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71.
为筛选出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的高效防治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比较药剂拌种及后期喷施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拌种显著降低返青期小麦纹枯病病株率,2种拌种药剂处理(复剂1:萎锈·福美双,复剂2:多·福·唑醇)的田间防效分别为58.0%和55.0%,产量较CK(清水)分别增加10.6%和9.3%。后期配合喷施杀菌剂三唑酮和戊唑醇,能够有效防治灌浆期小麦白粉病,且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为12.8%~24.0%,其中以复剂1+三唑酮+戊唑醇处理产量最高(9 309 kg/hm~2),防效最好(62.3%)。综合田间防效和产量,复剂1拌种+三唑酮+戊唑醇处理控病效果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2.
植酸酶和NSP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NSP酶在蛋鸡日粮的应用研究进展 2.1 NSP的抗营养作用 谷物多糖从化学上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贮存多糖和结构多糖结构多糖常称为NSP,是植物组织中由多种单糖和糖醛酸经糖苷键连接而成、大多有分支的链状结构,常与无机离子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一般难于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所分解.Bailey(1973)根据结构特点把NSP分类成3个主要部分,即纤维素(β-1,4-葡萄糖的直链聚合物)、非纤维素(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糖、果胶多糖(明根@朝格图等,1996).  相似文献   
173.
施用钾肥对冬小麦 ‘邯 6172’ 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冀南地区冬小麦合理使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主推品种‘邯6172’为试验材料设置了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增产幅度为3.93%~9.82%,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最佳施肥量为75~112.5 kg/hm2.从产量及经济效益综合分析,认为以施钾量为75 kg/hm2效果最好,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可增产8.83%,每公斤K2O增产7.49 kg,增收838.47元/hm2.  相似文献   
174.
章丘市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丘是鲁中农业大市,粮食生产目前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我们系统分析了当前章丘市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的生产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为促进同类地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5.
近30年河北省小麦育成品种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区试对照品种的更换时间为界,将近30年的小麦育种历程划分为5个阶段,对每阶段育成品种的产量性状研究得出:1975—1979年泰山4号作对照和1980—1988年冀麦7号作对照的两个育种阶段为产量育种稳步提高阶段;1989—1992年冀麦24作对照的育种阶段为产量育种飞跃阶段;1993—1998年以冀麦36为对照和1999至今石4185为对照的两个育种阶段为产量育种攻坚阶段。对每阶段的产量成因分析认为:中等穗数、重穗粒、重品种类型的选育,是高产育种的突破口,穗粒数、千粒重的同时改良,增产潜力大,容易找到理想结合点,更有利于产量突破。  相似文献   
176.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中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这些低分子质量化合物既是天然存在的,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真菌通过两种途径进入食物链,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受真菌毒素污染的植物性食品成分进入食物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食物中产毒真菌生长的间接污染进入食物链。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成熟的玉米、谷物、大豆、高粱、花生和饲料作物中。食用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饲料会对人和动物造成急性或慢性毒性。真菌毒素除了有直接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和饲料造成的不良影响外,还有因为摄入动物源性食品,如肉类、牛奶或鸡蛋,含有真菌毒素的残留物或代谢物而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虽然已经鉴定出超过400种真菌毒素,但食物中广泛存在的6种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呕吐毒素及T-2毒素,已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持续的食品安全问题。该论文总结了6种真菌毒素的毒性,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这几种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总结分析去展望其在真菌毒素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7.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中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这些低分子质量化合物既是天然存在的,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真菌通过两种途径进入食物链,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受真菌毒素污染的植物性食品成分进入食物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食物中产毒真菌生长的间接污染进入食物链。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成熟的玉米、谷物、大豆、高粱、花生和饲料作物中。食用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饲料会对人和动物造成急性或慢性毒性。真菌毒素除了有直接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和饲料造成的不良影响外,还有因为摄入动物源性食品,如肉类、牛奶或鸡蛋,含有真菌毒素的残留物或代谢物而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虽然已经鉴定出超过400种真菌毒素,但食物中广泛存在的6种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呕吐毒素及T-2毒素,已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持续的食品安全问题。该论文总结了6种真菌毒素的毒性,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这几种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总结分析去展望其在真菌毒素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8.
化学合成抗寄生虫药物虽效果显著,但易产生耐药性,残留高,毒副作用大,对环境不友好。抗寄生虫中草药如苦楝皮、槟榔等单方和万应散、驱虫散等复方具有安全、高效、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性,副作用小,对人畜和环境友好。现已有众多商品化抗寄生虫中草药制剂应用于市场,如青蒿常山颗粒、白龙散等。但中草药传统剂型有待改进;给药剂量、时间间隔、药物质量安全评估不够严格;具有多靶点、多种有效成分和作用途径的特点,对其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利用现代制剂工艺,采用纳米载药技术,建立与抗寄生虫中草药作用特点相符合的PK-PD模型,用以治疗动物寄生虫疾病,在畜牧业中必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9.
阐述了朝鲜蓟的特征特性,并从选地整地、适时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蔬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0.
为给邯郸地区小麦节水栽培提供依据,于2016-2017年选用高产小麦品种邯麦16号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了3个测墒补灌处理(分别用W70、W75和W80表示,W70处理拔节期、开花期的0~40 cm土层目标相对含水量均为70%,W75处理均为75%,W80处理均为80%),以全生育期不灌溉W0和当地常规灌溉WN为对照,研究了拔节期、开花期测墒补灌对邯麦16号小麦产量及耗水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N处理相比,W75处理的总灌水量明显降低,土壤水消耗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明显提高,促进了小麦对土壤水的利用;W75处理的总耗水量明显下降,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灌溉效率均显著增加。开花期依据土壤含水量补灌至目标相对含水量为75%的水分管理措施,较传统灌溉明显降低了总耗水,同时提高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实现了高产、节水及水分高效利用,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优测墒补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