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基于Agent技术虚拟植物模型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简述了Agent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概况,并从基于Agent技术来解决农业系统问题的角度出发,针对农业系统复杂,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点,以及目前虚拟植物模型构建方法可能带来的非结构化问题,提出了利用Agent技术构建虚拟植物模型的观点,给出了Agent植物体的结构模型,阐述了Agent技术在虚拟植物模型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及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2.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个体猪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猪脸识别作为猪只个体识别方法之一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探索非接触式的猪只个体精准识别,该研究通过深度学习模型DenseNet融合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建立改进的DenseNet-CBAM模型对猪脸进行识别。将DenseNet121模型进行精简,然后将CBAM注意力模块嵌入到精简的DenseNet121分类网络之前,以加强对关键特征的提取,实现猪脸图像的分类。以随机采集的1 195张猪脸图像作为数据集对本文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DenseNet-CBAM模型对个体猪脸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9.25%,模型参数量仅为DenseNet121的1/10;与ResNet50、GoogLetNet和MobileNet模型相比,DenseNet-CBAM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18、3.60和23.94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智能化养殖过程非接触式个体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简要论述了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向学科专业化整合的方式和对网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以及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整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菌固态发酵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白地霉3个菌种对菜籽饼进行固态发酵,优化了发酵条件,并结合中试发酵考察发酵后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混菌固态发酵菜籽饼最佳的发酵条件为,3种菌同时添加,接种比例为黑曲霉︰白地霉︰枯草芽孢杆菌=1∶1∶3,接种量为16%,料水比=1∶1,发酵4 d;2)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小肽、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线性增加,硫苷等抗营养因子含量呈线性减少;3)中试发酵中菜籽饼发酵后形态结构改变,蛋白质分子质量变小,其中小肽含量提高了385.19%,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300.00%,硫苷含量降幅达到93.53%,唑烷硫酮全部被降解。总之,通过混菌固态发酵能够有效消除硫苷等抗营养因子,改善菜籽饼蛋白质品质,发酵条件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5.
基于L-M优化算法的猪舍氨气浓度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模化养殖中,猪舍环境直接影响猪健康水平及生产能力。针对猪舍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氨气浓度)进行数据采集,选取具有代表性30 d数据,建立基于L-M优化算法的3-7-1三层结构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猪舍环氨气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经过90步达到目标误差,网络收敛速度快,效率高,预测值与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72%,与线性预测方法相比较可提高猪舍氨气浓度预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为猪舍环境预警及控制提供支持,也为其他行业预测模型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添加果胶寡糖对轮状病毒攻毒断奶仔猪回肠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8头健康的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即果胶寡糖处理(饲粮添加200 mg/kg果胶寡糖或不添加)和轮状病毒攻毒(灌服轮状病毒或无菌培养液),轮状病毒攻毒于试验第15天早上进行。试验期18 d。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攻毒提高了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和回肠黏膜中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4(NSP4)的阳性率,显著降低了回肠黏膜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显著降低了回肠黏膜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黏蛋白(mucin) 1和mucin2的表达(P0.05),显著提高了回肠黏膜中丙二醛的含量和回肠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并显著降低了回肠黏膜中总抗氧化能力和回肠食糜中乳酸杆菌和总菌的数量(P0.05);而饲粮添加果胶寡糖降低了轮状病毒攻毒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和回肠黏膜中轮状病毒NSP4的阳性率,并显著缓解了轮状病毒对断奶仔猪回肠形态结构、回肠黏膜中occludin、mucin1和mucin2的表达和抗氧化能力以及回肠食糜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果胶寡糖可以预防轮状病毒诱导发生的腹泻,而这一作用与其可改善回肠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7.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原酸(CA)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肠道黏膜形态与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初始体重相近[(9.45±0.20)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基础饲粮;2)CA250组,基础饲粮+250 mg/kg CA;3)CA500组,基础饲粮+500 mg/kg CA;4)CA1000组,基础饲粮+1 000 mg/kg CA。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1)各组间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无显著差异(P0.05),CA1000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各组间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CA1000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较对照组和CA250组显著升高(P0.05)。