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陈卫锋 《热带林业》2005,33(3):41-42
本文介绍了双向控制闭路电视教学及监控系统的基本配置、功能,在林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秦涛  张强  马齐  陈卫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62-1464
[目的]探究复合型饲料添加因素分析及发展前景。[方法]综述当前复合型饲料添加剂主要复配的酶制剂、微生物、矿物质、中草药的种类与特点,作用机制,探讨复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的酶、微生物在饲料加工和保存的稳定性及饲料酶测定方面问题。[结果]饲料添加剂从单一的酶制剂、微生物、矿物质、天然植物发展到用2种或2种以上复配成1种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成分添加既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能提高禽畜的免疫力、生产率,减少氮、磷的排泄量。[结论]该文为复合型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吴起野生沙棘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沙棘果泥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814.03mg/100 g,其次为沙棘果皮、果油、果渣等,沙棘杆中含量最少为90.39 mg/100 ml,这将为吴起沙棘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果胶酶酶解大枣发酵产酯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方法]以枣和水或豆芽汁为发酵底物,乙醇为中间产物辅料,设计L9(34)枣香料酶解发酵产酯生产最佳工艺条件试验。4因素分别为酶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产酯量作为评定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底物和乙醇添加量。[结果]发酵底物用豆芽汁加枣,乙醇添加量为3%时,果胶酶较佳的酶解条件为果胶酶加入量0.2%,料液比1:5(W/W),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h,乙醇添加量为3%,枣香料产酯率最高,可达5.63mg/ml。[结论]为利用酶和产酯微生物定向开发新的烟用枣香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实验研究了从泾阳茶厂分离到的一株"金花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结果为冠突散囊菌。利用这株菌进行茶汤的纯种发酵,以自然发酵作对比,分析发酵前后茶汤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多糖,氨基酸,生物碱在发酵液的不同时期含量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