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经紫外线照射、亚硝基胍处理和药剂诱导,分别从灰霉病菌野生敏感菌株XY6-1S获得高抗腐霉利菌株XY6-1R052、XY6-1R140和XY6-1R202,其EC_(50)>100,μg·mL~(-1)、MIC>1 000μg·mL~(-1).在1~4μg·mL~(-1)药剂浓度下,敏感菌株菌丝呈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异常,甚至细胞壁破损,而抗性菌株菌丝未有明显改变.在含20μg·L~(-1)以上蔗糖或1.25 g·L~(-1)以上NaCl培养基上,抗药菌株菌丝生长明显差于敏感菌株,表明前者比后者对高渗透压敏感.另外,抗药菌株菌丝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敏感菌株,显示抗药菌株细胞膜透性明显改变,因而导致电介质渗漏.在含药培养液中,敏感菌株菌丝甘油含量急剧上升,提高904.63%,而抗药菌株菌丝甘油含量仅增加20.54%~44.00%,因此对于高渗环境,敏感菌株具有较好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52.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J115和G161是2株具高固氮活性的水稻内生细菌.经研究发现,2株固氮细菌的营养要求基本相似,具体配方为:2%葡萄糖或蔗糖、1%蛋白胨或2%牛肉浸膏、0.02%K_2HPO_4、0.1%酵母膏.另外,添加硝态氮(KNO_3)对2株固氮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氨态氮[(NH_4)_2SO_4]则对细菌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53.
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1 9℃ ,萌发率达 94 .3 %;在空气较多的环境中孢子萌发率较高 ,达87.8%,淹水则不利于孢子萌发 ,萌发率仅为 5.8%。 1 %蔗糖、1 %葡萄糖、1 %乳糖、1 %硫酸铵、0 .2 mol/ L磷酸二氢钾、番茄汁液都可以促进分生孢子萌发 ,以 1 %蔗糖效果最好。分生孢子在 p H3~ 9的条件下均可萌发 ,以 p H5最为适宜。孢子悬浮液在高浓度 ( 6× 1 0 5以上 )下会抑制孢子萌发 ,光照和黑暗处理对孢子的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4.
纹枯病菌胞壁降解酶对水稻组织和细胞的破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针刺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uehn)胞壁降解酶——果胶酶(PG、PMG)和纤维素酶可使水稻叶鞘褪绿变黄。经浸泡处理,上述酶液使水稻愈伤组织细胞破裂崩解;水稻叶鞘细胞超微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如细胞壁部分裂解、叶绿体和线粒体损伤等。这些结果提示病菌产生的胞壁降解酶具有显著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55.
为明确水稻纹枯病菌对生产上常用药剂的敏感性,从江苏省及全国其他地区共分离获得纹枯病菌株293株,采用含药培养基-区分计量法测定菌株对药剂的敏感性,确定病菌对药剂的敏感基线,检测其抗性频率。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戊唑醇和丙环唑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129 0、0.834 3和0.660 3μg·mL~(-1),以敏感基线10倍值为标准测定各地菌株对3种药剂的抗性频率发现,除5个菌株对丙环唑产生了抗性外,绝大多数菌株对3种药剂均表现敏感。据各菌株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相关分析显示,水稻纹枯病菌对3种药剂不存在交互抗性。所有供试菌株对井冈霉素均表现较高抗性,近70%菌株EC_(50)值大于500μg·mL~(-1)。该研究说明除井冈霉素外,其他3种药剂在田间均有很好的防病效果,但应注意其用量和使用频次。  相似文献   
56.
江苏省栝楼烂果病病原鉴定及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为明确大葱水提物对辣椒疫病的控制效果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室内毒力、田间防效以及GC-MS联用测定发现,大葱茎叶与根水提物均对辣椒疫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含300 mg/mL根水提物的平板上培养2 d,辣椒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高达81.50%;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作用减弱,5 d后,200 mg/mL根和茎叶水提物对病菌的抑制率仅为34.18%和25.62%。用300 mg/mL大葱水提物灌根,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可达50%左右。将大葱与辣椒轮作或混栽可有效降低田间辣椒疫病的病情,防病效果分别为40.67%和41.21%。GC-MS测定结果表明,大葱根和茎叶水提物中分别含有14种和28种挥发性物质,且均以有机硫化物为主,分别占总挥发性物质的82.17%和99.40%,这些硫化物对辣椒疫病菌的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大葱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控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59.
利用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毒素,研究植物病原菌毒素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害作用.结果表明:该毒素在不同浓度下对小麦有2种截然不同的作用结果.高浓度毒素能在叶鞘上造成类似于病斑的症状;抑制幼根生长,最高抑制率可达97.9%;损伤细胞膜,最大损伤率达54.4%;干扰植株的水分平衡,使其失水甚至萎...  相似文献   
60.
灰葡萄孢对速克灵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江苏各地采集番茄等15种蔬菜灰霉病标本,经分离获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127株。以速克灵有效成分5μg·mL~(-1)为标准,检测灰葡萄孢对速克灵的抗性。结果表明:病菌抗速克灵菌株频率平均为11.0%。抗性菌株中,85.7%属低抗水平,EC_(50)值在2.21~6.67μg·mL~(-1)之间。但菌株D_(1-3)抗药性水平极高,EC_(50)和EC_(95)分别达263.78和6000μg·mL~(-1)以上,EC_(95)值约是敏感菌株的1400倍。抗性菌株转管培养15和30代后,抗性水平仍较稳定。抗性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分生孢子与菌核形成以及对番茄致病力等方面无明显规律性,但高抗菌株D_(1-3)具有很强的生长、繁殖能力和致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