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绿茶滋味品质醇、鲜、浓的生化基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是世界茶叶生产最早的国家,绿茶的花色品种也是国际上最多的。由于各类绿茶的加工方法不一,因而成茶的风味也各有特色。同时,绿茶不仅讲究外形与香味,而且对其滋味的要求,集中在醇、鲜、浓三大方面。绿茶的这些品质特征,长久以来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由于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鲜叶经过高温杀青后,钝化了酶的活性,使茶  相似文献   
22.
吴觉农先生的新著《茶经述评》已由农业出版社出版,陆定一同志为该书题了书名,并作了序言,在序中指出,《茶经述评》“是20世纪的新茶经”。该书内容很丰富,是茶叶著作中难得的一本好书。九十高龄的吴老先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精心编著30余万字。全书分10章,从茶叶的起源叙述开始,对采制工序,茶的制造、器皿、烤煮、饮用、史料、产地、茶具与茶器以及《茶经》的挂图,都作了释注与评  相似文献   
23.
近三年茶多酚在抗氧化,抗癌研究的简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宇成 《茶叶》1996,22(4):36-37
  相似文献   
24.
25.
阮宇成 《茶叶》1994,20(2):8-10
根据一般营养学的定义,茶叶所含营养成分是比较全面的,但茶叶含有的各种成分,其含量各异,不能简单地认为饮茶有多少营养。根据研究结果,在1929年,美国农业部发表的报告:“绿茶并无满意的可作为维生素C之来源”。虽然如此,饮茶无疑对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的补充,还是有一定  相似文献   
26.
浙江是主产绿茶的地区,属于绿茶类的名茶在浙江是比较多的。从茶园管理水平来看,浙江的管理水平是比较高的,因此绿茶的品质也比较好,特别是龙井等几种名茶,确是具有独特的品质,其他名茶,都比不上龙井特有的清香风格。此为国内外茶叶界有识之士所共赏的根本原因。决定茶叶品质的化学成分,国内外茶叶  相似文献   
27.
茶儿茶素的组成与绿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通过对我国若干绿茶样品儿茶素含量及其组成的研究,证明儿茶素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对品质的影响很大。从较大量的分析数据中寻求出,没食子酸酯类儿茶素和L-表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消长的比例关系,从而导出了“儿茶素品质指数”的经验公式,指数的大小与绿茶的级别之间成为Y=aX~b的指数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28.
茶叶矿质元素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一言一行,总是与人的生命活动中某种目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其所联系的目的内容,随着事物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饮茶开始时与治病联系在一起,后来增加止渴的内容,继而又成为文明礼貌、联络感情的手段,如今,茶叶又被人们公认为保健饮料。其内容不断在丰富,其目的范围也在扩大。茶叶在客观上的保健作用,使人们对茶叶所具有的特殊生理功能发生了兴趣,于是开展科学研究。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对茶叶有机成分与人体的保健作用研究较多,对那些有机成分与人体生理的功能,认识也逐渐深化,明确了一些如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多糖配糖体、脂多糖、维生素类以及某种黄酮甙类物质等有机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理效应。但是,迄今为止,对茶叶中存在的矿质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则很少研究。  相似文献   
29.
众所周知,茶叶有益于人体健康,这主要是茶叶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化学成分。茶叶的化学成分,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具有各种营养价值及一定药效作用,其中有的成分对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的疗效。当然,任何化合物作为治病来说,必须要有一定的剂量,才能发生疗效。由于茶叶中含有一定治疗疾病的化学成分,可以治疗各种相应的疾病,但不问量之多寡,笼统地说茶叶可以治什么病,这是不够确切的,  相似文献   
30.
随着茶叶多种利用的深化,从茶叶中提取的各种生化成分制品日渐增多,而制品纯度的检测工作也随之复杂化,例如,对茶多酚制品纯度测定的准确度问题,特别是采用国标法测定成品中茶多酚的含量时,就出现过含量测定值超过百分之百的情况。本文拟从国标法的制定原理进行分析,对目前茶叶提取物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值问题作一探讨。 一、国标法的由来 GB8313—87茶多酚的测定方法,是1972~1982年间在研究茶叶理化审评时通过上万次的测试结果确定的,该国标书明:“本标准适用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很明显,该方法只适用于测定茶叶,而不是茶多酚制品。 欲知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之由来,首先要说明,植物中的单宁(又名鞣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国五棓子单宁为代表的水解单宁;另一类是以儿茶素为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