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5篇
  18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厦门城市绿地中的观赏草资源与配置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莹  林涛 《农学学报》2013,3(8):47-51
以厦门城市绿化为范本,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厦门城市绿地中的观赏草资源种类,结果显示目前主要有44种观赏草被应用于厦门城市绿地中。从园林应用和形态学角度出发,把这些观赏植物按株高的不同分为高型(>180 cm)、中高型(90~180 cm)观赏草及矮型(60~90 cm)、低矮型(<60 cm)观赏草2个大类,分析和总结了这2类观赏草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方式、景观形式及其中的应用思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其他的应用建议,为今后城市绿地更好利用观赏草资源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索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评分(SCS)与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21头无临床乳房炎、胎次为2—3胎、泌乳期在100—300 d的中国荷斯坦牛早、中、晚共3次的混合奶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脂肪酸含量,并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季节、胎次、泌乳阶段、乳中体细胞评分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与乳中体细胞评分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乳中共检出21种脂肪酸,季节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阶段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影响较小;除十四碳一烯酸(C14:1)、棕榈油酸(C16:1)、十七酸(C17:0)、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n6c)、二十酸(C20:0)、二十碳三烯酸(C20:3)、花生四烯酸(C20:4)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等8种脂肪酸外,SCS显著影响乳脂率和其它脂肪酸绝对含量(P<0.05)。乳脂率、脂肪酸总含量、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短、中和长链等19类脂肪酸的绝对含量随着乳SCS的逐渐增加而降低。除4种相对含量较低的脂肪酸(十一酸(C11:0)、二十酸(C20:0)、二十碳三烯酸(C20: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外,SCS对乳中其它脂肪酸及饱和S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短、中和长链等23类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SCS与SFA、MUFA及短、中和长链脂肪酸绝对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UFA和长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FA、中、短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SCS与脂肪酸总量、SFA、MUFA及短、中和长链脂肪酸绝对含量的最佳回归方程均为对数函数,拟合度均在0.9以上;与SFA相对含量的最佳回归方程为指数函数,拟合度达到0.9以上,而与其它各种类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回归方程拟合度均低于0.9。【结论】该结果为通过SCS来预测和评估乳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张俊涛  陈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172-174,202
[目的]调查广州市中心城区古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生长状况,探讨适合古樟树的健康评价关键指标.[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以广州市中心城区前5批古树名木中古樟树为研究对象,对其树龄、生长状况、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广州市中心城区古樟树树龄集中在100~249 a,总体生长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普遍存在树枝切口、树洞腐烂、树干或(及)树枝倾斜和附生植物栖居的现象;胸径、株高与树龄存在正相关性,随着树龄的增加,胸径增幅明显,而株高增幅较小;切口和树洞会对古樟树生长产生一定影响;树干或(及)树枝倾斜,遇到强风存在安全隐患;附生植物对古樟树生长影响较小;从生长环境来看,工程建设、树池面积较小和周边铺装硬化不利于古樟树的生长.[结论]为科学评价古樟树健康状况,建议从生长位置、生长指标、树冠情况、树干情况、地面情况五大方面选取古樟树健康评价关键指标,以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4.
无机磷溶解菌RW8的筛选、鉴定及对白三叶促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白三叶根际分离筛选9株溶磷微生物,并对挑选菌株进行形态、细胞以及种属鉴定,并分析其对白三叶的促生效果。通过分析溶磷圈与溶磷菌落直径的大小与比值获得溶磷量与持续溶磷能力较强的RW8菌株。通过形态与扫描电镜观察发现RW8是具有鞭毛的短杆菌,其菌落形态表面光滑,不透明;将RW8 16S rDNA序列比对NCBI数据库发现其与阴沟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的同源性高达99.5%,Biolog鉴定其与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ss dissolvens)的相似性为0.610。RW8溶磷量达424.85 μg/mL,溶磷能力可能与RW8的产酸性能(12.30 μg/mL)密切相关。RW8对白三叶根系与幼苗的生物产量的分配有显著影响,接种RW8后能抑制白三叶根系伸长,根系鲜重与干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幼苗的生物产量(干重与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并且该现象与植物生长激素IAA无关,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中国荷斯坦奶牛CXCR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体细胞评分(Somaticcellscore,SCS)的关系,寻找与中国荷斯坦牛SCS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加快抗病育种进程。【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对来自30个公牛家系的610头中国荷斯坦牛CXCR1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利用最小二乘均数法对CRCR1基因的多态位点与SCS进行相关分析,利用PHASE软件对4个多态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检测到4个SNPs,在5侧翼区发现了3个SNPs(-1830(A/G)、-1768(T/A)、-344(T/C)),在编码区783(C/A)位点为新发现的SNP。-1830(A/G)位点AA基因型个体SCS极显著低于AG基因型个体(P0.01),-1768(T/A)位点TT基因型个体SCS极显著低于TA基因型个体(P0.01),-344(T/C)位点TT基因型个体SCS极显著低于TC、CC个体(P0.01)。783(C/A)位点基因型个体的SCS差异不显著。单倍型Haplo2(ATTA)纯合基因型的SCS极显著低于Haplo1(ATCA)、Haplo3(GACA)和Haplo4(GATA)单倍型纯合基因型(P0.01)。【结论】-1830(A/G)位点AA基因型、-1768(T/A)位点TT基因型和-344(T/C)位点TT基因型以及单倍型Haplo2(ATTA)纯合体对中国荷斯坦牛的SCS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奶牛乳房炎抗性的筛选。  相似文献   
56.
