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1.
北疆玉米密植高产宜粒收品种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耐密植、产量潜力大、脱水快、适宜机械粒收的品种是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的关键。在密植栽培条件下,2012-2017年在北疆昌吉奇台总场、伊犁新源71团和伊宁县3地开展了15个点次、133个品种/组合267个品次的品种/组合筛选试验,收获时采取机械粒收测产方式,测试收获质量、子粒含水率和单产,并按子粒含水率和产量水平2个指标采用双向平均法作图进行品种分类。试验结果表明:(1)267个样本收获时子粒破碎率均值为5.20%,略高于国家标准(GB/T 21961—2008)规定的5%水平;杂质率和产量损失率均值分别为0.67%和0.92%,低于国家标准3%和5%的要求;(2)子粒含水率均值为24.65%,子粒含水率与破碎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461),子粒含水率高是造成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两者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y=0.0346x 2-1.443x+18.998(R 2=0.3799,n=267)拟合,当子粒含水率为20.9%时,破碎率最低;(3)筛选出子粒含水率低、单产水平高的品种华美1号、晋单73、金9913、MC670、增玉1317和豫单9953,推荐为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适宜品种;早熟、脱水快、但产量水平低于平均值的品种有KX9384、KWS5383、登海1786、泽玉501和郑单528,推荐在热量资源偏少的地区种植,或作为热量资源适合地区的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12.
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特征与病情严重度的估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阐明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特征并对其病情严重度进行估测,为今后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大面积监测棉花黄萎病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不同品种棉花黄萎病的病叶材料,在不同发病时期的病谱田和大田同步测定其光谱和发病严重度,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病叶光谱反射特征、微分光谱特征差异。【结果】棉花不同品种、不同发病时期的黄萎病的病叶光谱均随发病严重度的增加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可见光(400~700 nm)到近红外区(700~1 300 nm)波段,光谱反射率随病情加重呈现上升趋势,可见光520~680 nm波段范围内尤为明显。当病叶严重度达到b2(25%)时,可作为病害识别的临界,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对光谱一阶微分特征研究表明,在红边范围内(680~780 nm)处理间变幅最大,分析后发现红边斜率减小,红边位置发生了“蓝移”,表现出了病害特有的特征。试验证明:434~724和909~1 600 nm为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敏感波段,建立的多个遥感估测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特征明显,建立的相应病害反演模型中利用一阶微分光谱723 nm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可用来定量反演棉花单叶黄萎病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农6师农科所,土地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秋翻春耙。2.供试材料参试品种有:晋糯10号,晋糯9号,晋糯5号,晋鲜糯6号,万糯8号,晋单41号,对照品种为郑单1105(CK)。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农6师农科所,土质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秋翻春耙. 2.供试材料 参试品种13个,其中郑单958为对照. 3.试验设计 小区面积25.2米2,行数6行,行长7米,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667米2密度5 300~5 500株,四周设保护行.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光谱特征参数的棉花长势参数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区棉花密度和水分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和水分处理的棉花整个生育期生物量和LAI(叶面积指数)与高光谱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建立棉花生物量和LAI光谱估算模型。选取的所有植被指数与棉花LAI和生物量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光谱参量NDVI(890,670)与LAI的相关性和光谱参量Height(920)与生物量相关性最好,用这2个参量与生物量建立棉花长势估测模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804 0和0.760 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91 5和0.315 2,利用光谱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监测棉花整个生育期的长势变化。  相似文献   
16.
