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61.
拉氏(鱼岁)(Phoxinus lagowskii)又称为洛氏(鱼岁),俗称柳根子,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鱼岁)属[1]Phoxinus,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黑龙江及图们江流域.该鱼在野生环境中主要以水生植物、藻类和水生昆虫为食,其生存水温要求不高,既可生活在冷水水域,也可生活在温水水域[2].常见个体体质量30~50g,是(鱼岁)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2龄达性成熟,产卵期为5月下旬到6月中旬,卵产在石砾上,怀卵量少.  相似文献   
62.
正荸荠属莎草科荸荠属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别名马蹄、地栗、乌芋、凫茈等[1]。荸荠营养丰富,亦果亦蔬,亦粮亦药,是我国特产果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黄岩院桥店头是浙江省著名的荸荠种植基地,种植历史数百年,当地农民具有丰富的栽培和营销经验。当地的地方品种店头荸荠,以其高墩红艳、汁多味甜、清脆爽口而闻名,与黄岩蜜橘相媲美,素有"黄岩蜜橘红彤彤,店头荸荠三根葱"之说[4],被省内  相似文献   
63.
依据河口县的地形地貌特征,分东部、西部及中南部并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香蕉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蕉炭疽病在河口地区1~3月基本维持较低的危害水平,4月初开始发病,8~12月中旬处于危害的高峰值,12月份后逐渐下降;全年月平均危害率达38.44%,月平均危害指数0.81,处于危害率较高的水平;西部地区与东部、中南部地区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月平均危害率西部地区(49.61%)中南部地区(35%)东部地区(30.72%);不同海拔对香蕉炭疽病的田间发生危害有一定影响,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4.
基于GIS的河南省棉花自然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基础,利用GIS建立了河南省棉花生产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采用机制法通过对光、温、水、土逐级衰减,计算了河南省各县市棉花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通过分级统计和制图,分析了河南省棉花生产潜力数值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经光、温、水、土逐级衰减后,河南省棉花的自然生产潜力在160~3920 kg.hm-2之间,潜力开发优势为豫北>豫东>南阳盆地>豫西,本文结果对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2006年6月份以来,厦门海沧区在西海域整治过程中,存在补偿标准过低以及对失地、失滩(滩涂)农民的承诺没有兑现等问题,致使农民怨声载道。为此,记者两次到厦门市海沧区霞阳、东屿、后井等村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66.
基于GIS的河南省小麦自然生产优势区域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直观显示河南省小麦生产优势区域的分布状况,给自然资源合理开发提供指导,在作物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采用机制法通过对光、温、水、土逐级衰减计算了河南省各县市小麦的光、温、水、土自然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生产光能潜力在22 241~29 150 kg.ha-1之间,并从东北至西南逐渐变小;光温潜力值在11 501~15774kg.ha-1之间,东北部、中部以及南部值较大,西部山区潜力值最小;气候生产潜力值在8 262~15 349 kg.ha-1之间,空间分布趋势是南部较高,东部、中部的部分县市以及西部较低;土地生产潜力全省位于2 612~14551 kg.ha-1之间,北部和中东部的部分县市潜力值较高,西部的绝大部分潜力值最低。  相似文献   
67.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红河流域不同区域的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在红河流域进入雨季后(5月)开始发病,整个雨季中(5~9月)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进入夏季后温度满足病原菌的发病条件时,病情指数变化曲线和降雨量曲线出现了同升、同降的现象。(2)同一海拔高度下,病情指数呈现出下游大于上游和中游,而危害率则出现相反的趋势,250~3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3)>中游(1.96)>上游(1.77),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86%)<上游(70.00%);450~5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1)>中游(1.77)>上游(1.76),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29%)<上游(69.14%)。(3)同一区域则表现出低海拔地区的病情指数和危害率均高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68.
针对云南省河口地区气候环境的异常变化,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地区香蕉黑星病和炭疽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及温度的异常变化对香蕉黑星病和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影响最大。河口县香蕉黑星病7月份开始迅速扩散,9~12月份达到高峰期;不同栽培地区香蕉黑星病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具有一定的差异,危害率依次为河口东部地区>中南部地区>西部地区,但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海拔对黑星病的危害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海拔越高危害性越大;香蕉炭疽病在1~3月发病率较低,8~12月为发病高峰期;河口县西部地区危害率较东部和中南部较低,随着海拔的升高,危害率逐渐升高,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9.
不同药剂及基质对辣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口地区在生产上辣木育苗过程中出苗率过低的问题,采取不同种子处理措施及基质处理方法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0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和1%多菌灵溶液的出苗率低于直接用冷水浸泡种子,不同药剂对幼苗的生长状况影响差异不显著;纯河沙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幼苗在沙床上的长势最好,株高与茎围均优于其它基质。研究结果对辣木的播种育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云南河口绿色食品香蕉生产潜力、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云南省河口无公害绿色食品香蕉的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