鸡产蛋具有规律性,初产时产蛋率低,以后迅速上升,到30周龄左右时达到产蛋最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在产蛋高峰期前后,鸡自身还未发育完全,体重仍在增加,产蛋率成倍上升,蛋重也在增加,鸡的代谢强度很大,繁殖机能旺盛。此时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繁殖机能,使其充分地发挥遗传潜力,达到理想的产蛋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进一步探讨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与自然月份、胎次、乳区、牛舍、泌乳月等的关系,以便更好的掌握奶牛隐性乳房炎与外界环境及奶牛泌乳生理状态的关系,为隐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通过对南方某牧场泌乳牛群进行隐性乳房炎的CMT逐月检测,分析了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二、三胎牛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第五、第六个泌乳月和第九个泌乳月以上牛新感染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牛(P〈0.01),左乳区阳性率高于右乳区。[结论]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有随着胎次和泌乳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8.
【目的】鉴定白菜类作物黑斑病抗性,同时进行白菜黑斑病抗病QTL定位研究,为白菜抗黑斑病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喷雾法接种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分生孢子液于30 d苗龄的白菜离体叶片或植株,黑暗保湿处理后统计病情指数,比较在接种后不同接种部位和不同保湿天数抗性的差异。以优化后的方法鉴定白菜品种的黑斑病抗性,利用白菜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进行黑斑病抗性QTL定位。【结果】优化了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鉴定了70份白菜类作物品种的黑斑病抗性,筛选出14份抗黑斑病材料。同时利用白菜RILs群体,定位出两个黑斑病抗性QTL位点,分别位于A05 和A06染色体上。【结论】利用离体叶法对白菜接种芸薹生链格孢,并黑暗保湿处理5 d后进行病情调查可以有效鉴定不同白菜材料对黑斑病的抗性差异,且最大程度区分材料间的抗性水平。白菜类作物中缺少对黑斑病的高抗材料。利用白菜RILs群体,在白菜A05与A06号染色体上各定位出一个黑斑病抗性QTL位点。  相似文献   
59.
以贵州独山草种场"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白三叶"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2012年季节性放牧强度处理下草地植被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度变化上,各放牧处理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盖度变化上,从春、夏、秋3季利用上可以看出春季中牧+夏季中牧+秋季中牧优于其他3种方式;春、夏季4种利用方式在密度变化上差异性不显著(P〉0.05),秋季由于干旱问题,春季重牧+夏季中牧+秋季重牧和春季中牧+夏季中牧+秋中牧利用方式草地群落密度高于其他2种方式(P〈0.05);地上生物量变化方面,春季中牧+夏季重牧+秋季中牧和春季中牧+夏季中牧+秋季中牧利用方式在草地群落地生物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不同抗原修复液及不同修复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用CD20、CD79α、Cyclin D1、Bcl-2、Ki-67抗体及人扁桃体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修复液分别使用0.01 moL/L柠檬酸(pH 6.0)、l mmoL/LEDTA(pH 8.0)、0.05%柠康酐(pH 7.5)、1mmoL/L Tris EDTA(pH 9.0)、0.01 mmoL/L Tris Buffer (pH 7.6)、0.01 moL/L PBS(pH 7.4)、Protease.修复方法分别为室温修复15d、70℃修复30 min、70℃修复4h、100℃修复30 min、高温高压修复2min.结果 采用0.01 moL/L柠檬酸(pH 6.0)、1mmoL/L EDTA(pH 8.0)、1 mmoL/L Tris EDTA(pH 9.0)、0.05%柠康酐(pH7.5)修复液100℃及高温高压修复方法比采用其它修复液及修复方法效果好.结论 温度、抗原修复液的pH值、离子浓度等都会影响抗原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