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8篇
  1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为了能够筛选出苗期表现优良的思茅松家系和进行苗期选择研究,笔者对收集的5个种源191个思茅松优株家系苗期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巢式数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和高径比3个生长指标在种源和家系间均具有显著差异;而发芽率在种源和家系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对聚类分析结果与种源分类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后,发现聚类分析可用于优良家系筛选,并筛选出24个表现相对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32.
应用衢州市县5个站1971-2008年近4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衢州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垂直气候明显,全市温度空间分布是有差异的。近40年气温呈现升高态势,上升幅度明显;降水量近10年明显偏少,年际变率增大,稳定性和有效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3.
风沙吹蚀与干湿循环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风蚀区盐湖及盐渍土环境下服役的混凝土,配制满足特殊环境下工程要求的风积沙混凝土.分析风沙吹蚀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抗氯盐侵蚀的损伤过程,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镜、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核磁共振孔隙分析等手段探讨风积沙混凝土抗氯盐侵蚀耐久性机理.研究表明风沙吹蚀对混凝土表面产生破坏,干湿循环对混凝土内部造成损伤;风沙吹蚀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的“吹蚀坑”可为盐离子入侵混凝土内部提供“通道”;氯盐侵蚀后生成以Friedel盐为代表的腐蚀结晶物,可填充1~4 nm胶凝孔,消耗Ca(OH)2等有效物质,迫使4~10nm小毛细孔增多,随盐蚀损伤程度加剧,10~20 nm中毛细孔和20~100 nm大毛细孔向>100 nm非毛细孔发展,非毛细孔彼此贯通产生裂纹,致使混凝土加速破坏.该研究可为风积沙混凝土在风蚀区氯盐环境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基于吸收、透射和反射光谱预测水稻叶绿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基于吸收率和透射率的叶绿素含量定量反演波段组合,构建叶绿素含量光谱估测模型寻找基于吸收、透射和反射光谱预测叶绿素含量的波段。以3个水稻品种临稻11,圣稻13和阳光200为材料,进行田间实验。比较水稻叶片吸收、反射及透射光谱曲线和一阶导数光谱曲线,发现440、480、630nm和681nm为叶绿素吸收峰的实际发生波段位置,其中630nm波段处的叶片光谱吸收率(A)、透射率(T)和反射率(R)之间相关性最好。比较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吸收率与透射率的相关性最强。630nm波段处的叶片光谱吸收率、透射率和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基于440、480nm和681nm3个波段光谱吸收率线性模型,440、480nm和630nm3个波段光谱透射率线性模型估测叶绿素a含量,480、630nm和681nm3个波段光谱透射率线性模型估测叶绿素b含量,与单独使用630nm光谱变量估测叶绿素含量比较,在4个生育期估测精度均有显著提高,其中以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的估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5.
尾叶桉家系木材性状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5个月生32个尾叶桉家系的6个与木材相关的性状进行了研究.6个木材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通过家系选择可以获得性状优良的家系/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木材含水量、纤维宽、纤维长宽比与生长、形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表明该4个研究性状能各自遗传,可以分别独立选择;纤维长与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纤维长度随树龄增长而增加,材性逐渐得到改善;所有木材性状间的遗传力均在0.5左右,说明各性状受到中等水平的遗传控制;水分含量、基本密度、树皮厚度、纤维长宽比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较高,表明尾叶桉家系在4个性状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进行性状遗传改良可获得较高遗传增益,按25%入选率,预期遗传增益可达5.68%~17.66%.  相似文献   
36.
21个鲜食枣品种的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引进的薄皮枣、苹果枣等21个鲜食枣品种为研究对象,初步筛选出适宜新疆发展的鲜食枣品种.[方法]对各品种的主要物候期、树体生长以及单株产量进行定株观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成熟最早的品种为鲁枣1号,最晚的是大白铃.树势较强的品种为:大白铃、鲁枣1号和鲁枣2号.丰产性较好的品种为:大白铃、苹果枣、大丹枣、延川白枣和鲁枣1号.果实品质较优品种为:苹果枣、大丹枣、延川白枣、鲁枣1号和蜂蜜罐枣.[结论]苹果枣、大丹枣、鲁枣1号和延川白枣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疆气候和立地条件,并且具有较优的丰产性和果实品质,可以作为主要鲜食品种进行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37.
