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获得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大型真菌菌株,并研究其产酶能力。【方法】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18种野生大型真菌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初筛,以测定酶活性进行复筛,综合考虑水解圈、水解圈和菌落直径的比值(HC值)、滤纸酶活力(FPA)、内切葡聚糖酶(CX酶)活力、外切葡聚糖酶(C1酶)活力,对试验真菌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朱红栓菌、彩绒革盖菌、厚贝隐皮孔菌、金耳等4种具有较强产酶能力的大型真菌,测定了它们在不同的培养时间、酶解pH、酶解温度下的FPA和CX酶活力。试验结果表明,4种真菌经发酵培养7天后FPA达到峰值,其Cx酶活力则在第8天达到最高,在pH4.0~5.2时FPA和Cx酶活力较高,在55℃左右时FPA均呈现峰值,Cx酶活力在30~60℃下均保持较高活力。【结论】大型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其FPA和CX酶活力相关性不大,不同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具有不同的特性。野生大型真菌是研究和开发纤维素酶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2.
湖北省油菜钾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通过22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钾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21个试验施钾比不施钾对照增收油菜籽70~1 091kg/hm2,平均增产337kg/hm2,增产幅度在2.5%~68.6%之间,平均增产率为18.6%;纯利润平均为871元/hm2,产投比平均达3.91;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4.8kg/kg K2O和4.2kg/kg K2O。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钾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82.7kg K2O/hm2,推荐幅度为0~150.2kg K2O/hm2。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油菜钾肥最佳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789 6**,n(20),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钾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366.28-62.646Ln(x)求得。  相似文献   
33.
61472;     
通过22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钾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21个试验施钾比不施钾对照增收油菜籽70~1091kg/hm2,平均增产337kg/hm2,增产幅度在2.5%~68.6%之间,平均增产率为18.6%;纯利润平均为871元/hm2,产投比平均达3.91;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4.8kg/kg K2O和4.2kg/kg K2O。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钾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82.7kg K2O/hm2,推荐幅度为0~150.2kg K2O/hm2。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油菜钾肥最佳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7896**,n﹦20),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钾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366.28﹣62.646Ln(x)求得。  相似文献   
34.
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热岛效应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分析热红外波段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基础上,利用湘潭市2013年6月13日的landsat8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形成亮温等级分区图,在此基础上分析湘潭市热岛分布特征、热岛现象的成因、缓解城市热岛的对策,探讨landsat8数据在城市热岛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江汉平原小麦常年种植面积约40万hm2,是湖北小麦主产区。为了解江汉平原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于2017-2019年采用入户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以湖北省天门市为代表的172个农户小麦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小麦生产情况、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农机投入及生产效益,分析影响江汉平原小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小麦平均产量为4762kg/hm2,小麦种植成本为5776元/hm2,其中机械作业费>肥料费用>种子费用>人工费用>农药费用,年均生产效益为3215元/hm2;与稻茬小麦相比,旱茬小麦单产高、种植成本低、生产效益高;不同年际间小麦生产由于气候条件及播种质量的影响差异明显,2018-2019年度小麦产量及生产效益显著高于2016-2017和2017-2018年度。提高江汉平原小麦产量和生产效益,可从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和抗灾应变技术以及优化小麦品种布局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36.
旨在探明水稻秸秆生物炭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江汉平原稻茬麦养分吸收、土壤养分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选择江汉平原典型潮土稻麦轮作区,以基施化肥但不施生物炭处理为对照,设置小麦播种前基施、返青拔节期追施以及两个时期同施不同剂量的生物炭等处理,采用比色法和火焰光度计法测定了不同处理小麦籽粒、植株茎叶和土壤的氮、磷、钾含量,并比较了籽粒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促进了小麦籽粒和植株茎叶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增加了地上部分氮、磷、钾养分吸收总积累量,且以基施及追施13500 kg/hm2生物炭处理最高,较对照处理籽粒总氮、磷、钾分别提高了20.3%、17.8%和12.4%,茎叶总氮、磷、钾分别提高了11.9%、34.5%和13.9%,氮、磷、钾总积累量显著增加18.2%、24.0%、13.7%(P<0.05);施用生物炭后土壤pH升高、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增加,小麦株高增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大。施用水稻秸秆生物炭对于改善土壤和提高小麦产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7.
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湖北省水资源脆弱性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制约湖北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对策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8.
智能终端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先竹  胡正梅  何迅  宋家咏  邹娟  徐东波  吴润  王巍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933-1934,1938
为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提出建立智能终端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合作社的先进性分析及合作社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的探讨,指出建立智能终端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将带动整个配方肥产业的发展,实现配方肥个性化服务向更高层次跨越。  相似文献   
39.
随着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推进,其转化模式必须不断创新。文章论述了重大科技成果的概念、特征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多维互动激励创新模式,结合实例提出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多维互动激励创新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
在"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下,针对"微生物学"综合性设计实验教学,提出教师引导、学生主讲、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教育资源与实验课堂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课前充分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和设计实验方案,精心组织课中讨论和实验过程,优化实验评价体系。该教学模式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提升了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