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6 毫秒
71.
[目的] 探究黄河流域沿岸城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为土地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管控措施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河南省黄河沿岸7个城市为研究区,在GIS与Fragstats软件技术支持下,基于2005,2010,2015以及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将研究区划分为1 737个6 km×6 km的生态评价单元,根据景观扰动指数与景观脆弱指数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借助土地转移矩阵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关联格局进行评价。[结果] ①2005—2018年,研究区域内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且增长趋势较快;其他几类用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耕地是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林地、草地和水域主要转化为耕地。②在研究时段内,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且“高—高”、“低—低”是生态风险主要的空间聚集模式。③2005—2018年,生态风险最小值和最大值大致呈N形变化;4个时期内高风险区分布区域大致相同,呈条状和块状分布,条状高风险区大多分布在黄河沿岸,块状高风险区大多分布在农村居民点零散分布的平原区;低和较低风险区大多分布在研究区域四周以及西南大部分区域。[结论] 研究时段内,低风险区和中等风险区面积在逐年增加,较低风险区面积先减少后增加,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面积在逐年减少。各风险区主要向相邻风险区转化,仅有少量地区出现跨区转移,说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变化相对稳定,生态风险急剧变化的区域较小。  相似文献   
72.
依据河口县的地形地貌特征,分东部、西部及中南部并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香蕉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蕉炭疽病在河口地区1~3月基本维持较低的危害水平,4月初开始发病,8~12月中旬处于危害的高峰值,12月份后逐渐下降;全年月平均危害率达38.44%,月平均危害指数0.81,处于危害率较高的水平;西部地区与东部、中南部地区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月平均危害率西部地区(49.61%)>中南部地区(35%)>东部地区(30.72%);不同海拔对香蕉炭疽病的田间发生危害有一定影响, 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3.
为探索早春大棚栽培马铃薯紫罗兰的适宜采收期,针对不同采收期对紫罗兰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后85 d,平均单株植株鲜重最高;播种后85~100 d进行采收,紫罗兰的产量、商品薯产量、商品薯率、单株产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台州地区,早春大棚种植紫罗兰马铃薯适宜的采收期为播种后85 d以后,可综合马铃薯价格及大田生产需要进行采收.  相似文献   
7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温(16、26℃)和不同药物剂量[15、45 mg/kg(鱼体质量)]下,氟苯尼考(FF)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FFa)在德国镜鲤Cyprinus carpio mirror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试验采用混饲口灌给药,在16、26℃水温条件下,以15 mg/kg(鱼体质量)剂量给药;在26℃水温条件下,以15、45 mg/kg(鱼体质量)剂量给药,于给药后0.5、1、2、4、6、8、12、24、72、120、168、216、264 h分别取鱼体肌肉、肝胰脏和肾脏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鱼体各组织中FF和FFa的含量.结果表明:鱼体各组织中的FF和FFa,高温组较低温组消除快,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消除慢;高水温(26℃)下,用药后168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检测不出,而FFa浓度为36.3 μg/kg,低水温(16℃)下,用药后264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浓度为23 μg/kg,而FFa浓度为49μg/kg;低剂量组在用药后168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和FFa的浓度之和为36μg/kg,而高剂量组在用药后264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和FFa的浓度之和为59μg/kg;药物在德国镜鲤各组织中的消除顺序依次为肌肉>肝胰脏>肾脏.  相似文献   
75.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地区香蕉黑星病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及温度的异常变化对香蕉黑星病的发生危害影响最大。河口县香蕉黑星病从4月底5月初开始发病.7月份开始迅速扩散,9~10月份达到高峰值,发病率为80%~100%,且高发病率维持至12月份;不同栽培地区香蕉黑星病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差异较大,危害率依次为河口东部地区=65.5%〉中南部地区=51.44%〉西部地区:48.78%.不同海拔高度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呈现出海拔越高危害性越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6.
对香蕉新品种“红研一号”的44个性状进行连续3a的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相同数量性状的同一年度生长季节,还是相同数量性状的不同年度的生长季节,1~3 a的所有数量性状的变异度均在1.07 %~9.77%;21个质量性状连续3个生长季节的测试特征值均在同一代码内.说明“红研一号”性状遗传稳定,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研究结果对加快这一香蕉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通过4年的火龙果适应性试种实践,总结了云南河口地区从园地选择、规划,种苗繁育、定植,果园田间管理,到果实采收的一套火龙果高效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8.
试验表明,毒死蜱·噻虫嗪30%水乳剂对水稻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80mL/667m2药后7、14d的总校正防效分别达90.4%和86.1%,与对照药剂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3g/667m2的防效相当,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毒死蜱40%乳油100mL/667m2的防效。该药剂不但防效理想、持效期较长,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9.
土地利用规划中人口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粉  栗滢超  陈伟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12-12414
在描述人口自然增长模型、加权平均增长模型、回归预测模型和GM(1,1)预测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依据1991~2007年《固始县统计年鉴》中的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分别建立4组模型对其人口变化情况进行拟合,同时预测2008~2009年人口规模对其进行精度验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人口自然增长模型预测结果精度不高,加权平均增长模型在人口总规模不稳定时预测结果不科学,GM(1,1)模型和回归模型的结果与实际数据符合程度较好,可采用两者的平均值作为最终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80.
消毒剂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灭传染源是切断重大动物疫病流行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我国目前暂未出台具体的消毒规范指引,消毒效果测现场实际操作具有诸多难点.为此,结合基层实际,提出了消毒剂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应用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