鉴于岩质边坡生态恢复较为困难,而现有生态恢复措施难以有效完成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的实际,将边坡治理中的工程防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视为一个系统的两个方面,把握工程防护与生态恢复的时空特点,揭示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契合工程防护的岩质边坡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及治理思想,提出主动防护网与植生袋植被恢复技术相结合、主动防护网与客土喷附技术相结合、锚固生态孔技术和生态型截排水技术等新技术和技术组合构成的方法体系,并应用于浙江某拆船厂高陡岩质边坡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验证了工程防护措施与生态恢复方法契合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宁南山区马铃薯贮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是宁南山区最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作物,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总产量也大幅上升,与此同时马铃薯的冬贮问题也日趋突出。由于宁南山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得山区农户贮藏设施、贮藏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缺点和问题。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39.
SO2毒害水稻叶片吸收光谱植被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寻找对SO_2伤害敏感的叶片吸收光谱植被指数,通过田间熏气试验对水稻叶片吸收光谱与叶绿素总量、熏气浓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吸收光谱曲线及其一阶导数光谱曲线的特征位置确定的分别位于蓝光区、黄光区和红光区的12个特征波段的叶片吸收光谱值均与叶绿素总量显著相关,由这些特征波段构建的植被指数BEACI/YEACI/REACI与叶绿素总量的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且相关系数比特征单波段吸收光谱值与叶绿素总量的相关性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这些植被指数与SO_2熏气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最新完全展开叶在663.239、693.460 nm的单波段吸收光谱以及植被指数BEACI、REACI、YEA CI613.385、YEACI_(630.036)和YEACI_(663.239)与SO_2熏气浓度呈正显著相关.BEACI、REACI,、YEACI_(613.385)、YEACI_(630.036)和YEACI_(663.229)为叶片吸收光谱SO_2伤害敏感植被指数,具有估测水稻SO_2伤害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0.
淮北地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淮北地区有代表性的34个中熟中粳品种为试材,设置7个氮肥水平(0、150.0、187.5、225.0、262.5、300.0、337.5 kg hm~(–2)),得出各品种的最高产量,将该最高产量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明确处于顶层水平(≥10.50 t hm~(–2))、高层水平(9.75~10.50 t hm~(–2))、中层水平(9.00~9.75 t hm~(–2))和底层水平(≤9.00 t hm~(–2))水稻品种的钾素积累、分配及转运特征。结果表明,4个生产力等级水稻品种地上部植株、茎鞘和叶片的含钾率在拔节期最高;抽穗期顶层水平品种的这3个参数高于其他3个等级的品种;穗部含钾率差异不显著。随着氮肥群体生产力等级的提高,钾素总积累量增多;拔节前底层水平钾素积累量最多,两年平均为120.56 kg hm~(–2),比例占50.56%,顶层水平为最少,两年平均为108.02 kg hm~(–2),比例占35.99%;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顶层水平钾素阶段积累量及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个等级。移栽至拔节期,钾素积累速率为中层底层高层顶层水平,拔节后则为顶层高层中层底层水平。叶片的钾素转运量及转运率明显高于茎鞘;顶层水平叶片的钾素转运量高于其他3个等级,高层水平叶片的转运率最高;穗部增加量随生产力等级的递增而变大;抽穗到成熟期,茎鞘、叶片对穗的钾素转运贡献率表现为底层最高,中层次之,顶层最低。4个等级水稻品种籽粒生产率和百千克籽粒吸钾量差异不显著;钾素偏生产力和钾收获指数均表现为顶层高层中层底层水平。总之,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越高,水稻中后期植株钾素积累量及器官对钾素的吸收利用效率越显著。抽穗后保持较高的钾素吸收利用及转运效率是高产水稻品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