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玉米健壮素、烯世宝、乙烯利、氯化胆碱等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表明 :①玉米健壮素、烯世宝、乙烯利可以降低玉米的株高 ,氯化胆碱不降低玉米株高 ;②烯世宝、氯化胆碱使玉米单株产量增加 ,玉米健壮素、乙烯利使玉米单株产量下降 ;③玉米健壮素、烯世宝、乙烯利、氯化胆碱均可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 ;④玉米健壮素、乙烯利使玉米早衰 ,而烯世宝、氯化胆碱延长玉米衰老  相似文献   
32.
氨基多糖水溶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氨基多糖水溶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以‘淮麦33’为试验材料,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氨基多糖水溶肥1次、2次和3次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在处理后12天测定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叶绿素(Chl)、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氨基多糖水溶肥明显提高小麦旗叶Chl、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小麦根系活力,增加旗叶PnGs,降低旗叶CiTr和MDA含量,提高小麦籽粒千粒质量和产量以及籽粒总蛋白质、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支比。喷施3次和2次在产量和品质上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二者与喷施1次和对照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可见,氨基多糖水溶肥可明显提高小麦旗叶抗氧化和籽粒灌浆能力,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以小麦抽穗后喷施2次为宜。  相似文献   
33.
"劲丰"是利用B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为主体复配研制的稻麦增产抗倒营养剂。选用淮麦22和富玉2008两个小麦品种,在抽穗期喷施"劲丰",研究在小麦后期应用"劲丰"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抽穗喷施"劲丰"后,小麦株高降幅达15%~20%,植株茎秆变粗,各节间缩短,各节间壁厚增加,抗折力与充实度提高,小穗数、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增...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农用生化制剂根茎唯他对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根茎唯他可以降低莴笋的株高,抑制莴笋徒长,一般降低株高0.7~3.7 cm,增加茎粗0.06~0.25 cm,单茎商品质量增加21.3~47.4 g;还可以使莴笋的NO3-含量下降,Vc、氨基酸、粗蛋白的含量增加,莴笋品质得到提高;根茎唯他的产投比高。  相似文献   
35.
在苦豆子的加工过程中,为使苦豆子的有效成分能够得到充分释放利用,采用可调参数式球磨机对苦豆子进行了超微化破壁试验研究。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的方法,建立了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苦豆子超微化破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转速340 r/m in,粉碎时间2.44 h,球料比8,物料含水率5.16%,此时苦豆子破壁率达100%,为苦豆子的实际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块根块茎维他灵可以降低大棚生姜的株高,增加其茎粗、分枝数、单枝姜重和产量;且生姜中的干物质、可溶性糖、淀粉、维生素C、姜辣素含量均得到提高,而纤维素含量减少.在大棚生姜的分枝期(生姜膨大初期)喷1 250~2 500 ml/L块根块茎维他灵300 kg/hm2,可以增产16.73%~24.64%.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讨外源壳聚糖(CTS)和水杨酸(SA)处理对黄瓜根结线虫的诱抗效果,以及对黄瓜生长的影响。以黄瓜为材料,通过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CTS)和SA处理对黄瓜根结线虫的卵块形成抑制率、病情指数及防效和黄瓜产量的影响。不同浓度CTS和SA均对黄瓜根结线虫具有一定的防效,且两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田间试验喷施叶面处理和灌根处理中均以150 mg/L SA与100 mg/L CTS混合处理防效最佳,且灌根处理优于喷雾叶面处理,防效达44.55%,小区产量比对照增加27.3%。150 mg/L SA与100 mg/L CTS混合灌根处理对黄瓜根结线虫具有良好的防效与增产作用,显示出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麦秆分解及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探索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麦秆分解速率、土壤微生物量、分解酶活性和玉米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90 d,F.mosseae能与玉米根系形成共生系统,定殖率超过63%,秸秆还田同时接种F.mosseae菌剂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干物质质量。与单独秸秆还田(对照)相比,接种F.mosseae菌剂并进行秸秆还田处理显著促进了麦秆的分解。培养90 d,接种F.mosseae菌剂并进行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以及与碳、氮、磷元素矿化相关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土壤蛋白酶活性和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接种F.mosseae菌剂并进行秸秆还田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分解酶的活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麦秸秆的矿化过程,正向调节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水稻茎秆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及抗倒伏指标对不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差异,分析抗倒伏相关性状间的关系,为水稻的抗倒伏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以始穗期喷施清水为对照(CK),设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分别为乙烯利(10×10-3 mL/L)、劲丰(5 mL/L)和多效唑(300 mg/L),测定不同处理水稻成熟期的茎秆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及抗倒伏指标.[结果]水稻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伏能力对不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不同.乙烯利和劲丰处理显著降低水稻的株高、秆长和重心高度(P<0.05,下同),提高基部节间的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厚度,增加茎秆中的储藏物质及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提高了基部节间充实度,增加茎秆茎粗和壁厚,使得节间抗折力大幅提高,倒伏指数显著降低,水稻抗倒伏能力有效增强;多效唑处理则无显著效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倒伏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和秆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茎粗、壁厚、充实度、抗折力及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则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秆机械组织与茎粗、壁厚、薄壁组织、抗折力及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稻始穗期喷施乙烯利和劲丰能显著影响植株茎秆的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及抗倒伏指标,降低茎秆倒伏指数,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40.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复合接种对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以金粳818为试验材料,以接种灭活复合菌剂为对照,分析2种丛枝菌根真菌[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3种解磷细菌[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 sp.,R1-3)、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M)、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AP)]单接种和两两组合接种对水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相比,加入解磷细菌后大部分处理的水稻菌根侵染率降低,其中FM+BM处理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下降至7.54%,显著低于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相较于对照和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或解磷细菌处理,复合接种处理在水稻生殖生长期末整体上提高了氮肥、钾肥利用率,其中FM+BM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9.55个百分点、20.47个百分点。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复合接种有利于提高水稻生殖生长期末氮肥利用率和钾肥利用率,其中FM+BM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