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58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果蔗引种观察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37个果蔗品种的引种观察结果:有18个品种果蔗特性不佳,7个还需继续观察,12个具有一定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2.
采用DTOPSIS综合评价法,以10项工农艺性状作为评价指标,对自育2004系列第一套品比参试品系进行综合评价,并比较了公顷蔗茎产量和11月至次年2月公顷含糖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蔗04-516、云蔗04-622、云蔗04-621和云蔗04-296综合性状优良,优于双对照,云蔗04-139和云蔗04-841综合性状较双对照差,其他品系介于双对照之间。云蔗04-622和云蔗04-621已推荐参加第十一套省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对我所1993-96年从广东、广西、四川引入的28个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桂糖84/332、粤糖85/2549、粤农81/762的评判值均大于对照种桂糖11(0.7524),综合性状突出,应给予加大繁殖,推广;粤农79/309、粤糖85/1589、桂糖86/267、粤农87/1257的评判值均大于0.5,远远高于对照种ROC10(0.2859),综合表现良好,可以进一步扩大试验;粤农88/488、粤农88/489、川糖88/598、川糖85/591的评判值低,综合表现差,但是其蔗糖分高,可考虑作为高糖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104.
以云南省第十一轮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15个品种5个参试点2年新植、1年宿根的甘蔗产量、甘蔗含糖为研究对象进行基因与环境互作研究。通过方差、相关性和聚类分析表明,甘蔗品种(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最大,其次是甘蔗品种效应值;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为云南蔗区的品种引进和布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5.
98份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甘蔗蔗糖产量约占中国食糖总量的92%。具有遗传多样性的甘蔗种质资源是甘蔗杂交育种的基础,杂交亲本的选择和组合的选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研究98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甘蔗杂交组合选配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甘蔗幼叶基因组DNA,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10个国家的98份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选择性扩增产物在5%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分离,银染显色。电泳结果得到“0,1”矩阵,使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每对引物的多态性条带数、多态性比率、多态信息量、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同时使用NTSYS pc-V. 2.1计算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根据相似性系数进行UPGMA(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analysis)聚类分析和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效应分析,对甘蔗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结果】采用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筛选出的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 39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 34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6.55%,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39.2个位点和134.4个多态性位点。98份种质的相似性系数在0.484-0.929,平均为0.734,多态信息量为0.2495,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092,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3890,遗传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KN90-418和KN90-455,达到0.929,最低的是云蔗94-375和IS76-126,为0.484。根据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64处切割时,可划分为4个类群,第I类群有5份澳大利亚种质,包括IK76-48、IS76-126、IK76-22、SES309和E.SARPET;第II类群有1份澳大利亚种质是IS76-199;第III类群有3份种质,包括KN93-06、90-110-9和BURMA;第IV类群有89份种质,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79处切割时,可将第Ⅳ类群划分为9个亚群(A、B、C、D、E、F、G、H和I)。基于Jaccard系数用PCA法对98份甘蔗种质AFLP标记结果进行主效应分析,主效应分析显示了不同种质的分类位置,分子主效应分析结果与分子聚类结果一致,集中在一个区域的种质亲缘关系较为紧密,澳大利亚种质位置较为分散,最分散材料为蔗茅属和细茎野生种。【结论】98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其中,澳大利亚种质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90-110-9、KN93-06和粤糖00-236较为特殊,在杂交组合选配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克隆甘蔗的ScCCD8,分析其序列特征并预测其功能,研究在甘蔗不同组织部位、不同胁迫处理条件以及不同生长时间点ScCCD8的表达情况,为该基因在甘蔗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NCBI中检索的甘蔗CCD8同源片段EST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甘蔗CCD8的片段,采用RACE和RT-PCR技术分别从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中克隆CCD8的5′、3′目的片段和全长cDNA序列,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利用qRT-PCR方法分析CCD8在不同组织、不同逆境胁迫条件下和不同生长时间点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获得甘蔗CCD8,命名为ScCCD8,GenBank登录号为KP742973.1。该cDNA全长2 016 bp,含有1个1 62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40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9.534 kD。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cCCD8编码的蛋白是定位于叶绿体上的非分泌性蛋白,不是典型的跨膜蛋白,没有信号肽位点。存在着多个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等活性位点。序列分析表明,ScCCD8与其他植物的CCD8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甘蔗ScCCD8与高粱的CCD8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表明,ScCCD8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是老叶中表达量的18倍。其在模拟重度干旱胁迫(20% PEG)、盐胁迫(200 mmol·L-1 NaCl)、磷缺乏(1/8 mmol·L-1)和营养缺乏(纯水培养)4种胁迫处理下,茎尖中的ScCCD8均被诱导表达,且在处理24 h以后,ScCCD8的表达量增加较为明显。在不同生长时期,ScCCD8在甘蔗不同生长时期的茎尖中均有表达,且在幼苗期的表达量高于萌芽期和分蘖期。【结论】从甘蔗品种ROC22中克隆获得的甘蔗独脚金内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ScCCD8是CCD8基因家族成员,推测ScCCD8可能与甘蔗SLs响应逆境胁迫有关。  相似文献   
107.
DTOPSIS法对甘蔗新品系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采用DTOPSIS法对12个甘蔗新品系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98-46、云98-236、云00-45、云98-13和云99-596五个品系综合性状优于双对照,云01-932优于CK1,次于CK2。以上品系应重点试验和评价。其余材料综合性状皆次于双对照,仍需作进一步试验观察或给予淘汰。  相似文献   
108.
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是我国重要的甘蔗品种和亲本,利用其作为亲本,易于培育出更为优良的杂交后代。本研究利用7个新台糖系列甘蔗亲本,配制20个组合,对其杂交组合进行黑穗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20个组合人工接种黑穗病菌后全部发病,参试组合平均丛感病率与平均茎感病率为极显著正相关;组合间丛感病率和茎感病率均为极显著差异,说明人工接种胁迫试验能够将抗病性强、中、弱的组合鉴别出来,从而将感病严重的组合进行淘汰;通过聚类分析,20个组合抗病性可分为3种类型,组合3和12号聚为一类,发病最重,平均丛感病率、平均茎感病率分别为24.74%、11.5%和28.48%、18.44%,该类组合可以予以淘汰,组合7、10、11和13号聚为二类,发病中等,其余组合聚为三类,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109.
甘蔗品种的区试蔗茎产量和蔗糖分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AMMI(主效可加互作乘积)模型及双标图、Di(品种稳定性参数)以及相应表现型值与Di值的聚类分析,对2005~2006年14个甘蔗品种云南5个试点的2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基因环境互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产量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显著,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德蔗93-94等;甘蔗糖分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云蔗98-236等.②根据AMMI双标图,提出了参试品种在参试点的适应性.③根据平均产量和糖分及其Di值聚类分析,参试品种可分为5类.基于AMMI的互作稳定性分析和聚类分析为蔗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甘蔗新品种云蔗94—37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蔗94-375系从Cp72-1210x崖城73-512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优良甘蔗新品种.其表现为生势强、茎径粗壮、直立紧凑、丰产中熟高糖、适应性广.产量(102.6t/hm2)比对照新台糖10号(P.OC10)增产18.8%,比对照桂糖11号增产10.9%;平均甘蔗含糖分(14.45%)比ROC10高0.10个百分点,比桂糖11号高0.15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14.7 t/hm2)比ROC10增产17.7%,比桂糖11号增产13.1%.该品种免疫花叶病,抗黑穗病,抗旱性好,适宜于中等肥力的旱坡地、水浇地及水田种植.可作为糖料或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