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劲丰"可以降低水稻株高0.9 cm以上,可以使穗茎节、倒二节分别缩短0.77~5.16、0.75~1.13 cm;可以使水稻的茎粗、壁厚以及茎节干重鲜重均比对照有所增加,根系活力也比对照有显著增强;可以提高水稻千粒重和产量,一般可以使水稻产量增加1.88%~10.03%。  相似文献   
82.
乙烯利在水稻中后期应用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粳稻天津218上的应用效果,设置了以水稻生长中后期为主的3个使用时期,并分别设置了5个使用浓度梯度,同时设置了一个空白对照。结果表明,不同使用浓度的乙烯利对水稻的株高降低均有显著效果,使用时期越早,矮化效果越好,且主要以缩短倒一节、倒二节的节长为主;在水稻始穗期应用低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使水稻的千粒重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3.
劲丰与多效唑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始穗期施用劲丰可以显著地降低小麦的株高,缩短穗茎节和倒二节的长度,增加各节间的粗度和壁厚,使小麦植株重心下移,从而提高小麦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还可以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比对照增产7.01%。在拔节期施用多效唑,其降低株高的效果不明显,但可以缩短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的粗度和壁厚,使植株的重心下移,但比对照减产10.71%;劲丰在拔节期应用、多效唑在始穗期应用对小麦的株高、节间长度、节间粗度、节间壁厚度、产量等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根据油葵生产实际情况,从品种、栽培措施、自然因素、病虫害等方面分析油葵发生倒伏的原因,结合油葵生产实践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倒伏措施,为油葵获得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5.
本文主要介绍了农用生化制剂根茎唯他的应用效果、特点及使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6.
以南粳9108为材料,在水稻生长的第一苞分化期(Ⅰ期)、枝梗及颖花分化期(Ⅱ期)、颖花分化-雌雄蕊形成期(Ⅲ期)、雌雄蕊形成-减数分裂期(Ⅳ期)喷施乙烯利(Eth, 10×10~(-3) mol/L)和多效唑(PP_(333),300 mg/L),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时期外源调节剂处理对稻穗一次枝梗颖花和二次枝梗颖花的分化、退化以及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在幼穗分化各时期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水稻总颖花分化数和退化数,但每穗颖花数均表现为降低,尤以Ⅳ期每穗颖花数降低最多,其中主要降低了二次枝梗颖花数。多效唑在幼穗分化前期(Ⅰ和Ⅱ期)处理总颖花分化数、总颖花退化数和每穗颖花数均表现为增加;而在后期(Ⅲ和Ⅳ期)处理则相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稻结实率和实粒数与二次枝梗颖花数关系更紧密,而总颖花数和千粒质量与一次枝梗颖花数关系更紧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处理和调节剂处理以及不同时期处理与调节剂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乙烯利处理通过减少一次枝梗颖花数和二次枝梗颖花数,从而降低了每穗颖花数和实粒数,空秕粒数增加,导致了结实率、千粒质量和产量的下降。多效唑前期(Ⅰ和Ⅱ期)处理通过提升一次枝梗颖花数和二次枝梗颖花数,促进了每穗颖花数的增加,从而提高了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最终提高了产量;但在后期(Ⅲ和Ⅳ期)处理则相反。  相似文献   
87.
重点针对韭菜夏秋季田间容易出现的倒伏、病虫害防治等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阐述,同时要求韭菜夏秋季的养根措施要跟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丰产、稳产提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在夏季空闲日光温室内不同种植密度对空心菜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种植密度,分别为20 cm×15 cm、20 cm×10 cm、15 cm×15 cm、15 cm×10 cm,研究空心菜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在不同种植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夏季日光温室内种植空心菜,不同种植密度对空心菜产量及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以20 cm×10 cm的种植密度最好,其生长量最高,产量最高,且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Vc、干物质的含量,使品质达到最好。说明在日光温室内种植空心菜并不是密度越大或是越小,空心菜的生长量和产量越高、品质越好,只有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情况下,才能同时获得较高的生长量、最高的产量和最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韭薹的采后保鲜效果。[方法]通过室温货架模拟试验,分析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处理对韭薹采后失重率、花苞开放率、呼吸强度、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处理可显著抑制韭薹储藏期间的失重率、呼吸强度、腐烂指数和花苞开放率的上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肉桂酸脱氢酶(CAD)活性,抑制纤维素和木质素积累,从而延缓韭薹的衰老与品质下降,延长储藏寿命,达到保鲜目的,特别是高分子量壳聚糖保鲜效果尤佳。[结论]高分子量壳聚糖在韭薹采后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江苏省泗阳县是韭菜种植大县,有1万多亩(1亩=1/15公顷)的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韭蛆是韭菜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广大菜农经常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等高毒农药防治,致使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并限制了韭菜的销售,给广大农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为探索韭菜无公害生产技术,2002年我们把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飞龙技术贸易公司研制的生物农药——康绿功臣在该县的无公害韭菜基地上做防治韭蛆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已在此基地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供试药剂 康绿功臣(有效成分:苦参碱);40%毒死蜱乳油;40%辛硫磷乳油。 试验地概况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