3)CA1000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1000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及V/C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组十二指肠蔗糖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麦芽糖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空肠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空肠麦芽糖酶活性较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回肠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CA1000组回肠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各组间十二指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空肠SGLT1基因相对表达量也无显著差异(P0.05),CA1000组空肠GLUT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回肠SG LT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且CA100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组间回肠GLUT2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断奶仔猪饲粮中CA的适宜添加量为1 000 mg/kg,添加该剂量CA能显著降低仔猪F/G,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小肠形态与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壳寡糖(COS)对正常饲养和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空肠养分消化和转运能力的影响。选择24日龄、平均体重(7.34±0.09)kg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24头,按照2×2双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COS组、敌草快(diquat)组和COS+diquat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试验期28 d。饲粮COS添加量为50 mg/kg,饲喂贯穿试验全程,于试验第22天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10 mg/kg BW diquat,不注射diquat试验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试验第18~21天采用内源指示剂法进行消化试验,第22天早上试验猪空腹前腔静脉采血后再进行diquat处理,第29天早上试验猪前腔静脉采血后屠宰取空肠黏膜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注射diquat前,饲粮添加COS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降低料重比(F/G)的趋势(P=0.09);显著升高仔猪对饲粮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能量、粗灰分、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升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2)注射diquat极显著降低仔猪的ADG和ADFI(P0.01),极显著升高F/G(P0.01);饲粮添加COS显著抑制因注射diquat导致的ADG的下降(P0.05)。3)注射diquat极显著降低仔猪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1),显著降低空肠黏膜乳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的活性和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钠/葡萄糖转运载体1(SGLT1)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COS显著升高氧化应激仔猪的血浆SOD活性和T-AOC(P0.05),显著缓解空肠黏膜二糖酶活性的降低及GLUT2和SGLT1 mRNA表达量的下调(P0.05)。由此可见,正常饲养条件下,饲粮添加50 mg/kg COS可显著改善仔猪对饲粮的养分消化率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降低F/G的趋势;氧化应激条件下,COS可通过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缓解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提高应激仔猪的空肠养分消化和转运能力,缓解氧化应激导致的增重下降。  相似文献   
109.
该地区直播稻由2004年的零星种植,现已猛增至水稻总面积的80%,由于直播稻种植是农户的自发行为,诸多问题协调不够,如布局不统一、种植管理粗放、缺乏统一技术规范、产量不很理想等,总的趋势有待提高,应改粗放种植管理为精细种植管理。  相似文献   
110.
本研究包括2个试验,试验1旨在评定大豆磷脂油的有效能值;试验2旨在研究大豆磷脂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脂质代谢及直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1(代谢试验):选用16头平均体重(27.54±1.20)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4%大豆磷脂油替换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d,正试期4 d。试验2(饲养试验):选用54头23日龄断奶、初始体重(6.50±0.48)kg"杜×长×大"仔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含2%大豆油,对照组)、1.0%磷脂油饲粮(大豆磷脂油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50%大豆油,即含1.0%大豆油+1.0%磷脂油)和1.5%磷脂油饲粮(大豆磷脂油等能替代基础饲粮中50%大豆油,即含1.0%大豆油+1.5%磷脂油),试验期35 d。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磷脂油的表观消化能为31.32 MJ/kg,表观代谢能为30.07 MJ/kg。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第15~35天,1.0%、1.5%磷脂油饲粮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别提高了6.23%和3.13%(P0.05),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了6.66%和5.28%(P0.05);第1~35天,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ADFI和ADG分别提高了5.34%和5.64%(P0.05)。2)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分别降低了5.81%和13.41%(P0.05)。3)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血清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0.91%和12.80%(P0.05);1.5%磷脂油饲粮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了7.27%、5.33%和10.53%(P0.05)。4)第15天,1.0%和1.5%磷脂油饲粮组仔猪直肠粪便大肠杆菌数量分别降低了4.88%和4.12%(P0.05);第36天,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直肠粪便大肠杆菌数量降低了4.88%(P0.05)。综上可见,大豆磷脂油的表观消化能为31.32 MJ/kg,表观代谢能为30.07 MJ/kg;饲粮添加1.0%大豆磷脂油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大豆油,可一定程度提高仔猪ADFI和ADG,降低腹泻率和直肠粪便大肠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