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362篇
农学   286篇
基础科学   282篇
  177篇
综合类   1384篇
农作物   209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1006篇
园艺   231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了探讨低温条件下外源ABA对水稻叶鞘内源激素含量和抗寒生理指标的调控效应,以水稻品种龙稻5(耐冷型品种)和龙粳11(冷敏型品种)为材料,于开花期喷施ABA后,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5℃,分别持续1,2,3,4,5 d)处理。结果表明,开花期低温可导致水稻花粉活力和结实率显著降低,冷敏型品种尤为严重,喷施ABA可有效抑制花粉活力和结实率的降低。低温处理可引起水稻叶鞘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的提高,同时导致SOD、POD和CAT活性发生变化;外源ABA具有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作用,同时促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提高。研究证实外源ABA具有提高水稻抗冷的作用,对优化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抗冷方法,建立寒地水稻生产的抗冷技术体系,达到保产增产的目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42.
葡萄扇叶病毒的分离、鉴定、提纯及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表现扇叶和叶肉褪绿斑驳症状的先锋、葡萄园皇后和北醇的杂交单株中分离到3个与国外扇叶病毒(GFV)DIL分离物相似的GFY-DIL类似物。它们在昆诺藜、苋色藜、千日红和菜豆上表现症状。提纯病毒颗粒为直径约30nm的球形颗粒。在免疫双扩散试验中均与扇叶病毒抗血清形成完全融合的沉淀线。免疫电镜下病毒颗粒受扇叶病毒抗血清的修饰。利用三种间接异种动物抗体双夹心法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AS—ELISA)从感病的葡萄植株或组培苗叶片中检测了GF。间接异种动物抗休双夹心法能检测提纯GFV的最低浓度为1.6ng—8ng/ml。春季的芽和幼叶为合适的检测器官。  相似文献   
943.
仔猪腹泻发病率高、传染快、死亡率高,严重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给养殖户以及规模化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仔猪的病理、生理、应激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查找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并从母猪饲养、疫苗预防、提高仔猪抵抗力、消毒和药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44.
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野生1龄、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测定,旨在比较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的营养品质。试验选取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15尾(体重71~139 g、体长13.4~18.9 cm)、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投喂冰鲜杂鱼)13尾(体重90~147 g、体长14.8~20.4 cm)、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投喂冰鲜杂鱼)10尾(体重578~639 g、体长31.3~36.7 cm)作为样本。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并对肌肉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最高,为68.07%,比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分别高出了32.3%、20.6%(P0.05),而全鱼粗脂肪含量则为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显著高于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P0.05);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野生1龄和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P0.05),各样本间肌肉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样本的肝脏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大,粗蛋白质含量按照野生1龄、养殖1龄、养殖2龄的顺序依次显著降低(P0.05),而粗脂肪含量则呈现与粗蛋白质相反的变化。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肌肉中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而且在含量上养殖红鳍东方鲀大多数均显著高于野生红鳍东方鲀(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SS)和化学评分(CS),红鳍东方鲀肌肉中赖氨酸的含量相对较为丰富,且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最高,其次为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最后为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肌肉中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且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脂肪酸组成相似,野生1龄、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差异不大(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以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最高,为51.54%,但是各样本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C20∶5n-3(EPA)和C22∶6n-3(DHA)含量均较丰富,其中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DHA的含量分别比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高出了24.7%、27.2%(P0.05),而且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EPA+DHA的含量也显著高于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P0.05)。由此可知,红鳍东方鲀营养组成合理,且养殖红鳍东方鲀营养品质优于野生红鳍东方鲀。  相似文献   
945.
为建立检测鸡天然免疫相关受体(Ch-MDA5、Ch-TLR3和Ch-TLR7)及其相应配体(MAVS、TRIF和MyD88)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设计和筛选特异性PCR引物,制备各基因的质粒标准品,绘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并对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检测线性范围广、重复性好。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免疫SPF鸡后上述基因表达的变化,发现免疫后6h各基因的表达水平达到峰值,表明疫苗免疫迅速有效地激活了机体的天然免疫应答。建立了与鸡抗病毒感染天然免疫相关的3种细胞受体和相应配体的定量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病毒致病机制、鸡用新型疫苗、免疫增强剂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946.
1现状调查国网冀北迁安市供电公司城关供电二所整个供电辖区,含水利专供线路在内共有0.4/10 k V线路350 km、杆塔3800基。2011—2014年使用"风轮式驱鸟器"。在日常巡视、春秋两季检修和故障抢修特殊巡视中,清除在电杆与横担之间的鸟巢高达123个。4年中线路跳闸25次,因鸟害引起的线路跳闸就达18次。线路跳闸直接影响了供电可靠率、增加了线损率、加大了供电员工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47.
对于0~3周龄鸡群的综合保健,疾病防控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在以前做了详细的讲述.那么在实际的生产中,鸡群在4~6周龄阶段,容易发生哪些疾病,应怎样控制呢?  相似文献   
948.
正新生犊牛疾病是养牛业面临的一项重点问题,如果没有做好此阶段的病症预防与治疗,会给养殖造成严重的损失。对此,需要做好常见疾病的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1常见疾病1.1肺炎肺炎是有严重呼吸障碍的肺部炎症疾病,在2月龄时,该病症具有最大的感染几率。发病的主要原因,同管理方面不到位有密切的联系,对犊牛生长有较大的危害。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949.
950.
利用mtD NA的Cyt b基因全序列对39个鼩鼱属物种的系统分化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具有的9个鼩鼱属物种。计算了遗传距离和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分子系统学分析支持鼩鼱属应该分为主要分布于古北区的亚属和主要分布于新北区的亚属。Sorex亚属包括分布在古北区的鼩鼱属物种和分布在全北区的苔原鼩鼱和姬鼩鼱,以及分布在新北区的北极鼩鼱。Otisorex亚属包括分布在新北区的鼩鼱属物种和分布在古北区的堪察加鼩鼱和弗兰格尔鼩鼱。特氏鼩鼱-索绪尔鼩鼱类群高度特化,支持其与Otisorex亚属具有更近的系统进化关系。本文探讨了我国东北地区具有的9个鼩鼱属物种的系统分化和分类学问题,进而明确了其在鼩鼱属的系统发生地位。支持姬鼩鼱为全北区物种。扁颅鼩鼱在系统发生地位上较为特化。支持栗齿鼩鼱属于XY_1Y_2性染色体复杂种组。大鼩鼱是东北分布的鼩鼱属物种中最特化的一个物种。我国东北分布和日本北海道分布的细鼩鼱属于不同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