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加勒比松抗旱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勒比松包括本种加勒比松,巴哈马加勒比松和洪都拉斯加勒比松3个变种。速生耐旱,积累物质的能力很强,1年生幼苗株高为云南松思茅松的4-5倍,鲜重为12-15倍,干重为15-20倍。  相似文献   
32.
应用酶联抗原直接包被法(ELISA—DAC法)(检测单粒花生种子)与温室生长法、指示植物接种法检测花生种子PStV带毒情况,其结果基本一致。1987和1988两年以应用温室生长法为主分别对229份和500份花生种质资源材料的PStV种传特性进行检测,参试材料PStV平均种传率分别为4.7%和8.6%,多数材料种传率分别为2—10%和5—20%。两年应用ELISA—DAC方法对146份花生材料进行复筛,分别得到PStV种传率1%以下材料3份和9份。  相似文献   
33.
在云南干旱地区广泛用作薪炭林的树种香须,粉花山扁豆,刺槐和银合欢的幼苗被不同浓度的PEG诱导水分胁迫后,相对含水量随PEG的浓度增大而下降,质膜透性随PEC浓度升高而增大;SOD活性基本上也随PEG浓度升高而增大。质膜透性与相对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2,p<0.01),说明干旱脱水使质膜伤害;游离脯氨酸的累积量在PEG处理后大幅度上升,增长幅度与树种的相对含水量有关,相对含水量低增长少,相对含水量高增长高,表明脯氨酸有保水作用。SOD活性与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0.61,p<0.05),说明干旱脱水将诱导SOD活性增大,以防止或减轻超氧物阴离子自由基O对膜的伤害作用。揭示和阐明这些树种在水分胁迫中的生理特性,有助于干旱地区造林时对宜林树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34.
依据病害症状不同,将我国芝麻病毒病划分为三种类型:黄花叶型、普通花叶型和混合型(皱缩花叶、黄化)。黄花叶和普通花叶病毒病广泛发生在湖北、河南芝麻产区和北京密云芝麻零星种植区。混合型病害仅1990年在本所农场局部地块发现。采用酶联免疫血清试验方法,检测152个黄花叶样品,与花生条纹病毒抗血清阳性反应率83.6%,44个普通花叶样品,与芜菁花叶病毒抗血清阳性反应率61.4%。  相似文献   
35.
调查和试验结果说明:感染PStV的花生是芝麻黄花叶病毒病主要初浸染源.桃蚜传毒效率最高,为35%,豆蚜、大豆蚜和棉蚜传毒效率均很低.病害流行与蚜虫发生密切相关.供试的10个芝麻栽培品种均不抗病,但存在一定成株期抗性。自花生条纹病毒(PStV)感染的芝麻病株上收获的种子,种植后未发现病毒种传现象。  相似文献   
36.
根据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认为,胶树死皮是由于强度排胶引起的乳管坏死所致,他们并认为,割胶部位已坏死的乳管会向其下方和两边的树皮乳管蔓延,严重的可使整株树皮乳管坏死。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胶树死皮防治方法已有所突破,且取得了一些相当成功的例子。其基本方法就是把已坏死的乳管与未受影响的乳管开隔离沟隔开,采取这种措施的胶树不需要停割,可以继续割胶。这样就改变了传统上采用的停割,加强施肥养树的防治办法(事实上这种办法对死皮树是无效的)。我们垦区产胶园死皮树逐年增多,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请大家参照本文献综述中介绍的开隔离沟的方法,在死皮树上作一些引证试验,取得经验后再扩大应用。  相似文献   
37.
<正> 我国从1956年开始引种油橄榄迄今已有30年,目前全国种植约2,000万株,绝大部分已进入产果期。由于油橄榄果实成熟期长,而且很不一致,果实又不易脱落,所以采收十分困难。采收通常是手摘或敲打,费时费工,效率很低。据国外资料报道,用手摘或敲打的采收方法,采收所需劳力占油橄榄栽培总用工量的80%;采收费用占总成本费的40—50%。而且敲打对枝叶损伤严重,影响次年产量。因此,油橄榄的采收问题就成为发展油橄榄生产的重  相似文献   
38.
胶刀改革     
<正>机械化割胶在望!一种注射器状并用电池作动力的工具叫转子注射器Rotor Iujec-tor很快就会在胶园里胶工手上使用,以代替传统胶刀。这工具是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设计和试验中的原型之一。通常是在专利下使用。这并不是什么新的设想,它是非州象  相似文献   
39.
芝麻上花生条纹病毒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LISA和生长法检测结果表明,芝麻种不种传PStV,感染PStV的花生是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桃蚜、豆蚜和大事蚜能传播芝麻上PStV,传毒率分别为37%、19.3%和13.8%,而经为0。黄花叶病害流行程度肥芝麻生育期蚜虫发生量互作作用影响。芝麻黄花叶病害年度间流行程度差异大,发病率与6月下旬7月上旬平均气温、降雨量及雨日在。芝麻苗期至蕾期为感病生育期,进入开花后期,芝麻对PStV 表  相似文献   
40.
 对从北京郊区菜豆皱缩花叶病株上获得的一个病毒分离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该分离物的寄主范围、传播特性、病毒颗粒形态、血清学性质和理化特性等,确定为花生矮化病毒(Peanut Stunt Virus,PSV),并称为PSV菜豆分离物,即PSV Bean Isolate,简称PSV-B。这是国内从菜豆上分离PSV的首次报道。在测定的5科28种植物中,PSV-B侵染5科21种。PSV-B致死温度60~65℃,稀释限点10-4~10-5,存活期限6 d以上。PSV-B能被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提纯病毒颗粒球形,直径30 nm。制备的PSV-B抗血清,采用琼脂双扩散法测定效价为1 128。在血清学关系上,P SV-B与已报道的中国PSV-Mi株系相近,与美国PSV-E株系差异明显。PSV-B外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25 000道尔顿;含有4个RNA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