、53.60%~158.00%和1.39%~71.26%,且整体以LS轮作模式下较高。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在第1~3季逐渐降至1.00 g/kg以下,第4~5季又呈缓慢上升趋势。综上,不同绿肥轮作模式下绿肥还田可明显改善滩涂土壤养分和盐分状况,且LS轮作模式优于VS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58.
一、人工授粉人 人工授粉宜在大樱桃盛花初期开始,连续授粉2~3次。可用毛笔或橡皮头蘸取花粉,点授到花朵柱头上,进行点授;也可用授粉器授粉。人工点授,以开花的第1~2天效果最好。授粉器分2种,一种球式授粉器,即在木棒或竹竿顶端绑直径5—6厘米泡沫塑料球或洁净纱布。接触不同花朵,即可达到授粉目的。  相似文献   
59.
南京大豆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及毒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05、2006年夏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农场试验田发生的大豆根腐病,采用特异性PCR检测到发病组织中有大豆疫霉,经室内诱捕和分离,从发病田块的土壤和发病植株上共分离到4个大豆疫霉菌株PNJ1、PNJ2、PNJ3和PNJ4.用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14个鉴别寄主测定这4个大豆疫霉菌株的毒力公式,PNJ1和PNJ2为1d,2,3b,3c,4,6,7;PNJ3为1a,1b,1c,1d,1k,2,3b,3c,5,7;PNJ4为1a,1b,1c,1d,1k,2,3b,3c,4,6,与国际上已经报道的大豆疫霉菌株的毒力公式不同,为新的生理小种.该研究可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采用300 Hz脉冲波断续音在实验室水槽中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幼鱼进行音响驯化试验。结果表明:在驯化第15天开始聚集时间减小到2 s,之后到20 d均无大变化;聚集时间从第5天开始整体呈递减趋势,驯化第16天,聚集时间达到最短(16 s);聚集率则逐日增加,驯化第18天,聚集率达到最高,为91%,平均聚集率为83.9%;音响驯化结束10 d后再次放声,许氏平鲉开始聚集时间为3 s,聚集时间为44 s,聚集率为86.3%。由此可见,300 Hz脉冲波断续音对许氏平鲉有明显的驯化作用;许氏平鲉对驯化声音记忆力超过10 d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