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稻谷的吸湿性裂纹特性,设计了标准处理方法,并对参加浙江省“9410”计划联合品比试验的品系、部分早籼及早粳育种亲本进行抗裂性分析和等级评定。裂纹粒率最高的材料达73%,最低的仅0.5%,材料间差异显著(P=4.23×10-16<0.01);其中,45份籼稻材料平均裂纹粒率为34.19%,8份粳稻材料平均裂纹粒率为55.44%,2份长粳材料平均裂纹粒率为2.25%。相关分析表明,品种的抗裂性与粒形呈极显著正相关(r=0.49**)。  相似文献   
22.
根据工程实际,利用弹性薄壳理论,将直埋管道直管段作为柱壳建立物理模型,并在相应曲线坐标下,对作用于管道上的荷载进行受力分析。根据所建平衡方程,利用边界条件,获得了直管段β向和n向的位移。利用此位移,根据物理方程,在理论上首次获得了以柱壳为物理模型的直管段α、β向应力解析解。  相似文献   
23.
以C101LAC和C101A51为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金23B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复交及一次回交,在分离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特异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筛选,获得6个导入Pi 1、Pi 2和Pi 33基因的金23B导入系,其中导入系W1对稻瘟病的抗病频率为96.7%,明显高于携带单个基因的C104LAC(Pi 1)、C101A51(Pi 2)和北京糯(Pi 33)。基因聚合后抗病频率提高,说明基因聚合是培育稻瘟病持久抗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4.
水稻高秆突变体株高及其构成的比较和等位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伽玛射线辐射诱变获得了2份高秆突变体Gh-2和Sh-3,对它们的株高及其各节间长、穗长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同样是高秆的突变体Mh-1做测验种与Gh-2和Sh-3进行杂交,研究了相互间的等位性,研究结果认为它们是互为等位的遗传关系,即含有对sd-1能起隐性调节作用的i-sd1(t)基因.  相似文献   
25.
中早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九龙B和金23B杂交选育的优质不育系,所配组合F1生育期偏短,较适宜于早杂和晚杂组合的配组。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繁种技术。  相似文献   
26.
杂交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与改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优质稻谷的国家标准于 2 0 0 0年 4月 1日开始实行 ,其中有 4项为优质稻谷的品质定级指标 :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品质。本文就杂交水稻的稻米品质之整精米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和育种改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