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8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比较稻豆复种模式较常规双季稻种植模式的优势,于2022年在杭州富阳设置早稻—晚稻、春大豆—晚稻与早稻—秋大豆3种种植模式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与大田管理下,春大豆—晚稻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较双季稻模式提升63.3%,主要得益于晚稻产量的提高及春大豆的经济效益高于早稻;春大豆—晚稻模式下晚稻干物质量较双季稻模式晚稻增加206.3%;早稻—秋大豆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较双季稻模式提高51.0%,两种模式下早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但秋大豆的经济效益高于双季晚稻。稻豆复种可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并提高作物总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为明确水稻机插育秧叠盘出苗的保湿效应及对秧苗生长特性及均匀度的影响,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利用基质和稻田土进行播种育秧试验,分别设置育秧土饱和含水量的55%~60%(T1,基质含水量为38%,稻田土含水量为24%),75%~80%(T2,基质含水量为54%,稻田土含水量为32%)和饱和含水量(T3,基质含水量为70...  相似文献   
83.
强化栽培对水稻后期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高产水稻品种两优培九和II优7954为材料,研究强化栽培对水稻中后期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在单位面积穗数不占优势下,主要是通过改善水稻后期群体质量,促进大穗形成从而实现增产。在强化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下,抽穗期功能叶的配置比较合理,叶片宽且挺,能较好的截获光能,且水稻抽穗期至花后20 d的叶面积衰退率较少,有利于抽穗后光合能力的提高和物质积累,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多,有利于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保证水稻大穗形成。  相似文献   
84.
机械穴直播对杂交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超级籼粳杂交稻甬优538为试材,研究了机械穴直播在不同播种量(45 kg/hm~2和60 kg/hm~2)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穴直播技术,虽然出苗率有所下降,但成穗率高,改善了直播稻的生长条件,降低了基部节间的弯曲力矩,使生育后期的倒伏风险明显降低;机械穴直播提高了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产量较人工撒播提高了1.63%~5.48%。  相似文献   
85.
为探究侧深施肥对川西平原区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籼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施氮肥(N0)、尿素2次撒施(TF)、尿素1次撒施(UB)、尿素侧深施(UM)、尿素和缓释尿素混合侧深施(SRUM)对机械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分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总量、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产量均表现为SRUM>UM>TF>UB>N0。SRUM和UM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茎叶转移的氮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RUM茎叶干物质转运量显著高于UB和UM,增幅分别为28.97%和4.17%。SRUM和UM有效穗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产量分别较UB增长8.00%和12.95%。与TF相比,UM、SRUM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11.35%、46.94%,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7.22%、25.88%。相比其他施氮处理,SRUM能够显著提高直播水稻的有效穗数、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总量、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和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同步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可见,SRUM既能减少机械直播水稻的施肥次数,又能增产增效,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本研究为川西平原直播稻的轻简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6.
87.
为明确寒地覆膜机插栽培种植有机水稻的效果及经济效益,以优质水稻品种龙稻18为材料,采取水稻超早育秧、佰士农生物基降解地膜覆膜插秧。试验表明,覆膜机插种植提高稻田土壤温度3℃~5℃,减少井灌水用量2 068.5 m~3/hm~2,促进水稻增产9.96%,并降低有机稻生产除草的成本9 750元/hm~2,增加效益9 577.5元/hm~2。经济效益显著,适宜北方寒地稻区推广。  相似文献   
88.
衡水地被植物资源丰富,约80种,分属于30多个科。其中栽培种近60种,优良野生种约20种。地被植物能够迅速覆盖地表,适应性强,管理简单。建设具有衡水特色的生态园林,地被植物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9.
不同水稻品种花期耐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96个主导水稻品种为材料,于水稻开花期进行水分处理10d,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与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期水分胁迫对水稻每穗粒数影响不显著,结实率和千粒重有着不同程 度的下降。根据水分胁迫指数将供试品种分为耐旱型(WSI<0.0599)、中间型(0.06000.2600)3类。筛选出9个耐旱型品种,其中粳型常规水稻1个、籼型常规水稻1个、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 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5个。籼稻品种的酎旱性明显优于粳稻品种,来源于同一母本冈46A的冈优527、冈优188和 冈优725在本试验中都表现出良好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90.
土壤透水状况对水稻根系生长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II优7954"为材料,盘栽比较了不同透水性土壤(常规淹水无渗漏、渗漏10mm/d、20mm/d、40mm/d和无水层无渗漏)对水稻根系生长与N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植株根系生长与土壤透水性关系较大,适当的土壤水分渗透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N素利用。土壤透水量10mm/d有利于水稻早期根系生长,提高根总量和深层根比例,开花期白根比高,N肥吸收利用率达77.05%,远高于常规淹水无渗漏对照,对水稻产量也有促进作用。土壤透水量超过20mm/d时不利于产量提高及后期水稻根系和植株地上部的生长。适当土壤透水能提高籽粒千粒重,但渗漏率超过20mm/d则千粒重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