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小麦再生性胚性愈伤组织 ,并培育出了抗除草剂小麦 ,也有助于通过修饰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结构改良小麦品质。这些基因转移的综合技术发展很快 ,正成为小麦育种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2.
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综述了小麦单倍体产生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小麦×玉米单倍体产生系统的影响因素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3.
为培育高度抗逆和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小麦,本研究从NCBI数据库中搜索到ThIPK2基因序列,依据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参照小麦偏爱的密码子对该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将重复的和不必要的酶切位点去掉后进行人工合成。将改造后的ThIPK2基因插入到强启动子Ubiquitin和终止子AtSac66之间,然后将其插入到含有玉米Ac/Ds转座子背景骨架的植物表达载体中,获得了具有删除选择标记功能的、由玉米Ubiquitin启动子驱动ThIPK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鉴定,该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34.
脱水应答元件结合蛋白(DREB)基因的应用,为培育抗旱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奠定了重要基础。本试验对在旱地和水地上种植的6个转GmDREB1和GhDREB基因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旗叶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进行了提取与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麦新品系旗叶中的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较其受体品种有所提高,证明抗旱转录因子基因的导入可提高受体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5.
为了有效利用多年来引自CIMMYT的小麦种质材料,采用SDS-PAGE技术对63份CIMMYT小麦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共有8种HMW—GS类型,Glu—A1位点上有Null、1、2#,以2#亚基为主要类型(占52.4%);Glu—B1位点上有7+9、7+8、17+18,以7+9为主要类型(占74.6%);Glu—D1位点上只有5+10和2+12两种类型,其中5+10亚基的频率高达77.8%,是山东近期育成小麦品种的5.85倍。CIMMYT小麦品种的亚基组合类型共有12种,其中主要亚基组合为“2#,7+9,5+10”,占39.68%。  相似文献   
36.
为了挖掘小麦近缘物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新亚基和抗白粉病基因新类型,以小麦品种中国春和Alcedo(来自德国)为对照,对133份小麦-近缘物种染色体系进行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和白粉病抗性调查。HMW-GS分析发现,25份材料与对照小麦的HMW-GS类型不同,其中,含外源染色体HMW-GS的有16份;亲本部分HMW-GS发生沉默的有2份;含外源染色体HMW-GS且亲本的部分HMW-GS发生沉默的有7份。在含外源HMW-GS的材料中,73.9%的HMW-GS来自于小麦近缘物种第1同源染色体,17.4%的HMW-GS来自第2、3和5同源染色体。白粉病抗性调查显示,尾状山羊草E#1、两芒山羊草2Mbi#1、沙融山羊草4Ssh#8、高大山羊草6Sl#3和簇毛麦5V#3S染色体上可能含有抗小麦白粉病新基因,值得进一步向小麦转育。本研究发现的新HMW-GS和潜在抗小麦白粉病新基因为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小麦抗病育种与品质改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小麦部分重要性状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病性、品质、适应性等是小麦重要的农艺性状,本文对上述性状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小麦冬春性人工低温春化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筛选适合小麦冬春性室内鉴定的方法和指标,以济麦19、钱交麦、泰山1号、济麦20、中国春为强冬性、冬性、半冬性、偏春性和春性对照,对2014—2016年山东省区试的108份小麦品种进行冬春性室内春化鉴定、田间错期春播鉴定和分子鉴定。通过对幼苗习性、抽穗率、抽穗期等指标的观察确定小麦冬春性室内鉴定的可靠指标,提出采用室内鉴定法评判品种的冬春性,并初步建立了小麦品种室内春化鉴定法检测小麦冬春性的检测指标体系:春性、偏春性、半冬性、冬性和强冬性小麦品种在2℃条件下完成春化所需时间分级分别为0 d、0 dt≤20 d、20 dt≤30 d、30 dt≤40 d和t40 d。  相似文献   
39.
外源DNA导入技术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DNA导入技术打破了植物科、属、种的界限,甚至能对动植物的遗传物质进行置换,变异类型广,是一种建立在DNA分子操作基础上的新的育种途径。小麦是较早进行分子育种的作物之一,本文对外源DNA导入技术的发展、导入后代的变异、导入后的变异机理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0.
山东省优质小麦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业结构调整,如何充分发挥山东小麦的优势,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山东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本文从小麦市场前景、山东小麦的优势和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对山东优质小麦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以便为山东省小麦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