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34对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标记,对明恢63、明恢86、航1号和航2号等4个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水稻骨干恢复系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航天诱变选育的“航1号、航2号”与原种明恢86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在筛选的134对SSR引物中,具有多态性标记为39对,多态性频率为29.10%。每个标记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10个,变幅为1~4个,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 )为0.3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以0.87为阀值时可将航天诱变选育的“航1号、航2号”与原种“明恢86”区分开。其中在标记RM234两侧邻近的7个含有重要基因区段的SSR标记中有5个标记存在多态性,表明明恢86在航天诱变过程中可能在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基因座发生了突变,再经系统选育成航1号、航2号优良恢复系,为航天诱变中因发生有利变异而选育新品种提供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12.
Ⅱ优039是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印水型不育系Ⅱ-32A与自育的泉恢039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丰产、熟色好、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深松作业是使用专用松土机械深松机,在不翻转、不打乱原有土壤耕层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深度松土的一种机械耕整地作业方式。机械化深松可有效打破犁底层,蓄水保墒,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为作物根系创造良好土壤环境,为高产奠定基础,也是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之一。1作业条件苗期深松追肥作业时机:要求追施的化肥流动性好,不  相似文献   
14.
高异交率强配合力籼稻三系不育系祥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祥A(原名泉7A)系以V41B/闽泉2号的F1为母本,金23B为父本复交选育的保持系,与不育系珍汕97A测交,经过多代回交选育而成的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经多年观察试验表明,祥A具有育性稳定、异交率高、谷粒细长、配合力强等特点,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23)。  相似文献   
15.
桐优039是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用自育的桐A与泉恢039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表现高产稳产、壮秆大穗、熟期转色好等优点。介绍了桐A、泉恢039、桐优039的选育过程,以及桐优039的性状表现、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福农优039是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抗稻瘟病不育系福农A母本、泉恢039为父本配组选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丰产、中抗稻瘟病、熟色好、广适性、米质较优等特点,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已成为现今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一个重要形式。本文从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开展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模式论证和课程开发三个阶段,论述如何构建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野香优744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共同选育的晚籼迟熟三系优质杂交稻,202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0年引进野香优744在德化县高海拔地区种植,结果表现出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总结了野香优744在德化县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美香占2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籼稻品种,于2006年、2012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和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美香占2号在德化县高海拔山区种植表现稳产、米质优、抗性强,介绍了美香占2号在德化县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珍汕97B/秀水13的22个F_7代株系为材料,在采用程氏指数法和SSR分子标记进行籼粳属性鉴定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与4个光温敏两系不育系配制88个杂种一代,剖析供试材料的籼粳遗传背景与其配组的F_1结实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2个后代品系籼粳分化明显,大多为籼型或偏籼型;程氏指数法与SSR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的籼粳分类结果基本相符。F_1的结实率与双亲遗传背景呈极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光温敏不育系的籼粳分化和双亲的粳稻成分指数差值是决定F_1结实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携有广亲和基因的育种群体在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