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在大庆盐碱地区引进6个橡胶草种质资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筛选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橡胶草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国内外种质资源表型外观差异大,国内种质资源叶片较多,国外种质资源叶片相对较少,但国外种质资源的根长度、根粗、生物产量及含胶量明显高于国内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以油用型"SU-5"和叶用型"龙紫苏1号"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日期、密度、复合肥施用量3个因素对寒地叶用型和油用型2种紫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参试因素对寒地紫苏茎叶及种子产量影响顺序:密度复合肥施用量播期。寒地紫苏"龙紫苏1号"茎叶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方程为Y_(叶用型)=6 538.384 09-391.702 87X_1+638.515 28X_2+406.011 33X_3-554.797 78X_1~2-420.038 75X_2~2-829.829 91X_3~2-525.012 50X_2X_3;"SU-5"油用型紫苏种子产量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方程为Y_(油用型)=2 214.749 73+111.163 60X_1+225.689 63X_2+190.452 68X_3-210.468 85X_1~2-212.678 02X_2~2-126.520 61X_3~2-196.875 00X_2X_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寒地叶用型紫苏茎叶产量高于5 305.96 kg/hm~2,理论上的组合方案是最佳播期为5月7日,最佳密度为5.38万株/hm~2,最佳复合肥施用量为462.5 kg/hm~2。寒地油用型紫苏种子产量高于1 839.38 kg/hm~2,理论上的组合方案是最佳播期为5月6日,最佳密度为4.96万株/hm~2,最佳复合肥施用量为507.7 kg/hm~2。  相似文献   
13.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用作物,近年来健康紫苏食品的开发迅速。为提高紫苏产量、质量及社会和经济效益,在紫苏保护地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介绍了紫苏棚室选择、品种选择、整地措施、合理施肥、种子处理、合理群体密度、病虫草害防治和合理收获技术等,以促进棚室紫苏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辣木(Moringa oleifera)种子结构及营养器官不同发育时期结构变化规律,利用GMA半薄切片法对辣木种子结构及北方温室条件下种植30、60、90、200和400 d辣木营养器官解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发现辣木种皮主体由木化细胞组成,可能成为制造活性炭的新原料。辣木不同发育时期营养器官结构差异较大,并认为北方温室条件下培养60 d的辣木根较其他时期,在安全性及营养价值方面可能具有更高的可食性。辣木茎中髓部较为发达可能是其耐寒能力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从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的种子处理、基质筛选、栽培密度和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在辣木有性繁殖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辣木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不同种源地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 Gilg)茎、叶显微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以49个三叶青种质资源(简称“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各资源茎、叶的16个比例性状进行比较,采用相关性分析对茎叶比例性状及其与种源地位置和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茎维系数(NSB/LSL)、茎韧纤比(SPF/LSL)、茎维宽比(SXW/LSS)和茎木比(TSL/LSS)等,以及叶部的柄翅高比(PWL/PH)、柄翅宽比(DPW/PW)、柄皮层比(PCT/PH)和气孔密度(SD)等性状资源间变异系数较大,可作为资源间鉴别的解剖学依据。各资源比例性状与种源地地理位置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种源地的南移,茎维管组织越来越发达,叶柄两翅逐渐变得不明显,皮层发达;随着种源地由东向西推移,叶气孔密度逐渐降低,叶柄两翅逐渐靠近,髓部变得发达。组织化学定位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叶青地上部分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茎部薄壁组织中,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与茎长宽比(LSL/LSS)、茎皮层比(SCT/LSL)、茎韧纤比(SPF/LSL)和茎木比(TSL/LSS)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这些茎性状可作为高黄酮三叶青品种的形态学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方法]采取室内培养的方式,向不同层次土壤加入4%和8%的秸秆,在通气和不通气两种状态下测定土壤呼吸作用.[结果]不同形式的秸秆还田土壤CO2释放量有所不同,但是整体的趋势相近.在烧杯培养中,A、B两层的土壤CO2释放量一直处于降低的趋势,但是C层土壤有所不同,在1~4d的时间内呈上升趋势,第5天开始下降.而在土柱培养中,第4~35天CO2释放量下降的幅度最大.[结论]在同样质地的土壤,CO2释放量受通气状态的影响,即受到土壤所处深度的影响,同时受加入有机物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在我院搜集的紫苏资源SH8材料中,发现4个优良变异单株,对4个变异单株分别挂牌标记为SU-7、SU-8、SU-9、SU-10。利用系统育种技术,采用"单株选择"方法按照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育种目标进行选择培育,2010年决选出紫苏新品系SU-10-8。2年的品系鉴定试验和2年区域试验均表现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良特性。2015年生产试验结果,鲜叶和种子产量分别为4706.2kg·hm^-2和1778.0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66.9%和1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