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283篇
农学   193篇
基础科学   165篇
  189篇
综合类   1542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634篇
园艺   384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销信息、生产管理、生产技术、产业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当前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蔬菜产销信息薄弱、连作障碍严重、规模经营不善、机械化程度不高、设施栽培效能低下、社会化服务滞后等,提出了促进蔬菜生产健康发展的7个对策:准确预警,建立有效调控机制;注重实效,改革产业经营模式;量化考核,优化用工管理方式;因地制宜,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减施药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有的放矢,破解重大技术难题;加大投入,夯实蔬菜产业基础等。  相似文献   
82.
为进一步明确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柑橘无性繁殖后代中的遗传稳定性及目标性状表现,本研究以转双价抗菌肽基因(ShivaA-cecropinB)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无性繁殖后代植株为材料,通过PCR扩增,Southern杂交和实时定量PCR检测,以及温室抗病性评价分析等,对抗菌肽ShivaA基因在转基因柑橘后代株系中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抗菌肽Shiva A基因在转基因及其无性后代中能够稳定整合与表达.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ShivaA基因在无性繁殖后代基因组中为1个拷贝,而在T0代中为2个拷贝,由此推测T0代植株为混合嵌合体.定量PCR分析表明,ShivaA基因在To代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其无性繁殖后代.本研究中外源基因的表达与拷贝数的多少成负相关.研究结果为开展转基因柑橘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材料,积累了有效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3.
运用趋势分析法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福建省2000-2010年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分析,探究福建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福建省植被覆盖度以每年0.003 15的速率增加,但在2005年存在一个明显的波动下降,植被在7月,8月,9月份盖度最大.(2)根据我国植被覆盖度分类标准,福建省以高植被覆盖度为主,2000-2010年低、中植被覆盖度向高植被覆盖度转化15.84%.(3)各市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显著,其中莆田市、宁德市、漳州市变化最为明显.通过各区域的趋势百分比可知,福建省各市区植被覆盖度以增加为主,各市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百分比为:宁德市>漳州市>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厦门市>龙岩市>南平市>三明市.(4)不同植被类型区植被盖度在年际变化尺度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各植被类型盖度均值介于0.596~0.799,此外植被覆盖度的增加量顺序依次为:湿地>草地>农作物>非植被>阔叶林=针叶林.  相似文献   
84.
针对当前无人机水稻撒播难以成行成穴、落种易受旋翼风场干扰和播种均匀性不佳等问题,该研究结合点射式水稻播种装置和飞行控制器设计了一套播种控制系统,开发了配套的地面站功能,并制作了样机。控制系统基于PID算法实现排种器步进电机的转速闭环控制,通过标定模型对振动电机激振力和摩擦轮电机转速进行控制,并根据状态机设计播种控制程序。以3倍丸粒化稻种为对象,从播种量准确性、播种成行性和播种均匀性3个方面对样机的播种性能进行验证并优选合适的播种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模拟飞行的播种量准确性测试中,样机以1.0~2.5 m/s的作业速度进行播种时,播种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4%,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调节能力。实地飞播测试中,样机以1.0和1.5 m的高度播种时,种子分布在12 cm种行宽度内的平均概率超过80%,成行性较好。考虑安全因素,优选1.5 m为样机的适宜作业高度。在作业高度为1.5 m,3倍丸粒化稻种的播种量为90~150 kg/hm2(对应裸种的播种量22.5~37.5 kg/hm2),作业速度为0.5~2.0 m/s时,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0.51%~35.52%。进一步分析发现,适当提升作业速度可提高播种均匀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47%和4.12%,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为22.17%和21.82%,种子破损率分别为0.34%和0.18%,满足相关标准的水稻飞播精度控制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无人机水稻直播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自然环境下葡萄采摘机器人采摘点的自动定位   总被引:1,自引:15,他引:1  
针对葡萄果梗颜色复杂多变、轮廓不规则等影响因素使得采摘机器人难以准确对采摘点进行定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聚类图像分割和点线最小距离约束的采摘点定位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葡萄图像的颜色空间,提取最能突显夏黑葡萄的HSI色彩空间分量H,运用改进的人工蜂群优化模糊聚类方法对葡萄果图像进行分割;然后对分割图像进行形态学去噪处理,提取最大连通区域,计算该区域质心、轮廓极值点、外接矩形;再根据质心坐标与葡萄簇边缘信息确定采摘点的感兴趣区域,在区域内进行累计概率霍夫直线检测,求解所有检测得出的直线到质心之间的距离,最后选取点线距离最小的直线作为采摘点所在线,并取线段中点坐标作为采摘点。以从晴天顺光、晴天遮阴、阴天光照下采集的300幅夏黑葡萄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采摘点定位准确率达88.33%,平均定位时间为0.3467 s,可满足采摘机器人对采摘点的定位需求,为葡萄采摘机器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采摘点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86.
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原因,黑土层在逐年减少,黑土区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近年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等工程相继实施,黑土区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对目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以及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同时指出:技术是基础,政策是保障,管理是根本,为东北黑土区进一步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温室有机土栽培番茄营养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腐熟玉米秸、麦秸、菇渣或锯末等农产废弃物及有机肥为有机化栽培的有机原料,添加土壤后配成有机土进行了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了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下番茄对氮磷钾的单株吸收量、养分利用率以及养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不同。全生育期N∶P2O5∶K2O=1∶0.194~0.375∶0.903~1.412。根据番茄产量计算出每生产100kg番茄果实的养分需要量为:N136.7~201.4g,P2O539.9~60.0g,K2O156.7~235.7g。综合不同有机土配比对番茄养分利用率、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大粪干+玉米秸+锯沫或菇渣(1∶2∶1)的配方较好。  相似文献   
88.
采用新城疫病毒样颗粒载体平台和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禽流感H9N2株HA、禽4型腺病毒Fiber2嵌合至新城疫病毒样颗粒载体表面进而构建“新流腺”三联嵌合型病毒样颗粒(ND-AI-FAdV4 cVLPs)。PCR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rBV-cFiber2;透射电镜结果显示,ND-AI-FAdV4 cVLPs直径约为100 nm、含有囊膜的空心蛋白颗粒;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嵌合型病毒样颗粒各组分蛋白均正确表达。本试验为新城疫、禽流感和禽腺病毒病的安全、高效病毒样颗粒新型疫苗候选株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704A和8214A为试材,取无菌苗真叶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IAA,6-BA和GA3对不定芽的诱导和伸长作用,结果表明:MS+6-BA5.0 mg/L +IAA1.0 mg/L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MB+IAA1.0 mg/ L +6-BA3.0 mg/L + GA32.0 mg/L +AgNO310.0 mg/L有利于芽的伸长。将2.0 cm以上的芽转入生根培养基诱导不定根发现:1/2Ms+IAA0.3~0.5 mg/L有利于不定根的诱导。  相似文献   
90.
基于双次Otsu算法的野外荔枝多类色彩目标快速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野外环境下多类目标识别速度偏慢,导致机器人视觉定位精度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难题,以野外环境下成熟荔枝的多类色彩目标识别为例,提出了一种双次Otsu分割算法对多类色彩目标进行识别。首先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改进了传统的Otsu算式;然后对目标色彩图像的背景、果梗、果实分别用改进的Otsu算法进行粗分割和细分割。最后通过与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Otsu和K-means结合算法、Otsu和FCM结合算法这4种算法进行对比,双次Otsu算法从分割质量及其正确分割率、运行时间、稳定性3方面都优于其他4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双次Otsu算法对色彩目标的成熟荔枝识别的时间少于0.2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