王方永  王克如  李少昆  陈兵  陈江鲁 《作物学报》2010,36(11):1981-1989
实时、无损监测棉花叶片的叶绿素和氮素含量对诊断棉花生理状况和氮肥精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MSI200成像光谱仪和数码相机两种可见光传感器,分析和比较了光谱和颜色参数与叶绿素、氮素浓度和SPAD读数的关系,并且确立了其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传感器对叶绿素和氮素最敏感的波段分别为R710和R;光谱指数与叶绿素、氮素浓度和SPAD读数的相关性比原始光谱好,而且以蓝光和红光波段组成的差值指数(DI和R–B)的预测能力最佳;DI所建棉花叶片Chl a+b、Chl a、Chl b、N和SPAD读数的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分别为0.0058、0.0050、0.0018和2.3002 mg g–1和4.9736(分别为均值的18.39%、19.47%、30.33%、11.69%和8.45%),预测精度R2分别为0.7965、0.7582、0.6608、0.7019和0.7338;R–B所建模型的预测性比DI差,对Chl a+b的预测精度最高(R2=0.7400),而预测Chl b的精度最低(R2=0.5653)。基于CIE 1976 L*a*b*颜色模型的颜色参数b*和HSI颜色模型的S是两种传感器与叶绿素、氮素浓度和叶色关系较好的颜色参数;b*对叶绿素、氮素浓度和SPAD读数的预测能力稍逊于DI,预测误差和精度都与DI的比较接近;而饱和度S值的预测RRMSE最大,整体预测精度小于0.62。因此,可以利用可见光成像传感器的光谱和颜色参数估测棉花叶片叶绿素和氮素含量。  相似文献   
17.
滴灌量对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春玉米高产、节水以及灌溉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量对新疆高产(≥15 000kg/hm~2)春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新疆奇台总场,采用覆膜滴灌技术,以当地高产玉米滴灌量为对照(I100),设置4个滴灌量水平,分析滴灌量对高产(≥15 000kg/hm~2)玉米冠层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综合2a试验结果表明,当滴灌量降低到常规灌溉量(600mm)的90%(I90)时,6个供试品种籽粒产量无显著降低;多数品种在滴灌量降低到常规灌溉量的80%时产量显著降低,表明降低10%滴灌量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在I90(540mm)处理下,不同品种吐丝期叶面积指数为7.53~8.67,穗位层透光率为3.5%~4.5%,群体底部透光率为0.5%~0.8%,消光系数为0.56~0.72,产量达到15 686.0~19 135.4kg/hm~2。滴灌量影响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叶面积指数以及各层光分布,改变玉米的群体结构。随滴灌量的降低玉米产量呈下降趋势,但滴灌量降低到常规灌溉量的90%(I90)时,提高穗下第三叶层的透光率,籽粒产量无显著的降低。因此,在节水的前提下达到较高的产量,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高产与高效的统一,该灌溉制度(540mm)适宜在当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种子粒重差异对相关发芽指标整齐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五家渠市种子市场购买的12个玉米品种种子进行调查表明:多数玉米品种种子在净度、含水率等指标上达到国家标准,但仍有品种发芽率未达到国家强制标准,且不同品种之间发芽势差异较大,发芽势最高的达到90%,而最低的仅为15%;不同品种间粒重受遗传影响较大,品种间单粒重整齐度存在较大差别,整齐度变化区间为3.78~7.38。发芽试验中发现,玉米单粒重与芽长、主根长、芽重和根重等指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单粒重整齐度与主根长、根重、芽长和芽重等指标整齐度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粒重整齐度将影响玉米苗期群体整齐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覆膜和滴灌对北疆密植玉米产量、田间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于2017-2018年在新疆奇台农场设置膜下滴灌、露地滴灌、覆膜沟灌和露地沟灌4种灌溉方式开展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处理玉米产量、IWUE和经济效益均表现为膜下滴灌>露地滴灌>覆膜沟灌>露地沟灌。2017年,膜下滴灌、露地滴灌、覆膜沟灌与露地沟灌相比分别增产36.8%、27.8%和16.8%;2018年,在600mm灌溉量下膜下滴灌、露地滴灌、覆膜沟灌与露地沟灌相比分别增产31.7%、22.4%和11.1%;在900mm灌溉量下,各处理产量比露地沟灌分别提高了20.7%、14.2%和7.3%。2017-2018年,滴灌处理的IWUE比沟灌提高16.9%~22.1%,经济效益提高了24.5%~35.3%;覆膜处理的IWUE比露地提高了7.8%~11.3%,经济效益提高了7.3%~13.0%。因此,在干旱灌溉区域密植结合膜下滴灌技术有利于获得高的产量、IWUE和经济效益,膜下滴灌是使得该区域春玉米高产、高效的最佳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玉米健壮素化控时期和用量试验,研究其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于玉米抽雄后10 d喷施健壮素,对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