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在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余姚(平原)、临海(丘陵)、龙泉(山区盆地)和景宁(山区梯田)进行单季稻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实践。减肥主要包括减少总施氮量、氮肥后移、增施钾肥和优化氮磷钾比例。以浙粳 88、甬优18、甬优1540和中浙优2838为材料,比较减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肥可以明显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稻飞虱密度、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稻曲病和纹枯病病株率分别平均减轻64.79%、30.57%、14.76%和64.82%。余姚、临海和龙泉3地在平均减施氮肥19.31%和减施磷肥31.80%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平均增加5.88%,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分别提高50.26%、28.93%和44.29%。在景宁的山区梯田稻田减肥略有减产,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降低2.62%;但当增苗20%时增产16.6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8.05%。试验证明,稻田减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和降低主要病虫发生,同时还能增产。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的各个稻区都较适应,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03.
Wolbachia是广泛分布在节肢动物生殖组织中的细胞质遗传细菌,在寄生蜂中可以通过诱导胞质不亲和、孤雌生殖、雄性雌性化和杀雄等多种方式调节寄主的生殖。本文在综述了寄生蜂体内共生菌Wolbachia的类群和分化、传播方式及其对寄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温度通过对Wolbachia的作用而影响寄生蜂的表现等基础上,讨论了如何利用寄生蜂体内Wolbachia提高寄生蜂自然控制害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4.
新型微生物杀虫剂-Spinosad(多杀菌素)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多杀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由于其兼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农药的速效性,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文章主要从多杀菌素对靶标昆虫的杀虫活性和对非靶标昆虫的毒性,多杀菌素的残留评价及分析检测方法,多杀菌素对昆虫的毒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多杀菌素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对 1986~ 2 0 0 0年国家和浙江省育种攻关协作组提供的 332 8份水稻新品种(系 )进行了抗褐飞虱特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 ,国家育种攻关组提供的新品种 (系 )的抗性品种鉴出率以“七五”期间的 17.2 5 %为最高 ,“八五”和“九五”期间的鉴出率虽有下降 ,但均在 11%~ 13%之间。浙江省育种攻关组提供的品种 (系 )的抗性鉴出率以“八五”期间的 18.96 %为最高 ,“七五”为 11.5 4 % ,而“九五”期间的鉴出率显著比国家育种攻关组的低 ,仅为 5 .5 1%。分析了不同时期水稻品种抗性鉴出率差异的原因 ,同时提出了提高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抗性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6.
雷公藤次碱和吉碱是雷公藤生物碱杀虫剂的主要活性成分.试验采用高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生物碱乳油中的雷公藤次碱和雷公藤吉碱进行了分析测定,色谱条件为Microsorb-100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和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进行洗脱1~8 min时从30∶70到100∶0,最后保持乙腈洗脱2 min,进样量10 μl,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 ℃.方法的线性相关性为0.9996~0.9998;二种生物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99.8%,RSD分别为0.86%,0.54%.  相似文献   
107.
由于农业集约化生产引起的非作物生境减少和农业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减弱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害虫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显花植物可以为害虫天敌提供食物来源和庇护场所,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本文综述了显花植物对天敌种群的促进作用及其在果园、蔬菜和粮食作物等害虫防治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同时对进一步利用显花植物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水稻害虫及其天敌在生境间迁移的监测方法和原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实例的剖析研究,较全面地探讨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害虫及其天敌在生境间迁移的监测方法和有关原理。具体分析了不同采集、诱集和标记方法在稻田节肢动物迁移活动研究中的适用性、优点和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香根草能有效诱集水稻螟虫产卵,且孵化的幼虫取食香根草一定时间后死亡,可用于水稻螟虫的田间防控。但田间防治往往是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为了研究取食香根草后的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度,【方法】利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氟虫胺、氰氟虫腙、阿维菌素、毒死蜱8种常用杀虫剂对水稻大螟和二化螟的毒力作用,以及取食香根草后螟虫对这些药剂的敏感度变化。【结果】8种杀虫剂(氰氟虫腙,甲氨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茚虫威,毒死蜱)对大螟的LC50依次为1.04,1.40,2.67,3.48,7.59,13.03,16.57,23.28 mg/L;对二化螟的LC50依次为1.94,2.07,4.20,8.93,9.72,17.63,9.51,64.68mg/L。与取食水稻的螟虫比较,香根草饲喂3d后,大螟幼虫对8种药剂的敏感性均有所提高,致死率提高13.3~22.2个百分点,其中,对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氟虫胺、氰氟虫腙、毒死蜱的敏感度显著提高;而香根草饲喂后的二化螟幼虫对所有测定药剂敏感度均显著提高,致死率提高26.7~33.3个百分点。二化螟幼虫对所有测定药剂敏感度升高更为明显。【结论】初步明确了水稻螟虫取食香根草后对杀虫剂的敏感度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0.
以单季稻品种甬优1540为材料,以龙泉当地传统施肥习惯为对照,研究了控肥技术对水稻产量、病虫害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控肥策略具体包括减施氮肥、氮肥后移及氮磷钾协调使用。结果表明,控肥区氮肥和磷肥比对照区分别减施29.0%和25.0%,钾肥增施42.9%;控肥区比对照区有效穗减少,但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控肥区比对照区增产2.5%;控肥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显著比对照区减轻,少施杀虫剂3次。控肥试验减少了药、肥及其他成本,增加了水稻产值,合计增收2 925元·hm-2。应用控肥技术有效地减少水稻氮、磷肥的施用量,降低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增产增值的同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