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47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65篇
  73篇
综合类   511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283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缓控释肥料通过控制肥料养分的释放速度,只需一次性基施,就可以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达到肥效均衡持久,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省劳力,增产增收的目的。但缓控释肥料是一种新型肥料,不同作物上缓控释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还不是特别清楚,施用效果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特此设立了该试验。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用水下摄影测量系统测量鱼类体长的可行性,选取15尾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摄影测量系统测量鱼体体长并与人工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摄影系统测量和人工测量两种测量方式测定出的数据相关系数为0.933(P=0.003);二者的相对误差范围为2.1%~18.1%,绝对误差范围为2.9~33.0 mm。研究表明,摄影测量鱼体长度与人工测量相比,测量结果存在一定误差,主要原因是鱼体控制点的提取较为困难,而人工测量本身也存在一定误差,因此,该摄影测量系统适用于水下测量鱼类体长。  相似文献   
53.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食物中毒的机会致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致病菌株与炭疽杆菌具有相似的毒素,引起中毒的菌株分为呕吐型和腹泻型。研究该菌的分型方法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菌的分型方法有传统分型和分子分型,传统分型方法包括噬菌体分型、生化分型等;分子分型方法包括重复序列PCR分型、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分型等。本文以蜡样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型方法进行了综述,说明了不同分型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该细菌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小规模肉牛养殖场进行调查,以现代畜牧业的理念分析了农户小规模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小规模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5.
不同淡水鱼类游泳速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等4种淡水鱼类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型渔用循环水槽测量其临界游速和爆发游速。试验结果表明:水温在20.50±1.00℃,体长为16.88±1.99 cm的鲫相对临界游速为7.69±0.59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8.64±0.60 BL/s;水温在13.02±1.00℃,体长为31.85±2.89 cm的鲈鱼相对临界游速为2.10±0.14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2.37±0.11BL/s;水温在18.52±1.00℃,体长为29.46±1.79 cm的鳜鱼相对临界游速为2.50±0.19 BL/s,相爆发游速为4.38±0.24 BL/s;水温在15.57±1.00℃,体长为22.56±2.26 cm的罗非鱼相对临界游速为5.33±0.29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6.00±0.40 BL/s。  相似文献   
56.
以褐煤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考察了pH、NaOH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腐植酸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设计选择褐煤腐植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5g/LNaOH溶液、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50℃、pH 1.0、干燥温度(60±2)℃.  相似文献   
57.
日光温室深网纹甜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光温室深网纹甜瓜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深网纹甜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为对比不同中效稀释粉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业内知名度较高的9种中效稀释粉,其中国内3种和国外6种,分别编号为A、B、C、D、E、F、G、H和I,用12头杜洛克公猪精液进行了常温保存试验;对活力有效期内精液的pH值、活力、有效保存时长、畸形率以及顶体和质膜完整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稀释粉E的活力在保存3 d后显著高于稀释粉C、D、F、G(P<0.05);稀释粉E、I的有效保存时长最长,达10.91 d和10.33 d,显著高于另外6种(P<0.05);稀释粉D、E、G、H稀释的精液畸形率较低,其中稀释粉D、E显著低于另外4种(P<0.05);稀释粉A稀释的精液自第2天后精子顶体完整率一直最高,显著高于稀释粉C、D、F(P <0.05);稀释粉E、H的质膜完整率较高,其中稀释粉H显著高于稀释粉D、F(P <0.05)。综上,9种中效稀释粉常温保存的猪精液质量达国标和产品标准的合格率均为88.89%,其中稀释粉E、H、I效果最好;稀释粉对精液质量影响的评定宜囊括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59.
不同生育期水稻干物质量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生育期的干物重对粤晶丝苗2号、粤农丝苗、合美占3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设置了早造和晚造两次不同氮肥梯度随机区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在拔节孕穗期时最高,且其随着生育进程逐渐降低,在乳熟期达到最低值;茎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在乳熟期降至最低;齐穗期的穗干物质分配比例不到20%,而乳熟期的穗干物质量将近占总干物质量的43%;早造和晚造水稻的结实率差异极显著,总干重差异显著,而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差异不显著;齐穗期以后,结实率和千粒重均与干物重呈负相关,而叶干重与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大,茎干重与各产量性状密切相关,总干重与产量呈正相关。水稻干物重是决定高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为从土壤中筛选能够同时降解单宁和植酸的微生物,本实验利用富集培养技术,分离、筛选、鉴定土壤中的单宁和植酸降解菌,并研究其在液态发酵下的产酶能力。结果显示,从土壤中共获得109株纯菌落,包括39株细菌、46株酵母菌以及24株霉菌。分别用单宁筛选性培养基和植酸筛选性培养基筛选上述菌株,获得27株植酸降解菌和14株单宁降解菌,其中霉菌M-6、M-3和M-1可以同时分解单宁和植酸,且霉菌M-6的水解圈直径大于M-3和M-1。在液态发酵条件下,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20~35°C),霉菌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活力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在发酵温度为30°C时达到最高值(P0.05)。随着发酵p H的升高(p H 4~7),霉菌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其中单宁酶活力在发酵p H值为5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植酸酶活力在发酵p H值为5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发酵p H 4和7处理组(P0.05),但与发酵p H 6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菌落和菌株形态学以及分子测序方法,鉴定M-6为黑曲霉。因此,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M-6、M-3和M-1)能够同时水解单宁和植酸的降解菌,在液态发酵条件下,黑曲霉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0°C,最佳发酵p H值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