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41.
B型烟粉虱在不同类型棉花上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类型棉花(彩棉、Bt棉和低酚棉)对B型烟粉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在低酚棉上的成虫数量和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分别占总虫数的46.1%和总卵量的47.7%。彩棉上的虫量和产卵量最少,分别为23.4%和23.1%。B型烟粉虱在不同类型棉花上的适生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低酚棉上若虫历期最短,存活率最高,而在Bt棉和彩棉上的若虫历期较长,存活率较低,生态适应性较低。B型烟粉虱在低酚棉上的成虫寿命最长,雌成虫在低酚棉和Bt棉上的产卵量显著高于在彩棉上的产卵量。  相似文献   
42.
温度对B型烟粉虱存活率和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2℃、25℃、28℃、31℃和34℃不同恒温,光照均为14 L∶10 D,湿度控制在70%左右,研究了B型烟粉虱在一品红变种中国红(千禧Euphorbia pulcherrima var.millenium)上的存活率及其成虫保护酶系SOD、POD、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各温度下B型烟粉虱各龄期的存活率和3种保护酶的活力差异都不明显,22~34℃B型烟粉虱的的存活率和保护酶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43.
香根草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香根草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gsporium)和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这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室内抑菌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部分萃取物对上述5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1.844和3.470 mg·mL-1。室外盆栽试验结果显示石油醚萃取物在浓度为0.025 g·mL-1时对水稻纹枯病菌保护防治效果达到66.70%,治疗防治效果为14.16%。该研究为植物病害防治和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二十六种杀虫剂对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9年初,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中国云南地区并迅速扩散。为筛选杀虫效果较好的药剂,室内测定了26种商品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3龄和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除6%鱼藤酮微乳剂、0.5%藜芦碱乳油外,其他药剂对初孵幼虫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上。与初孵幼虫相比,大部分药剂对3龄幼虫的毒力有所下降,包括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等在内的11种药剂对3龄幼虫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下。选取18种对3龄幼虫效果相对较好的药剂测定其对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除30%噻嗪·毒死蜱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56%阿维·炔螨特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外,其他12种药剂对5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70%,包括6%甲维·虫螨腈乳油、44%氯氰·丙溴磷乳油、25%丙溴·灭多威乳油、15%茚虫威悬浮剂、30亿PIB·mL-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5%毒死蜱乳油、34%乙基·甲氧虫悬浮剂、5%虱螨脲乳油、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1%苦皮藤素乳油。  相似文献   
45.
耐饥性试验表明,在14℃~32℃恒温下,尖钩宽黾蝽越冬代成虫的耐饥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越来越短。14℃时耐饥时间最长,可达29.58~32.10d;32℃时最短,为7.84~9.46d。无翅型成虫的耐饥时间长于有翅型成虫。在14℃~32℃时,不同密度间的耐饥力依次是:单有翅型成虫在产卵量方面差异不明显。14℃时的卵历期为20.67d,显著长于20℃、26℃和32℃时的卵历期,但产卵量则低于后3个温度  相似文献   
46.
比较研究了当年采自田间的褐飞虱种群与上一年虫源在室内越冬繁殖种群对不同抗虫品种的致害性差异。结果表明室内越冬种群和田间种群对水稻苗期的致害性相同,均表现为明显的生物型2特性。高龄若虫对不同抗性品种TN1、IR26和ASD7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但均以ASD7的最低。室内种群在3个品种上的若虫历期均比田间种群短2~3d,但同一种群在不同品种之间的若虫期存活率和历期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7.
‘余茭4号,是从‘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中筛选出来的新品种,其特征表现:1)株型高大,分蘖能力和‘浙茭2号’接近;2)秋茭单个壳茭重达163.8 g,肉茭重113.0 g,长24.0 cm,粗4.0 cm,产量1 194.7 kg·667m-2,较‘浙茭2号’增产42.14%,产茭时间为11月4日至12月9日,较‘浙茭2号’推迟22 d;3)夏茭单个壳茭重120.3 g,肉茭重73.7 g,长16.5 cm,粗3.5 cm,产量3 093.0 kg· 667m-2,较‘浙茭2号’增产20.40%,产茭时间与‘浙茭2号’相近;4)肉质茎个体大,商品性好,营养水平高.  相似文献   
48.
农场芋艿田的蜘蛛隶属12科,25种蜘蛛,以肖蛸科、狼蛛科、球腹蛛科、皿蛛科、微蛛科的蜘蛛为常见种类;农民芋艿田的蜘蛛隶属9科,20种蜘蛛,以肖蛸科和皿蛛科蜘蛛为常见种类。除8月份农场芋艿田的蜘蛛多样性指数高于农民芋艿田外,其他指数都低于农民芋艿田,但农场芋艿田的蜘蛛数量是农民芋艿田的4倍多。2种芋艿田都有多种捕食斜纹夜蛾的蜘蛛种类,由于用药不同,造成2种芋艿田的蜘蛛数量相差巨大。  相似文献   
49.
50.
2021年6—10月在上海松江区开展了食诱剂对稻纵卷叶螟在水稻上诱集效果试验,解剖了雌虫的卵巢,并比较了食诱与性诱和灯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食诱剂的诱虫效果优于性诱,可诱集到的Ⅰ级卵巢雌成虫占比达到30.95%,且未交配率达96.15%,被诱捕到的雌虫数量显著多于雄虫,雌雄比为2.34。综合分析表明,食诱具有雌雄同诱、诱集低级别卵巢发育阶段未交配雌虫的优点,为稻纵卷叶螟绿色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