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为了研究玉米异交不亲和的蛋白表达机制,以玉米(Zea mays L.)异交不亲和基因Gal-S的一对近等基因系W22(GG)与w22(gg)为材料,组配自交(GG×GG)、正交(gg×GG)与反交(GG×gg) 3个组合。首先采用荧光显微技术, 观察比较了3个组合中花粉管在花丝中的生长过程;其次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比较研究了授粉后10 h自交与反交母本W22(GG)花丝蛋白质组的特异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授粉后10 h,自交与正交花粉管伸长可达花丝基部,而反交花丝基部未观察到花粉管;自交与反交母本W22(GG)花丝蛋白质组共检测到25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15个在自交中特异表达,10个在反交中特异表达;通过MALDI-TOF-MS质谱测序和MASCOT序列分析,注释了12个蛋白质点;其中自交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11、12、14和异交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18、22、24可能与玉米异交不亲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高直链淀粉玉米amylose-extender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链淀粉的含量是玉米淀粉品质的重要指标,受隐性核基因amylose-extender(ae)控制.生产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费时、费力,因此高直链淀粉玉米的改良需要寻找快速、简便、准确的基因检测方法.本实验对高直链淀粉玉米材料和普通玉米材料ae基因的cDNA进行了测序,结果显示高直链淀粉材料cDNA 序列第9外显子(84...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1988~1990年度的研究,明确了三类高产品种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关系,比较了三类品种的产量潜力和稳产性能,认为中间型品种具有较多的有利因素.在山东生态条件下,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应在兼容大穗型、多穗型品种的前提下,着重走中间型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15.
玉米单向异交不亲和基因是一种配子体基因(Gametophyte factors,Ga)。Ga基因是影响单倍体配子有性传递的遗传因子,许多带有Ga基因的爆裂玉米可以给不带有Ga基因的马齿型和硬粒型玉米正常授粉结实,反交则通常不结实。Ga基因的这种特性在生产上可以用于特用玉米与普通玉米以及非转基因玉米与转基因玉米之间的生殖隔离,在基础理论上可以用于研究玉米授精过程中的基因互作、信号传导以及雌雄配子间的不亲和机理。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玉米目标基因纯合体快速准确的PCR鉴定方法(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转基因玉米NK603为例,介绍了一种检测目标基因纯和体的PCR方法.该方法利用4个引物的多重PCR反应,这4个PCR引物分别来自于目标基因的5'端(5'TP)和3'端(3'TP)DNA序列,目标基因5'端一侧的玉米基因组DNA序列(5'GP),以及目标基因3'端一侧的玉米基因组DNA序列(3'GP).视玉米个体有无目标基因以及目标基因的杂合/纯和状态,PCR扩增可得到三种不同的结果:如果被检测个体无目标基因,5'GP与3'GP间的玉米基因组DNA将被扩增,PCR只产生一条条带:如果被检测个体是目标基因的纯合体,5'GP与5'TP及3'TP与3'GP间的DNA将被扩增,PCR则产生两条条带;如果被检测个体是目标基因的杂合体,5'GP与3'GP、5'GP与5'TP以及3'TP与3'GP间的DNA将都被扩增,PCR则产生三条条带.三条不同长短的PCR产物条带在琼脂糖凝胶上清晰可分,易于辨别.和费时昂贵的定量PCR相比,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在目标基因位点玉米基因组DNA序列已知的前提下,该方法可扩展到诸如Btll、Event176、GA21、MON810、MON863和TC1507等任何转基因玉米的回交转育程序中.  相似文献   
17.
植物矿质营养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养分胁迫是全球性问题。实践证明,通过育种手段,改良植物的矿质营养遗传特性,使其能活化和利用被土壤吸附固定的养分,为无效态为有效态,以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是一条可行的途径。随着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一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较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矿质营养育种的发展历史,理论依据,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高效益,低投入,少污染的农业持续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甜高粱品种中科甜438为材料,研究裸地、地膜覆盖2种方式下不施肥和施有机肥、无机肥、无机肥+复合微生物菌剂共4种施肥水平对甜高粱产草量、营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盐碱地甜高粱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结果表明:与CK相比,覆膜和施肥处理均能缩短甜高粱的生长周期,改善农艺性状,提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各处理中,覆膜条件下无机肥+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施(MF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青贮产量、粗蛋白含量、相对饲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分别为61.92 t/hm2、 8.15%、134.05、12 709元/hm2,均高于其它处理,比CK分别增加157.14%、23.67%、20.94%和175.86%,均达显著水平。综合认为,覆膜条件下无机肥+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施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甜高粱高效优质生产的适宜组合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