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给芦笋全雄试管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途径,以大田芦笋茎段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建立芦笋全雄试管苗繁育技术.结果表明:0.1%升汞溶液消毒8 min最佳,外植体污染率为0,成活率达100%;以MS为基本培养基,6-BA浓度为0.4 mg/L时,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达100%;6-BA和NAA配合使用,继代增殖最佳,繁殖周期为30 d,增殖系数为5.88;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 mg/L IBA、0.1 mg/L NAA、1.0 mg/L PP333和15 mg/L Spm时,生根率为86.67%,根多、长、粗壮,且有须根,利于炼苗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水稻机插秧育秧所用营养土,以红砖土或黄;沙土混合为主,并添加各种壮秧剂配制而成;不仅 育秧成本高;而且面临营养土供应及营养土运费问题.以泥浆渊水稻土冤为营养土,参考国内外泥浆育秧技术袁以省 工\省力.节本为基础结合海南特色气候条件,通过多次试验,建立一套水稻机插育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发展趋势及在海南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适于机插秧要求的秧苗是机械插秧成功的关键。综述国外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发展趋势及海南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的发展现状、优势,并指出海南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无公害生姜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多年栽培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规范要求,制订了海南省无公害生姜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海南生姜的姜种选择与处理、大田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规范,侧重规范了姜种选择和处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以指导海南生姜的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母本机械化插秧对杂交稻制种产量的影响,以博优225的父母本为材料,采用母本机械化插秧和人工手插两种移栽方式,开展两年三地的制种试验,调查和比较了机械化插秧和人工手插方式下母本群体的苗情动态以及产量构成差异,分析了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因素。结果表明:机械化插秧方式下母本群体的基本苗数、最高苗数、冠层厚度、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理论产量和实测产量均高于人工手插群体;在所调查的苗情指标和产量构成因素中,与制种产量相关程度最大的分别是最高苗数和每穗实粒数;母本机械化插秧有利于增加群体最高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6.
制订了海南省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海南甘薯的品种、栽培季节选择、育苗、大田栽培、田间管理、采收、运输和储藏等技术规范,侧重规范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以指导海南甘薯的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湘两优900在热带稻区的高产性和适应性,在海南三亚进行4个施氮水平(0、150、225、300 kg·hm-2)和2个移栽密度(25.0×104、16.7×104 hills·hm-2)大田栽培试验,研究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对湘两优900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对湘两优900产量影响显著,产量随着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以施氮量300 kg·hm-2与移栽密度16.7×104 hills·hm-2组合的产量最高(15.32 t·hm-2),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多,地上部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LAI)大,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高。施氮水平与移栽密度对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有影响,且施氮水平起显著作用。施氮量为300 kg·hm-2时,氮肥吸收利用率最大(44.5%),增加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时也会显著降低氮素吸收效率、氮生理效率、氮肥效率。从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综合考虑,施氮量300 kg·hm-2与移栽密度25.0×104 hills·hm-2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密肥组合。本研究结果为超级杂交稻在热带稻区(海南)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耐低磷性较好的香稻,通过不同磷质量浓度(0.00、0.25、0.50、2.00、8.00、31.00 mg/L)营养液试验,研究了香稻绿金香、华香、美香占2号和海香占在苗期低磷胁迫下磷积累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结果表明:出苗后35 d,无磷(P0,磷质量浓度为0.00 mg/L)条件下,绿金香单瓶秧苗磷积累量(1.45 mg)最大,海香占单瓶秧苗磷的积累量(0.88 mg)最低;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对于ΦPSII和ETR,受低磷胁迫影响较大的是海香占,影响的幅度分别为0.08和9.03,qP受低磷胁迫影响较大的是华香,影响幅度为0.15,qN受低磷胁迫影响较大的是美香占2号,影响幅度为0.14;磷的积累量与SPAD值、ΦPSII、qP和ETR呈显著正相关。低磷胁迫下,耐低磷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绿金香、华香、美香占2号、海香占。  相似文献   
19.
以"翠甜"厚皮甜瓜为试材,采用砂培法,以改良的Hoagland完全营养液配方为基准配方,设置0、5、10、15、20、25mmol·L~(-1) 6个氮素水平,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热区设施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素水平在10mmol·L~(-1)时,节位数、最大叶宽、最大叶长、茎粗、叶片数、果长、果宽、种腔宽、肉厚、单果鲜干质量、叶绿体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中心糖糖度先增加后降低,在氮素水平为15mmol·L~(-1)时中心糖糖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Y两优2号是两系籼型强优势杂交稻新组合,为了展示其在热带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2011年在海南澄迈县桥头镇进行“百亩连片”高产栽培示范,Y两优2号表现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多,抗白叶枯病、稻曲病、稻飞虱能力强,抗旱、耐热及抗倒伏能力强;专家验收,平均产量为11.46 t/hm2.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