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进一步探讨甘蔗高糖高产的栽培模式,减少劳动力支出,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甘蔗种植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对甘蔗的施肥技术进行研究。试验选用甘蔗品种桂糖97-69为供试材料,金正大缓释肥、久田缓释肥、福利龙复合肥3种肥料为供试肥料。试验设全生育期不同施肥次数的2个水平分别为:一次施肥,二次施肥。试验设不同肥料种类和不同施肥方法两因子6个不同处理组合,用A1B1、A2B1、A3B1、A1B2、A2B2、A3B2表示。结果表明,甘蔗的分蘖率二次施肥比一次施肥下降55.2%;蔗茎产量方面,二次施肥比一次施肥增产660 kg/667m~2,差异显著;在施肥种类和施肥次数互作方面,施用复合肥使得蔗茎产量、甘蔗含糖量等多项指标均排在前列,综合性状较好;在经济效益方面,总体上二次施肥比一次施肥高。  相似文献   
42.
探讨福农39号、粤糖60号和柳城05-136等甘蔗新品种的适宜施肥水平,以当前的施肥水平为基础,采用裂区区组田间设计,对每个品种设置低、中、高、极高肥4个施肥水平进行了1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的萌芽出苗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分蘖率、蔗茎伸长速率和茎径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有增大的趋势,提高施肥水平对新植蔗的蔗茎产量和蔗糖分的提高无明显作用,甚至有所降低;宿根蔗的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可见,新植蔗宜采用低肥(N 270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 270 kg/hm~2)方案,宿根蔗宜采用极高肥(N 540 kg/hm~2、P_2O_5 270 kg/hm~2、K_2O 540 kg/hm~2)方案。  相似文献   
43.
2001、2002年在南宁对几个引进甘蔗品种(系)进行新植宿根各一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YT93/159、新台糖22、YN90/700表现比较突出。YT93/159新植、宿根11月份蔗糖分比广西对照品种GT11(CK1)分别高1.87%(绝对值,下同)和2.8%;新植蔗产量比CK1减产1.21%,宿根蔗产量比CK1增产30.5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新台糖22新植、宿根11月份蔗糖分比CK,分别高0.77%和1.43%,新植、宿根的蔗产量比CK1分别增产9.14%和20.61%。YN90/700新植、宿根蔗产量分别比CK1增产3.43%和22.4%,宿根蔗产量比CK1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新植蔗1月份蔗糖分比CK1高1.84%。  相似文献   
44.
在南宁、北海二个甘蔗生态区域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13个国、内外引进甘蔗新品种(系)的气根节率、空蒲心节间率、枯心苗率、螟害节段率、梢腐病株率、黑穗病株率等农艺性状和抗病虫性.结果表明:气根节率湖光1号最低,云蔗99/601最高;空蒲心节间率以台98/1626最低,C1-2003和CP84/1198最高;梢腐病株率以园林9号最低,台88/99最高;黑穗病株率除园林6号外其余品种(系)均低于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C1-2003、台98/0432没有发现黑穗病株.枯心苗率以台98/0432最低,台98/1626最高,螟害节段率以园林9号和湖光1号最低,粤糖96/86、云蔗99/601最高.以枯心苗率、螟害节段率为指标综合测评各品种(系)的抗螟性,抗螟性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强的是园林9号、台98/0432、湖光1号、C1-2003和台88/99,与新台糖22号相当的是CP84/1198、赣蔗18号、台98/1626、园林6号和园林8号,明显弱于新台糖22号的是云蔗99/601、粤糖96/86、福农15号.综合上述性状,农艺性状表现较优良的品种(系)是粤糖96/86、湖光1号、园林9号、台98/1626,较差的是C1-2003、园林6号和CP84/1 198;抗病虫性最强的品种(系)是园林9号、湖光1号,较强的是台98/0432、C1-2003和台88199,最弱的是云蔗991601,较弱的是园林6号、福农15号和园林8号.  相似文献   
45.
陆国盈  蒋明明  韩世健  裴铁雄  汤雪莲  秦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07-18109,18131
[目的]研究不同供水量与施磷量对甘蔗经济性状的耦合效应。[方法]以广西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将供水量设置3个水平,即在甘蔗分蘖初期至伸长末期,每旬供水量分别为199.5(A1)、400.5(A2)和600.0 m3/hm2(A3);磷肥施用量设置4个水平,即作为基肥分别施用P2O50(B1)、120(B2)、240(B3)和360 kg/hm2(B4),研究不同供水水平与磷肥水平组合处理对甘蔗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处理A2B2的水磷配比为较适合提高甘蔗经济性状。[结论]该研究为广西甘蔗生产中水分和磷肥的高效利用及高产高糖甘蔗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及时掌握2013年崇左、百色蔗区甘蔗生产情况,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两个蔗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苗情进行调研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崇左、百色蔗区2013年糖料蔗出苗情况较往年好,尤其是新植的出苗.崇左地区的总体出苗及长势较百色的好.两个蔗区的螟害发生率均比2012年低.两个蔗区的主栽品种结构单一,退化现象明显.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有待加强.应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加强种植管理及甘蔗螟虫的防治,推广现代甘蔗栽培技术,调整品种种植结构,增强桂糖系列抗旱甘蔗品种的推广力度,扩大其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条件下,在甘蔗生产中喷施"旱地龙"的最佳时期及浓度。[方法]采用桶栽试验,设喷施2、46、g/L"旱地龙"(A、B、C)和清水(D)4个处理。[结果]从2007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喷施"旱地龙"+1叶POD活性均高于D处理,其中处理B+1叶POD活性比其他处理高,与D差异极显著;B、C处理的+1叶PPO活性高于D处理,A处理低于D处理;D处理的+3叶PRO含量不断下降,B、C、A处理的PRO含量先升后降,且下降的幅度小于D处理;B处理的MDA含量极显著低于D处理。PPO酶活性的提高与PRO含量的提高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86 5),MDA含量与POD活性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11 3)。[结论]4 g/L"旱地龙"可作为甘蔗伸长初期的抗旱保护剂。  相似文献   
48.
在甘蔗伸长期间,分别进行60mm/旬、40mm/旬、20mm/旬、0mm/旬的水分处理,研究不同水分对甘蔗抗旱生理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0mm/旬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伤流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最小,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最大,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处理的前期比灌水处理较高,中后期低;各灌水处理中,60mm/旬处理叶片相对含水量、伤流量最大,细胞膜透性最小;40mm/旬处理土壤含水量、脯氨酸含量最大,丙二醛含量最小,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各个时期最稳定;20mm/旬处理的各抗旱生理指标与0mm/旬处理的较接近;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与伤流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蒸腾速率、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