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71.
为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劲丰对大麦增产抗倒的功效,以大麦品种西引2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劲丰对其节间形态、茎秆质量、抗倒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破口期应用劲丰,可显著缩短大麦穗下节间、第4节间和第5节间长度,使茎秆外径加粗、秆壁加厚,提高节间抗折力,降低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进而增强大麦植株抗倒力;同时,劲丰处理可显著提高大麦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千粒重和产量,且降低秕粒数,但对总粒数影响不明显。劲丰对大麦抗倒增产功效与使用浓度有关,其中以浓度3.75 mL.L-1为佳,可使倒伏指数下降12.02%,产量增产13.5%,达到增产与抗倒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72.
维他灵11号在水生蔬菜莲藕、慈姑上应用具有促进生长、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莲藕上喷施维他灵11号能显著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使其品质提高;莲藕结藕期、慈姑膨大期使用维他灵11号能显著增加产量,比对照增产15%以上,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3.
大棚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种植黄瓜的经济效益高,但由于大棚种植黄瓜的年数较长,根结线虫病发生比较严重,极大地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及品质,降低大棚种植黄瓜的经济效益。文章介绍大棚黄瓜根结线虫病的为害症状,探讨其发病规律,并提出进行农业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4.
以漯麦18为材料,研究了增产抗倒化控剂劲丰谷德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同时选用多效唑、烯世宝作为对照药剂,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几种抗倒伏化控剂无论是在拔节期使用还是在破口期使用,都能够有效防止小麦倒伏的发生;在破口期使用劲丰谷德,无论是与烯世宝(拔节期)叠加使用,还是单独使用,都能够显著减少小麦不孕小穗形成,破口期喷施劲丰谷德1 500 mL/hm~2较对照减少13.6%;小麦穗粒数增加显著,烯世宝1 500 mL/hm~2+劲丰谷德1 500 mL/hm~2、劲丰谷德1 500 mL/hm~2分别较对照增加2.2粒/穗、2.3粒/穗,小麦千粒重分别较对照增加1.1 g、1.2 g,增粒增重,增产显著,分别较对照增产8.4%和9.0%。  相似文献   
75.
以水稻品种淮稻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增产抗倒剂劲丰谷德对其株高、节间长度、节间充实度、抗折力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缩短淮稻18倒1节和倒2节长度,可降低植株重心,增加植株各节间的茎粗和茎秆的壁厚,从而使得在破口期劲丰谷德具有显著的抗倒效果。2)通过增加穗实粒数与千粒重,可提高产量,增产达226.5kg·hm-2,增产率为2.37%。由此说明在淮稻18上喷施劲丰谷德不仅能增强抗倒性,还能提高水稻产量,达到增产与抗倒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二氢卟吩铁(ICE6)对不同生育期小麦抗渍害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方式在孕穗期和开花期通过人工淹水处理来模拟小麦渍害过程。试验处理设置为小麦渍水前喷施不同质量浓度0.02%ICE6:0 mg/L (CW)、100 mg/L (E1W)、200 mg/L (E2W)、300 mg/L (E3W)、400mg/L (E4W),同时增设常规种植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与CK相比,CW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不同质量浓度ICE6于孕穗期和开花期进行渍前喷施处理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其中孕穗期渍前ICE6喷施处理E2W~E4W效果较好,相比CW处理产量显著提高;开花期渍前ICE6喷施处理E1W~E3W效果较好,相比CW处理产量显著提高,但均未达到CK水平。外源ICE6喷施处理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提高,并且处理后7~28 d剑叶叶绿素含量大于CW处理,使植株花后地上部光合同化产物积累量以及开花期至成熟期群体生长率随着植株光合生产能力提高而提高,从而使植株在成熟期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并且在成熟期植株干物质分配中,籽粒占据较高的积累量及比例,最终使小麦产量得到提高。本...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小麦抗干热风胁迫的防控技术。以淮麦3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调理剂处理在干热风胁迫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风能显著降低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及叶绿素含量,增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3种调理剂处理较干热风胁迫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有效减小了干热风对叶片光合组织的损害。此外,3种调理剂处理还显著增加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减轻了干热风对叶片的氧化损伤。同时,3种调理剂均提高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升。由此可知,黄腐酸钾、氯化胆碱和劲丰处理均能显著缓解干热风对小麦植株生长和产量造成的危害,提高植株抵御干热风的能力,对小麦的稳产增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采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处理对淮安红椒采后室温贮藏生理与保鲜品质的影响,于淮安红椒转红期,分别用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海带多糖(HDG)、赤霉素(GAs)和水杨酸(SA)进行喷施处理,处理14天后采收红椒,以失重率、腐烂指数、维生素C、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为指标,研究采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采后红椒室温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量壳聚糖(LWG)处理能显著降低采后红椒室温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LWG、HDG和SA处理能显著降低腐烂指数和MDA含量,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而LWG和SA处理显著提高红椒贮藏期的POD和PPO活性,延缓衰老。可见,采前0.5% LWG和0.8 mmol/L SA处理有利于采后红椒室温贮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9.
为获得针对小麦全蚀病的优质生防资源,从16S rDNA序列分析、抑菌效果及显微观察、活性物质稳定性等方面鉴定和评估内生细菌Z0-j及其生防潜力。结果显示,内生细菌Z0-j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靶标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拮抗效果明显,引致靶标菌菌丝畸形、顶端膨大、原生质外渗、细胞膜透性增强的现象。同时,菌株Z0-j活性物质对温度、pH值、紫外光照、超声波以及蛋白酶等外界因素有良好的耐受性。由此可见,内生细菌Z0-j是一株对小麦全蚀病具备良好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80.
研究块根块茎维他灵对莴笋的株高、茎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可以降低莴笋株高0.6-2.7cm,茎粗增加0.06-0.24cm,单茎质量增加37.8-77.9g,茎产量增加139.7-283.3kg/667m2,NO3-含量下降,Vc、氨基酸粗蛋白等营养成分得到增加.该产品在莴笋上的使用浓度在1250mg/kg以上对莴苣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