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胰淀素(Amylin)在机体能量代谢平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兴奋机体饱食中枢来抑制动物摄食,Amylin的受体广泛分布于第四脑室底部最后区(AP),当受体被激活后,神经信号会通过孤束核(NTS)传至前脑,同时还可通过外侧旁核(LPBN)传至下丘脑外侧区(LHA)及下丘脑其他神经核团,Amylin信号传递必须经过NTS和LPBN,此外,Amylin也是机体发生肥胖的重要信号,肥胖动物机体Amylin的血浆浓度较正常动物显著升高,脑室注射Amylin能引起体重明显降低,而注射Amylin受体的抑制剂则使体重明显上升继而引发肥胖。Amylin是一个潜在治疗肥胖的作用靶点,本文就Amylin在调节动物摄食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丝毛瑞香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柱层析方法对丝毛瑞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2个化合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1-hexadecanol(2)、丁香醛(3)、咖啡酸正二十脂(4)、β-谷甾醇丁酸酯(5)、芹菜素(6)、4-(ethoxy)benzoicacid(7)、(2R,3S)-2-hydroxy-2,3-bis(4-hydroxy-3-methoxyben—zyl)-4-butanolide(8)、P—hydroxy—benzal-dehyde(9)、P—anisicacid(10)、对羟基苯甲酸(11)、2-hexylidene-3-methylsuccinicacid(12)。  相似文献   
13.
首次报道了内生菌在我国热带旱稻种质幼苗中的分布情况。采用改良的苯胺蓝染色法对我国热带早稻种质进行内生菌活体检验,并对其进行分离和体外拮抗病原菌的活性初步评价。结果发现,在热带旱稻种质中可见到被染成蓝色的内生菌菌丝体或孢子体。供试的408份旱稻种质中,内生菌侵染率为69.6%;其中国内348份种质中的内生菌侵染率为69.0%,国外引进的60份种质中的内生菌侵染率为73.3%。采用组织块法从部分种质中分离到内生细菌与内生真菌,初步的抗性对峙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内生菌菌株具有明显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对紫海胆共生真菌Aspergillus sp.HDf2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摇瓶液体发酵,运用柱层析等方法对其发酵液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经波谱解析和质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并运用滤纸片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测试。结果从该真菌发酵产物中鉴定出2个secospiculisporic acid新类似物,分别为secospiculisporic acid B(1)和secospiculisporic acid C(2),其中化合物1具有弱抗菌活性,抑菌直径为9.2 mm(20 mg/mL)。首次对化合物1的NMR数据进行了归属,化合物2为secospiculisporic acid类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臂形草内生真菌菌株HND5的分离、抗性评价及其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我国主要臂形草(Brachiaria sp.)种质内生菌进行了活体检测、内生菌分离纯化、抗性评价及其初步鉴定。利用改良的苯胺蓝染色法对臂形草内生菌活体检测结果发现,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供试的9个臂形草品种中;通过组织块培养法从供试材料叶片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菌株HND5;体外抗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HND5菌株对多种重要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和较强的耐盐碱性;经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半知菌类(FungiImperfecti)从梗孢目(Moniliales)从梗孢科(Monillaceae)枝顶孢属(Acremonium)真菌。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角果木内生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JG-12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结合理化常数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同时,对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及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抑制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从角果木内生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JG-12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5S)-5-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1),ilicicolin H(2),2-chloro-3,5-dimethoxybenzyl alcohol(3),(7R)-methoxypurpuride(4),(5a S,9S,9a S)-1,3,4,5,5a,6,7,8,9,9a-decahydro-6,6,9a-trimethyl-3-oxonaphtho[1,2-c]furan-9-yl N-acetyl-L-valinate(5),ergosterolperoxide(3β-hydroxy-5,8-epidioxy-ergosta-6,22-diene)(6)。其中,化合物1具有抗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活性,化合物3具有抗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活性;化合物1和3~5具有全齿复活线虫抑制活性;化合物1~5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3头年龄相同、平均体重650kg左右、泌乳期相同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探讨日粮中添加脂肪酸组成不同的植物油(葵花油、胡麻油、菜籽油,日粮脂肪含量均为6.5%)对奶牛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奶牛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葵花油组反-C18:1含量和C18:2含量显著高于胡麻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后两组反-C18:1含量、C18:2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葵花油组和胡麻油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胡麻油组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其他两组SF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葵花油组的CLA含量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但与胡麻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菜籽油组和胡麻油组CLA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内生真菌HND5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ND5具有内生性并且对多种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是一株很有应用潜力的生防菌株。本研究对该菌株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和β微管蛋白基因内转录间隔区进行了分析,其序列和紧密枝顶孢同源性最高。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7,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硝酸钠,菌株对重铬酸钾具有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对一株分离自昆虫铜绿金龟子幼虫肠道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BCa1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研究。采用摇瓶发酵,并用柱色谱技术对该链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利用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菌株Streptomyces sp. BCa1的发酵液中分离获得1个具有Hsp90蛋白抑制活性的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以及2个萘醌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昆虫来源的链霉菌中发现,且格尔德霉素为其主要产物,表明昆虫来源的放线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氮素肥料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氮肥的利用率一般较低,其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氨肥污染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氮肥对地下水的污染;对作物及土壤性质的影响;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等。并提出了防治氮肥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