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南方设施园艺栽培类课程教学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农林大学《设施植物栽培学》课程为例,对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主要从课程性质和设立背景、南方地区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特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实践环节较薄弱,教材及课堂讲授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同时在对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上述相关问题的改进意见和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果梅的日本品种“莺宿”、江苏品种“南农1号”和福建的腊梅、桃梅、花点梅、大沛梅及黄梅等品种(或优株,下同)外果皮和中果皮的结构.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在表皮毛、腊质层、外表皮细胞、中果皮细胞的大小、形状及胞壁加厚等方面有差别,各具特征,指出采用冷冻切片法研究果梅不同品种外果皮和中果皮的结构特征,可为果梅的加工和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对发展果梅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设林下附生、林下悬挂、林下床栽、大棚床栽4种栽培模式,对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的光合能力和品质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下栽培的铁皮石斛实际量子产量(Effective Quantum Yield of Photochemical Electron,Y(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lative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Rate,r ETR)、光化学淬灭(Photochemical Quenching,q P)、非光化学淬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半饱和光强(Ik)等光合能力指标均显著高于大棚床栽(p0.05),而大棚床栽的Y(NO)极显著高于3种林下栽培(p0.01)。说明林下铁皮石斛的光合能力、光饱和点均高于大棚床栽植株,且光保护能力更强。采收时,虽大棚床栽铁皮石斛的单株净重和茎长均极显著高于林下附生(p0.01),长势良好,但多糖含量低,品质不及林下附生栽培植株。这说明栽培模式显著影响铁皮石斛光合产物的分配且对其品质形成有影响。  相似文献   
94.
橄榄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的筛选及指标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橄榄品质的评价因子,从福建省不同地区选取了20个橄榄品种(品系),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橄榄果实的单果重、含水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TSS)、果形指数、总糖、蛋白质、总黄酮、多酚等9项品质因子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9项品质因子通过聚类分析最终简化为均与橄榄口感品质相关的3个指标,分别是多酚、含水率和总糖,这3个品质因子可应用于评价橄榄的综合品质。当多酚/总糖≤10.00,可判定该品种为甜橄榄品系;当多酚/总糖≤15.00时,适合鲜食;≥20.00时,适合加工;15.00~20.00时,既可鲜食也可作为加工材料。TSS是评价多数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但在橄榄上的测定意义较小。  相似文献   
95.
橄榄的苦涩味及药用成分都与多酚类物质密切相关。本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果实中的多酚组分。结果表明:橄榄中主要的多酚物质为鞣花酸,其次是芦丁、没食子酸甲酯、金丝桃苷。不同地区、品种(株系)之间多酚组分含量不相同。‘马坑22号’和‘霞溪本’所含的鞣花酸含量最高,分别达2 484.633、2 214.457 mg/100 g;芦丁含量最高为‘檀头’和‘霞溪本’,分别为490.137、478.545 mg/100 g。  相似文献   
96.
有机溶剂对棉铃虫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棉铃虫为材料,经 (NH4 )2SO4 分级沉淀、SephadexG 200分子筛凝胶过滤柱层析和DEAE 32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棉铃虫N 乙酰氨基葡糖苷酶酶制剂.研究几种有机溶剂对棉铃虫N 乙酰氨基葡糖苷酶 (EC3. 2. 1. 14)的活力与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乙醇和乙二醇对酶有先扬后抑的作用,正丙醇和丙三醇对酶有失活作用.低含量的丙酮 (体积分数为 12. 5% )对酶有可逆失活作用,随着丙酮含量的提高,其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也随之改变,Vmax值降低,Kmapp值不变.在 278nm波长激发下,天然酶内源荧光在 339nm处有特征的荧光发射,其强度随着丙酮含量的上升而减弱,荧光发射峰也逐渐蓝移.这表明丙酮改变了酶的构象.  相似文献   
97.
采用考马斯亮蓝G 250法测定胚胎蛋白质含量,并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胚胎的特异蛋白质。结果表明:无核雪柑种胚早期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其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出现了P1~P6 6个特异蛋白质;另外发现了4个特异于普通雪柑胚胎发育的蛋白质P11~P14。认为P11~P14与无核雪柑的无核密切相关,分别是P11(67.0 kD,pI 5.1)、P12(65.5 kD,pI 5.4)、P13(97.0 kD,pI 5.8)及P14(64.3 kD,pI 5.9)。  相似文献   
98.
本文详细描绘了天宝蕉(AAA)、粉蕉(AAB)和柴蕉(ABB)3个品种(类型)叶片结构上的差异和气孔的大小、密度、气孔指数、开张度的差异及气孔运动的日变化.食用蕉叶片的表皮组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厚度和叶片厚度因品种(类型)而异,一般为天宝蕉>柴蕉>粉蕉.叶片表皮细胞大小为柴蕉>粉蕉>天宝蕉,表皮细胞密度则相反.气孔纵径一般为天宝蕉>粉蕉>柴蕉,开张度则相反;气孔密度和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比值为粉蕉>柴蕉>天宝蕉,由此推论粉蕉和柴蕉可能有较高的光合速率;粉蕉和柴蕉叶片气孔相对面积和气孔指数相近,远远大于天宝蕉.叶片的CTR值和PR值为柴蕉>粉蕉>天宝蕉,与抗寒性呈正相关;SR值相反,与抗寒性呈负相关,可作为品种的抗寒性指标.文中还讨论了上述研究结果在香蕉分类、逆境生理和抗性育种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利用度柚6号、瑁溪蜜柚授粉处理对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果皮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及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处理后,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PG活性呈上升趋势;CX活性呈下降趋势;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水浴浸提火龙果果皮红色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浸提液乙醇浓度、pH值、水提温度和水提时间对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提取的主要因素及次序为:浸提温度、提取液浓度、pH值、浸提时间。试验范围内,火龙果果皮红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45 min、pH值为6.5和乙醇浓度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