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甘蓝型油菜是上海郊区唯一的越冬油料作物,随种植业结构调整,上海的油菜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00万亩左右。但常规油菜品种的菜油中芥酸含量高达45%左右,亚油酸和油酸含量1低,使菜油营养价值欠佳;饼粒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高达100μmol/g以上,因对家畜有害不能作蛋白饲料喂养畜禽。为提高油菜产品品质,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在先后育成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又低油菜品种“沪油12”和油菜“沪油14”的基础上,又育成高产、适应性广、较抗(耐)油菜菌病和病毒病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5”。  相似文献   
12.
通过父、母本不同行比、不同规格的隔离网以及不同的自然隔离距离,研究青菜TPS不育系繁殖技术和青菜杂交种沪青杂1号的隔离制种技术。结果表明,父母本适宜行比为1:3,无纺布的隔离效果比尼龙网罩要好,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隔离距离不能小于500m。  相似文献   
13.
隐性核不育油菜两型系20118AB的遗传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核不育两型系20118AB的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具有广泛的恢复源。当2对基因为隐胜纯合体(aabb),另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纯合体(HRfRf)和杂合体(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和aabbRfrf),其不育纯合体相应的临保系基因型为3对隐性纯合体(aabbrfrf)。两型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兄妹交和可育株连续自交,后代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分离分别保持1:1和3:1。利用纯合两型系中的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AabbRfRf或aaBbRfRf)和纯合不育系(aabbRfRf),纯合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aabbRfrf),全不育系与恢复系(AA__或__BB)杂交生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14.
适应机械收获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7系采用品种(系)间杂交和回交方法育成的.种子含油量42.64%.芥酸含量0.68%,硫苷含量26.46μmol/g.该品种抗落粒性强,适合于机械收获.上海市油菜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46.0kg/hm2,比对照汇油50增产21.8%,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沪油杂2号系上海市农科院育成的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优.2005年2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油菜主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沪油15”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品种(系)间的双交方法育成甘蓝型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以下简称硫甙)优质油菜新品种沪油15。该品种种子含油率42.43%,菜油芥酸含量为0.38%,菜籽粕硫甙含量为19.01μmol/g,菜籽产量比非优质对照品种汇油50增产23.9%以上,适合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适应机械收获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油菜生产方式,特别是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以稻后移栽和人工收获为主,已育成的双低油菜品种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油菜完全成熟时角果易爆裂,抗脱粒性差,不适应机械收获。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机械收割油菜面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呈逐年扩大趋势,培育适合机构收获的双低油菜品种已成为油菜生产上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沪油17就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选育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以青菜自交系青4为轮回亲本,与青菜TPS不育系青2A杂交,并连续回交转育成TPS不育系青4A。利用该不育系与自选青菜自交系605-1配制杂交组合,育成杂交青菜品种"沪青杂1号",在产量和抗性上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遗传与利用探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测交试验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核不育系20118A的不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们基因控制,具有广泛的恢复系。当2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aabb),另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或aabbRfrf),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3对隐性纯合体(aabbrfrf)。两型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兄妹交和可育株连续自交,后代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分离比分别为1:1和3:1,利用纯合两型系 AabbRfRf或aaBbRfRf中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和不育系20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aabbRfrf),全不育系与恢复系(AA-或-BB)杂交生产杂交种,从而使隐性核不育系20118A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以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杂合两型系的不育株沪油15A为母本,与恢复系HF03杂交,F1群体全部表现为可育。在该杂交组合的6个F3群体中有5个群体发生育性分离。其中区号为04-4307的F3群体发生育性和花瓣色泽的分离,表现为70株鲜黄花可育、22株鲜黄花不育、30株橙黄花可育、9株橙黄花不育。根据油菜显性核不育和橙黄花的遗传规律,04-4307出现3:1育性分离,说明该群体由基因型为MsMsRfrf的单株自交获得。从04-4307群体中选橙黄花可育株自交,并与橙黄花不育株作兄妹交,后代全部表现为橙黄花(y1y1y2y2)。其中区号为05-4356的兄妹交组合出现1:1育性分离;其父本的可育株自交出现3:1育性分离。由此推断,05-4356的兄妹交组合就是显性核不育橙黄花纯合两型系,其不育株基因型为MsMsrfrfy1y1y2y2,可育株基因型为MsMsRfrfy1y1y2y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