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云南泡桐丛枝病植原体核糖体蛋白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植原体核糖体蛋白基因通用引物对rpF1/rpR1,对采自云南省曲靖市的泡桐丛枝病植原体DNA (PaWB-QJ)进行PCR扩增,得到1.3 kb的特异片段,证明此病株中存在植原体。将此片段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进行PCR鉴定、核糖体蛋白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株系(PaWB-QJ)核糖体蛋白基因片段长1 244 bp,包含rps19rpl22rps3基因。对PaWB-QJ株系的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与16S rI-B亚组的翠菊黄化(Aster yellows,AY)、长春花黄化(Periwinkle yellows,PY)和泡桐丛枝德国株系(Paulownia witches'-broom,PaWB-German)的亲缘关系最近,达到99.0%以上,而与其它组中的株系明显低于97.0%,所以认为该植原体株系属于翠菊黄化组B亚组(16SrI-B)。  相似文献   
32.
利用抗病基因多样性持续控制水稻病害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利用抗病基因多样性持续控制水稻病害,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该技术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并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因此得到了国内外科学家和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作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33.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笔者选用了 2个汕型杂交稻品种 (汕优 6 3和汕优 2 2 )和 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 (黄壳糯和紫谷 )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汕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稻品种混合间栽比同一品种净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尤其突出的是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 ,防治效果达 83%~ 98%。因此 ,合理的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是水稻品种稻瘟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试验还证明 ,品种混合间栽与品种净栽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 ,品种混合间栽比净栽杂交稻平均增产 6 .5 %~ 9.7%。  相似文献   
34.
非培养方法解析烟草根部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烟草根部内生细菌多样性,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烟草根部总DNA,利用细菌16 S 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烟草根总DNA进行16 S rDNA扩增,构建烟草根部内生细菌16 S rDNA克隆文库;挑取具有不同酶切谱型的克隆进行测序、比对并构建16 S rDNA基因系统发育树。构建的烟草根部内生细菌16 S rDNA克隆文库中,155个克隆分属于36个不同的分类单元,Blast结果表明,大部分克隆与已知细菌的16 S rDNA序列相似性较高,分别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Alpha、Gamma、Beta亚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嗜甲基菌属(Methylobacillus)、食酸菌属(Acidovorax)、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16个属,其中13.5%的克隆序列与非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a)的相似性在93%~99%之间,假单胞菌属细菌是烟草根部内生细菌的优势种群。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烟草根部存在较为丰富的内生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并且潜藏着未知的内生细菌资源。  相似文献   
35.
烟草丛枝症病害表现为黄化丛枝症, 导致烤烟经济性状和产量产值明显下降. 未筛选到治疗病害的有效药剂, “治虫防病”措施的平均防效为619 % , “以治虫防病为主体, 综合防治烟草丛枝症病害技术体系” 的平均防效为869 % , 20 hm2 中心示范样板田的防效为772 % , 每hm2 挽回产量873 kg 、挽回产值11 31885 元, 确认综合防治技术能有效而可靠地控制烟草丛枝症病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36.
1991~1992年,对楚雄市、南华、姚安、路南、玉溪、通海、峨山、江川、澄江、华宁、弥勒、建水等12个县市烟草病毒病种类和发生特点进行了鉴定、研究。方法采用田间调查,根据症状发生特点分类,采集代表性病标样,室内进行生物接种、电镜观察、血清学反应,最后确定病毒种类。  相似文献   
37.
RT-PCR技术快速检测烟草丛顶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丛顶病 (tobaccobushytopdisease)是近年来在我国云南省西部的保山、大理、楚雄等烟区爆发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烟草病害。截至 2 0 0 1年 ,云南省累计发病面积达 4万hm2 ,平均发病率约为1 5 % ,造成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该病的病原物研究长期处于争论状态 ,被暂时命名为“云南烟草丛枝病 (tobaccowitches’broomdisease)” ,植原体学说、新的病毒病学说等都曾经长期占据人们的视野。Mo等明确了该病是由烟草丛顶病毒 (Tobaccobushytopvirus ,TBTV)和烟草脉扭…  相似文献   
38.
 荞麦是云南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荞麦白霉病严重危害荞麦的生产,研究从昭通采回的病样,经单孢分离,显微观察病原,明确其致病病原为无性态真菌的异形柱隔孢(Ramularia anomalaPeck),确定为荞麦白霉病,同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生长条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是一类对营养需求不高,对环境适应力强的病原菌。该病为昭通市首次报道。本研究为生产上防治荞麦白霉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简要综述了昆明地区香石竹病毒病的研究进展。经鉴定,确认昆明地区香石竹上存在的病毒有:香石竹斑驳病毒(CarMV)、香石竹脉斑驳病毒(CarVMV)、香石竹潜隐病毒(CarLV)、香石竹蚀环病毒(CarERV)、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CarNFV)。其中,CarMV是昆明地区香石竹上的优势病毒。同时,本文还提出了香石竹病毒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以供生产上运用。  相似文献   
40.
Theplantdiversityusuallysuppressesdiseaseepi demicsalthoughtheecologicalmechanismsarenotfullyknown .Thisecologicalprincipleismanifestedinbiodi versity richcroppingpracticesthatreducecropdiseasesinmanysubsistence farmingsystems.Modernapproach estodiseas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