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马铃薯地膜种植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马铃薯地膜种植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马铃薯营养阶段、生殖阶段不同地膜覆盖处理耕层土壤速效氮供应强度比露地提高32.6%~64.0%,速效磷提高4.2%~59.4%,植株吸收量分别提高13.2%~48.3%和14.6%~38.2%;不同处理耕层土壤速效氮含量营养阶段均高于生殖阶段,速效磷含量则相反。地膜处理耕层土壤含水量营养阶段比露地提高5.3%~31.6%,植株吸收量提高26.3%~31.0%;生殖阶段比露地分别提高1.9%~16.9%和4.4%~18.8%。耕层土壤中2阶段地膜比对照细菌分别增加30.0%、130.8%,放线菌分别增加19.7%、474.1%,霉菌分别增加12.5%、22.7%。一天中地膜处理耕层土壤温度均高于露地,上午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营养阶段土壤温度递增而生殖阶段略呈递减,中午和下午随土层深度的增加,2阶段土壤温度逐渐递减。地膜处理其块茎产量、地上茎叶产量、地下根产量均高于露地对照。在试验设计施肥范围内,地膜种植施肥水平高的土壤和植株养分、水分含量高,增产幅度大。  相似文献   
52.
全粉加工及炸条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7号是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以庄薯3号为母本、以引进油炸加工型品种资源菲多利为父本组配杂交.经系统定向选择,历时8年培育而成.2007年通过技术鉴定,2008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陇薯7号脱毒种薯繁育,主要包括脱毒苗组培快繁、微型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本文结合陇薯7号种植特点,只就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陇薯7号的产业化种植过程中脱毒原种的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3.
马铃薯陇薯6号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淀粉及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原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15天左右,晚熟,株型半直立,主茎分枝数多,株高70-80cm。茎绿色,叶片深绿色,花冠乳白色,无天然结实;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8个,大小整齐,大中薯率90%~95%;  相似文献   
54.
氮磷钾肥施用量对庄薯3号商品薯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钾肥(X3)与庄薯3号商品薯率(Y)的回归方程:Y=87.49+4.70X1-5.96X12-4.56X22-3.49X32+3.20X1X2,通过对方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试验中3因素对商品薯率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氮肥(X1)〉磷肥(X2)〉钾肥(X3)。庄薯3号商品薯率大于78%的栽培方案:施纯N161.32~204.66kg/hm2,施P2O5111.37~163.81kg/hm2,施K2O60.47~89.54kg/hm2。  相似文献   
55.
56.
陇薯6号是从武薯85-6-14×陇薯4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晚熟,生育期115d(天)左右,薯块休眠期中长。薯块扁圆形,芽眼较浅,皮淡黄色,肉白色,表皮光滑,商品薯率90%~95%。淀粉含量20.05%,VC155.3mg·kg-1,粗蛋白2.04%,还原糖0.22%。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高产可达3000kg以上,不仅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及半干旱地区种植,还适宜宁夏、青海、河北、内蒙古等北方一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57.
通过2年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栽培模式试验及生产实践,渭源县北部山区除了大面积种植的陇薯10号、陇薯7号外,晚熟品种青薯9号、定薯3号、陇薯14号、定薯4号、陇薯9号、青薯10号、陇薯15号、L1036-34(拟登记陇薯22号)适宜该区域种植;熟性偏早的冀张薯12号、L12141-6(拟登记陇薯20号)可作为错峰收获品种应用。栽培模式采用机械覆膜垄作放苗、机械覆膜人工点播、机械播种膜上覆土、机械露地起垄播种等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8.
利用HPLC法测定不同马铃薯品种茎叶中的α-茄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茎叶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但马铃薯茎叶中α-茄碱(龙葵素)含量高,适口性差,不易青贮,是影响马铃薯茎叶利用的主要因素。研究马铃薯茎叶中龙葵素的含量变化可为其利用提供安全技术保障。将马铃薯茎叶收获后风干粉碎,用乙醇-乙酸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混合样品中的α-茄碱含量,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茎叶中α-茄碱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费乌瑞它’、‘克新2号’、‘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7号’5个马铃薯品种茎叶样品中α-茄碱的含量分别为0.138,0.171,0.159,0.185和0.199 mg/g。茎叶中α-茄碱的含量存在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59.
甘肃渭源县大安乡杜家铺村是深度贫困村,山大沟深,地处偏远,以农业为主,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蚕豆、豌豆、马铃薯、玉米、小麦、燕麦、荞麦、胡麻、党参、黄芪等,主体作物不突出。通过调研认为,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种植是较好的产业,经过实践证明,优质马铃薯产量高、效益好,应该作为优势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0.
对彩色马铃薯在甘肃高寒阴湿区引种进行了2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黑金刚和红美2个彩薯品种生育期偏早、植株生长好、经济性状优良、单株生产力高、每667m2折合平均产量达2.66t和2.29t,可作为普通马铃薯的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