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茶树叶表理化特征对茶橙瘿螨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华才 《中国茶叶》1994,16(5):12-13
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Watt)]是我国茶区主要害螨之一,它以口针刺吸茶树幼嫩芽叶汁液为害,受害芽叶叶色变红褐,叶缘卷曲、皱缩,生长受阻.茶橙瘿螨主要集中在茶树幼嫩芽叶叶表取食为害,由于其个体微小,取食活动会受到茶树新梢叶表理化特征的影响.本文就茶树叶表理化特征与茶橙瘿螨为害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植保无人飞机在茶园应用的可行性,在茶园测试了无人飞机施药的雾滴沉积分布、对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防治效果,以及6种农药在茶叶中残留量.结果表明,供试的无人飞机喷雾喷头、飞防助剂对无人飞机喷雾的雾滴沉积分布影响不显著.无人飞机施药的雾滴大小、雾滴密度、沉积量等均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但无人飞机...  相似文献   
13.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螟蛉绒茧蜂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及虫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健康水稻苗、两种害虫的幼虫及虫粪的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雌成蜂都有显著引诱作用.在两种害虫为害水稻苗与健康水稻苗之间,螟蛉绒茧蜂雌成蜂显著地选择虫害苗,但当去除虫害苗中的幼虫和虫粪后,寄生蜂对二者的选择无显著差异.水稻苗以两种害虫唾液处理或机械损伤处理后,其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的吸引作用无显著改变.在两种害虫幼虫、虫粪及其为害苗的挥发物之间,螟蛉绒茧蜂显著地趋向稻纵卷叶螟幼虫、虫粪及其为害苗.结果表明,螟蛉绒茧蜂栖境定位和寄主选择过程中所利用的挥发物主要来自寄主植物、寄主幼虫和虫粪.  相似文献   
14.
相对湿度对茶橙瘿螨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华才  殷坤山 《茶叶》2001,27(1):41-43
研究了不同相对湿度下茶橙瘿螨的种群动态,表明相对湿度对茶橙瘿螨种群增长有明显的影响,相对湿度太低(RH<50%)或太高(RH>(90%)都不利于茶橙瘿螨种群的增长。在适宜温度下,最有利于茶橙瘿螨种群增长的湿度为75%<RH<90%。  相似文献   
15.
姜曲海猪瘦肉品系的亲本选择Ⅰ.基础亲本(母)肥育性能和胴体性状的观察张金存陈华才(姜堰市种猪场姜堰225508)经荣斌(扬州大学农学院)胡在朝(江苏省农林厅畜牧局)黄富林(姜堰市多种经营管理局)吴立军(扬州市畜牧兽医站)为了改变苏中地区地方猪种姜曲...  相似文献   
16.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以姜曲海瘦肉型品系零世代母猪及亲本为试验材料,用前腔静脉连续采血方法,在初生,15,30,45,60,75日龄时,对其体内5种生殖激素浓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初生时,各生殖激素浓度均处于高浓度水平;0~75日龄阶段血清LH(75日龄除外)、FSH(30日龄除外)和E2(初生时除外)平均水平零世代极显著低于亲本(P<0.01),而P(初生时除外)和T(30,45日龄除外)平均水平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60~75日龄囊状卵泡出现前的阶段,LH、FSH和E2浓度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尿素溶液在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华才  许宁 《中国茶叶》1993,15(6):29-30
目前,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多酚氧化酶在适宜的pH值和温度条件下,催化对苯二酚,使之氧化生成有色产物,由单位时间内形成产物在460nm处的吸光值来确定酶活性的高低。为了使反应达成一致,反应进行到规定的时间后,需加入酶抑制剂来终止酶促反应。目前,常用的终止剂是1mol/L偏磷酸溶液,然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当反应体系中加入1mol/L偏磷酸溶液后,虽能使酶蛋白变性失活,终止酶促反应,但同时也使酶蛋白沉淀并产生胶体颗粒,引起反应体系混浊,严重影响比色效果,导致测定结果不稳定,造成偏差。  相似文献   
18.
茶树对茶橙瘿螨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作者分析了对茶橙瘿螨抗性和感性的两组无性系茶树新梢叶片下表面形态特征、叶片组织结构和新梢内含物含量。结果表明,抗性品种的叶片下表面茸毛密度、新梢咖啡碱和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感性品种;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和新梢还原糖含量则相反。叶片组织结构、新梢茶多酚和可溶蛋白的含量抗、感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在氨基酸的组份中,以茶树特有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差异最显著,其次是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和丝氨酸。采用反渗叶盘法测定了多种氨基酸、咖啡碱、葡萄糖对该螨生物学的影响,明确了咖啡碱和多种氨基酸具有增加该螨活动时间、抑制其取食,从而影响其生长、繁殖的生理效应;葡萄糖有助于该螨的取食和繁殖。据此表明,茶树新梢叶片下表面多茸毛、低气孔密度的形态学抗螨机制和新梢高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和低还原糖含量的生化抗螨机制。  相似文献   
19.
茶尺蠖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OBP)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触角总RNA为模板,根据同源性设计简并性引物,采用RT-PCR扩增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OBP1和GOBP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EoblGOBP1和EoblGOBP2。EoblGOBP1的cDNA全长为1 528 bp,开放阅读框501 bp,编码166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Mw=18 835.63 D,等电点pI=5.45,cDNA和氨基酸序列在NCBI/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为FJ156732和ACN29680.1。EoblGOBP2的cDNA全长为1 315 bp,开放阅读框405 bp,编码160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Mw=18 002.75 D,等电点pI=5.32。cDNA和氨基酸序列在NCBI/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为FJ156733和ACN29681.1。两个气味结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都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具有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与已报道的鳞翅目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同源性为分别62%~82%和76%~88%。  相似文献   
20.
游离氨基酸含量与茶树抗螨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茶树新梢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茶树品种对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的抗性关系。抗性品种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茶氨酸(Thea)、谷氨酸(Glu)、丙氨酸(Ala)、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缬氨酸(Val)等的含量显著蒿于感性品种。抗性品种新梢中与氨基酸合成有关的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苯丙氨酸解氨酸(PAL)的活性分别是感性品种的2.3倍和3.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