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大豆籽粒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是产量构成因子之一,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是大豆的品质指标,因此对大豆籽粒干物质及品质性状积累规律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利用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从物质运输和物质转化角度对不同节位籽粒干物质、脂肪、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干物质动态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无基因型差异;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是源库流互作的过程,由于库竞争的存在,致使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节位差异;(2)脂肪含量的增加呈先快后慢、最后趋于缓慢的S型曲线,蛋白质的积累大致呈W型曲线变化,二者积累关键期在生殖后期;(3)脂肪和蛋白质积累在生殖后期呈显著负相关,从能量角度分析二者存在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探究黑龙江省东部垦区主栽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的演化趋势,选用了1980~2004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12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其农艺性状的差异,并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高产型品种的产量增幅最大,近期比中期增产17.2%,比早期增产23%;高蛋白品种次之,增产7.2%.高产、高蛋白品种近期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比中期均有显著增加,同时高产品种的单株粒重也有显著增加;在高油品种中只有单株荚数近期比中期有显著增加.近期育成的大豆品种的株高比中期降低,主茎节数显著增加.高油型品种近期比早期脂肪含量显著提高0.82%,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1%;高蛋白品种近期比中期脂肪含量显著降低0.71%.从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改良潜力看,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改良潜力较大,而株高、百粒重、蛋白质、脂肪的改良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吉林省2003—2022年育成的大豆品种(系)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选取2003—2022年育成的299份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覆盖大豆基因组的SNP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3 240个SNP标记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出A/A、A/G、A/T等16种基因型,分子标记多态信息量(PIC)范围为0.009 9~0.556 1,平均值0.318 4;使用Powermarker vision 3.25软件,得到样本群体等位基因频率为0.688 3、平均PIC为0.318 5。2)参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在44.86%~95.46%,平均为63.40%;其中,遗传相似系数在60%~70%的材料最多,样本数为170份,占参试材料的56.86%。3)根据遗传距离将参试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Ⅰ、Ⅱ、Ⅲ、Ⅳ类群分别含有8、3、115、173份品种(系);来源于同一育种单位的品种(系)一般划分到同一类群。4)进一步利用STRUCTURE进行遗传结构预测,结果显示K=4,表明参试的299份品种(系)可被划分成4组独立的遗传结构类群;第1、2、3、4遗传结构类群分别含有24、18、105、152份品种(系),第1遗传结构类群含祖先遗传物质最多,第2、3、4遗传结构类群中外引遗传物质占比逐渐增多,第4遗传结构类群中外引遗传物质占比为46.80%。综上,参试大豆品种群体总的遗传背景相对狭窄,但随着外引遗传物质的引入,第4遗传结构类群(152份)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北豆30是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农科所选育出的大豆新品种,原代号“钢9777—8”,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09),属抗灰斑病品种,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6.
对乌鲁木齐地区不同类型温室进行了结构、材料、室内外温度及光照强度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当地的节能日光温室优化设计方案,并建成一批节能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17.
群体分布与大豆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大豆(Clycine max)群体分布与其生长农艺性状的关系,为构建合理的群体分布提供理论依据。2009年以合丰45、红丰11为材料,设计6个不同的群体分布进行田间试验,采用LSD法比较分析群体分布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计算了单位面积茎数的补偿效应,分析了产量变化趋势及其与农艺性状和群体分布的关系,并对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群体分布显著影响农艺性状,株距较行距对农艺性状的影响更显著,无品种株型差异。2)株距减小产生的单位面积茎数补偿效应值随行距增大呈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行距增大产生的2组单位面积茎数补偿效应值随株距增大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单位面积茎数补偿效应值存在株型差异。3)群体分布显著影响产量,获得产量极值的群体分布存在品种差异;产量与茎粗、行距显著正相关。4)本研究分析得到2个主成分生长性状因子、产量性状因子,其中,生长性状因子具有较强的品种特异性,群体分布对2因子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2006年8月5日四川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第一届“川龙”杯职工安全知识竞赛在新都区龙桥镇成人教育学校举行。公司总经理张兴参加了开幕式,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公司各部门、分厂、分支机构共组成了25支参赛队伍。知识竞赛内容涉及到安全生产知识、健康知识、生活常识等各方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近期审定大豆品种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0份黑龙江省近期审定的大豆品种的17个生物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根据遗传距离将大豆品种分为5个类群,有的类群品种性状遗传分歧与地理分布呈平行关系,有的品种所属类群与地理差异并不一致,说明黑龙江大豆品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分歧的多向性。主成分分析选出了产量、熟期、分枝、荚数、粒重等5个综合性状因子对品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六月酷暑,骄阳似火,成都市新都龙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全员联谊活动在这辣劲十足的季节举办。平日只闻机器声的厂区,6月26日这天人声鼎沸,笑语喧腾,呐喊声、助威声、欢呼声响彻云天,为酷热的暑天增添一道风景,让所有的“川龙人”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