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通过玉米健壮素化控时期和用量试验,研究其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于玉米抽雄后10 d喷施健壮素,对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2.
 通过开展小区棉花密度和水分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和水分处理的棉花整个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FPAR)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关系,建立棉花FPAR光谱估算模型。结果表明,棉花FPAR与选取的所有植被指数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中绿度植被指数(GREENNDVI)和反射率比值(GMI)与FPAR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4和0.765。分别用GREENNDVI和GMI建立棉花FPAR的估算模型,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57和0.633,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89和0.093。研究表明,利用光谱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估算棉花整个生育期的FPAR。  相似文献   
23.
基于宽范围动态植被指数的棉花冠层覆盖度监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旨在利用宽范围动态植被指数对棉花冠层覆盖度进行监测,解决传统的利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对冠层覆盖度较高时监测不准确(饱和)的问题。采用高光谱仪获取棉花不同时期不同覆盖度的冠层光谱反射率,通过对构成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引入系数α来提高修正后的植被指数随棉花覆盖度变化的动态范围。当利用权重系数0.1≤α≤0.2对近红外波段反射率调整之后,新形成的宽范围动态植被指数用于监测不同覆盖度棉花时未出现“饱和”现象。利用宽范围动态植被指数建立的棉花覆盖度监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48,对棉花冠层覆盖度进行监测,可以解决传统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对冠层覆盖度较高时监测不准确(饱和)的问题,提高了植被指数对棉花冠层覆盖度监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4.
作物叶片含氮量是作物长势监测、产量及品质估测的重要依据,实时、无损地监测植株体内氮素营养状况有助于棉花氮肥的正确施用。本研究比较2种近地可见光传感器的光谱和颜色信息用于监测棉花氮素营养的能力, 确定MSI200成像光谱仪和数码相机监测棉花冠层叶片氮含量最佳的波段、光谱指数和颜色参数并建立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冠层反射率随着冠层叶片氮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叶片含氮量的光谱敏感波段主要位于绿光和红光区域;与棉花冠层叶片含氮量的拟合效果最好的2种传感器的光谱指数为差值指数DI(R580, R680)和G–R,而颜色参数则分别为b*和H,同一传感器以光谱指数的拟合效果优于颜色参数,不同传感器以MSI200数据的拟合效果优于数码相机;利用独立试验资料检验所建模型的估测性能表明,差值指数对棉花冠层叶片氮素的预测能力优于比值指数和归一化差值指数,DI(R580, R680)和G–R所建模型的估测精度最高,分别为0.8131和0.7636。因此,利用数码相机和MSI200型成像光谱仪可以定量估测棉花冠层叶片氮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5.
基于棉花冠层光谱的土壤氮素监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连续2年小区氮肥试验,在棉花不同生育期采集冠层高光谱数据并同步测定土壤氮含量,分析棉花冠层高光谱参数与土壤氮含量间的关系,建立基于植株冠层光谱的土壤氮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著;基于棉花不同时期冠层光谱构建的14种光谱参量与土壤氮含量间的相关性有显著差异。其中,利用冠层光谱参数P_Area1100、Depth980、Area672、PPR(550,540)建立的土壤氮含量监测模型分别在蕾期、花期、铃期、吐絮期4个关键生育期对土壤氮含量的预测均达到了较高的精度,能够很好地反映棉花土壤氮素营养状况。利用植株冠层光谱参数可以很好地监测土壤氮素营养,说明利用植株冠层光谱方法监测土壤氮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
为了提高兵团第六师垦区滴灌冬小麦生产水平,提升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多年生产实践,从播前准备、播种质量、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探讨总结了兵团第六师垦区滴灌冬小麦新冬52号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冬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7.
设置两年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试验,研究不同密度下,随灌溉量增加,玉米茎秆抗折断力、植株高度、基部节间形态及机械强度等的变化趋势,明确覆膜滴灌条件下灌溉量对密植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茎秆抗倒能力呈下降趋势。不同密度下,滴灌量变化对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不完全一致。密植条件下,适当增加灌量(480~540 mm)可提高基部节间的物质积累和茎粗,增强茎秆的机械强度;继续增加滴灌量对茎秆的抗倒能力提升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进程、旗叶光合色素、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冬小麦新品种‘新冬4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有机肥替代25%化肥(CF+M25)、有机肥替代50%化肥(CF+M50)、有机肥替代75%化肥(CF+M75)5种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在一定范围内配施有机肥可提高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但过高的有机肥配比不利于籽粒质量的增加。在0%~50%有机肥配施处理可增加快增期最大灌浆速率,在有机肥替代75%化肥时快增期最大灌浆速率减缓。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与CF处理相比,CF+M25和CF+M50处理使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增加,CF+M75处理产量降低10.1%。综上,合理范围内有机无机配施可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